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上焦宣痹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湿热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上焦宣痹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症状和其他中医症状(烧心、泛酸、胸痛、上腹痛、咽部不适)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0%、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焦宣痹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咳嗽症状,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上焦宣痹汤。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咳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烧心、泛酸、胸痛、上腹痛、咽部不适);咳嗽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咳嗽症状,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为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桑菊清解汤结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莫沙必利片5m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mg,睡前服用,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桑菊清解汤33mL,饭后服用,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烧心、反酸、胸病症状积分及咳嗽积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咳嗽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桑菊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能迅速改善患者烧心、反酸、咳嗽症状,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以及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反酸、烧心、胃胀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酸、烧心、胃胀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烧心、反酸、胃部灼热、腹胀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在改善烧心、反酸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化裁的中药汤剂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改善烧心、反酸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冲降逆汤结合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合计纳入93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由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6例)奥美拉唑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平冲降逆汤结合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胃动力(MTL)及胃泌素(GAS)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及胃食管反流病向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患者(82.6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积分、MTL及GAS水平、GERDQ及GERD-HRQL量表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积分、MTL及GAS水平、GERDQ及GERD-HRQL量表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积分、MTL及GAS水平、GERDQ及GERD-HRQL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13%)低于对照组患者(15.22%),P0.05。结论:平冲降逆汤结合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提升,不良反应率降低,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予以通降和胃方加减和奥美拉唑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别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积分,评价通降和胃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完成疗程各60例,治疗组治疗GERC的临床总体显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43.33%,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咳嗽、嗳气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上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且对咳嗽、嗳气症状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提示通降和胃方在抗反流方面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十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老十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药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反酸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烧心、反食及总症状积分及GE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2,P0.05)。结论:"老十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嗽、咽痛、胸骨后疼痛或不适、烧心反酸等症状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应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70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主症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痰、烧心、咳嗽等主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半夏厚朴汤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日 《中医杂志》2008,49(2):18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不适,或伴吞咽不畅、食道及咽部异物感、哮喘、咳嗽等。其中食管黏膜有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变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具备GERD症状而无内镜下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烧心"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寒热证型分布及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经穴和非经穴对其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并分析烧心与GERD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以烧心为主诉就诊的GERD患者6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经穴及非经穴,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内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日2次,每次20 mg。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的寒热证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及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并分析患者GERD主要症状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寒热错杂证及寒证在两组60例患者中占的比例较高;治疗后两组的RDQ及GERD-HRQL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与治疗前相比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1);治疗后针刺组RDQ及GERD-HRQL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 0. 01);在各症状中,"烧心"症状针刺组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 0. 01); RDQ评分与GERD-HRQL评分之间存在直线线性关系,烧心症状与GERD-HRQL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最大(r=0. 505,P 0. 01)。结论:以烧心为主的GERD以寒热错杂及寒证为主,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经穴及非经穴治疗烧心为主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比西药组更优,尤其能明显减轻烧心的程度;同时能显著提高GER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琳  肖旸  李帷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2009,28(10):785-787
目的 观察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联合组36例服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及雷贝拉唑;西药组30例单用雷贝拉唑;西药联合组30例服用铝碳酸镁及雷贝拉唑.3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咽部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并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中西药联合组总体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中西药联合组与西药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中西药联合组烧心、咽部不适症状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胸骨后痛症状改善优于西药联合组(P<0.05).治疗后1个月随访,中西药联合组在停药、抗复发方面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 中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4周后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理气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对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酸反流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理气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RDQ量表评分、食管测压水平、24 h食管pH水平及SF-36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反酸嗳气、胃脘胀满、双胁疼痛、胸闷、食欲不振及大便不畅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反酸、反流、烧心及胸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食管测压水平、24 h食管pH水平及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食管测压和24 h食管pH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2周后观察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排空率及血清GAS、MTL、VI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及胃排空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结论采用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能快速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功能的恢复,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GAS和MTL水平,降低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降逆汤联合麦粒灸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补中降逆汤联合麦粒灸背俞穴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DQ症状积分、临床症状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RDQ积分、临床症状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降逆汤联合麦粒灸法可显著改善中虚气逆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胃降逆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82例临床确诊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胃降逆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伴随症状、咳嗽评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发生率相比,烧心、反流、胸痛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痛、咽部不适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咳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7%和7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理区域、心理区域、社会区域和总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降逆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同单  赵文  郭师 《新中医》2021,53(16):28-3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反酸、反食、烧心、胸闷不适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较佳,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61-1863
目的:评价仲景桂枝人参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仲景桂枝人参汤,并每日在双侧脾俞穴、胃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行一次指针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黏膜的修复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3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仲景桂枝人参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