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6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糖尿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11例,Ⅳ级1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抽尽胆汁,注入生理盐水使胆囊充盈,再于右侧肋缘下穿刺胆囊,双管引流,1周后扩张窦道,行胆道镜取石。结果所有患者穿刺引流后症状及体征缓解,均胆道镜取净胆囊结石,无胆漏、肠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随访6~24个月,(11.1±6.1)月。1例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双通道植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5例8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5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双通道植管胆囊冲洗、减压、持续引流,6~8周后,行胆道镜经窦道保胆取石。所有患者超声引导穿刺植管均一次性成功,1例发生穿刺后出血,经对症处理止血成功;1例因植管窦道形成不佳改行胆囊切除术,余34例均成功保胆取石(34/35);随访4~24个月,结石复发1例(1/34)。 结论:双通道胆囊穿刺植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高危胆囊结石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二期小切口胆道镜取石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受PTGD联合小切口胆道镜取石治疗的124例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引流后3~5 d出院。除2例引流管脱出;其余122例6~8周后行右上腹小切口胆囊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其中91例取净结石后一期缝合胆本+更换PTGD管,31例行胆囊切除。继发胆总管结石6例,其中4行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2例行经胆囊管残端胆道镜取石。手术顺利,未发生胆管损伤、胆漏等重大并发症或死亡。结论 PTGD联合二期小切口胆道镜取石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符合损伤控制理念,是一项有效、简便、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双通道“一步法”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就诊并接受该技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通道置管(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同期行胆道镜取石)。其中50例患者取石成功,成功率为93%;并发症方面,1例出血,1例术后超声复查疑似胆漏。50例患者随访3~12个月,1例结石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同期胆道镜取石这种双通道“一步法”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胆道病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镜检查术治疗的42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碎石取石术。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手术。穿刺右侧肝内胆管10例、左侧肝内胆管25例及双侧肝内胆管7例。31例患者通过二期胆道镜探查取净结石,其中1次取净结石者4例、2次取净结石者6例、3次及以上取净结石者21例;11例有结石残留。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出现胆管出血4例、胆管炎8例及胸部并发症2例,术后引流管脱落2例;二期胆道镜取石后出现胆管炎3例,引流管脱落3例。术后随访(18.6±7.8)个月,31例取净结石患者中10例(32.2%)结石复发;11例结石残留患者中9例获得随访,病情基本稳定。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对传统手术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术前胆道引流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10月我科住院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22例,按照术前胆道引流与否分为减黄组(PBD)和未减黄组(NPBD),另取10例胆囊结石或肝血管瘤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引流前、引流后、术后1d、7d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TB、DB、ALP、GGT以及免疫、炎症反应指标IL-6、IL-8、TNF-α、CD4+、CD8+、CRP。结果术前胆道引流使13例患者的ALT、AST、GGT、TB下降。恶性阻黄组的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高[(1.330±0.334)μg/Lvs(0.331±0.095)μg/L,P0.05];恶性阻黄组的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高([1.450±0.270)μg/Lvs(0.644±0.112)μg/L,P0.05]。引流后TNF-α水平较引流前显著降低,为(1.060±0.212)μg/L;术后7d时PBD组TNF-α水平为(0.793±0.251)μg/L,较术前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非引流组术后7d时TNF-α水平为(1.180±0.205)μg/L,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阻黄患者胆道引流前后CD4+、CD8+、CD4+/CD8+、CRP水平无差别,是否行胆道引流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胆道引流可降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血清TNF-α水平;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反应恶性阻塞性黄疸免疫、炎症反应状态较为敏感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 ladder catheterizing drainage,PTGCD)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有急诊胆囊切除禁忌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TGCD。其中,结石性胆囊炎1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结果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未出现并发症;1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1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3例不能耐受手术患者无症状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引流后3~4周行胆道造影示无梗阻后拔管康复。结论超声引导下PTGCD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的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手术。18例(85.7%)患者最终取净结石,其中1次结石取净者14例(66.7%)。手术时间(95.7±21.0)min,术中出血量(15.1±7.6)ml,住院时间(11.6±4.3)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1例出现胆瘘并局部胆汁性腹膜炎,经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2例出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出现右下肺盘状不张,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术后胆道感染或胆道出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44个月,4例(19.0%)出现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提高了碎石取石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前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术,试验组49例,先行腹腔穿刺引流治疗,而后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器官衰竭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术后7天)膀胱压、APACHE-Ⅱ评分、血栓素A2(TXA2)含量、前列环素(PGI_2)含量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术后外周血WBC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22.31±1.96)天和(26.84±2.07)天,器官衰竭率分别为34.69%和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6.94±3.22)和(11.91±3.86),TXA_2分别为(146.53±20.61)ng/ml和(218.21±17.94)ng/ml,PGI_2分别为(173.54±15.38)ng/ml和(146.47±16.1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前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器官系统的衰竭,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接受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30例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1例发生出血,向腔内注入立止血,夹闭弓引流管后出血停止,带管时间为14d至2个月,平均时间为30 d.4~8周后,28例患者成功行胆道镜取石,1例患者因窦道未形成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因16F猪尾型外导管滑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例患者获随访3~19个月,B超检查1例(3.6%)复发.结论: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是治疗高龄高危胆囊结石患者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通道置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5例高龄(≥80岁)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胆囊双通道穿刺置管引流,后期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术后长期口服消炎利胆药物,降低结石复发.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30日.结果 35例患者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均一次性成功,1例发生穿刺后出血,经对症治疗止血成功;因置管窦道形成不佳改行胆囊切除术1例;余34例均成功取石;随访4~24个月,结石复发1例.结论 双通道胆囊穿刺置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该手术方式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穿刺针结合气囊导尿管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胆囊造瘘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 年收治的42 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42 例不能进行急诊 胆囊切除术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气囊导尿管经皮穿刺胆囊造瘘术,在胆囊内 放置直径为16 F 气囊导尿管引流胆汁和结石,观察胆囊造瘘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白细胞计 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42 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膀胱穿刺针和气囊导尿管经皮胆囊造瘘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 术后1~2 d 临床症状、体征缓解。6 例患者获得终末性治疗,4 例术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5 例胆 囊小结石通过窦道行胆道镜取石,27 例胆囊结石直径超过窦道直径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并结合胆 道镜取石。 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气囊导尿管经皮胆囊造瘘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胆囊造瘘方法, 对于高危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能缓解症状,且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取石通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家兔急性胆囊炎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以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抗生素应用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建立家兔急性胆囊炎动物模型,45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3组。对照组家兔给予头孢唑啉钠及甲硝唑静脉注射,实验组家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皮下注射,空白组家兔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3 d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NF-α及CRP浓度,并于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胆囊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超微结果改变。结果术后3 d实验组家兔血清TNF-α浓度为(401.6±48.7)pg/ml,明显低于空白组的(806.7±61.2)pg/ml和对照组的(767.3±67.4)pg/ml(P=0.000;P=0.000),而后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实验组家兔血清CRP浓度为(16.2±1.1)mg/L,明显低于空白组的(72.8±8.9)mg/L和对照组的(55.4±1.2)mg/L(P=0.000;P=0.000),而空白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光镜观察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家兔胆囊纤维素及脓性渗出物明显减少,固有层水肿明显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炎症反应明显减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胆囊组织细胞间连接相对完整,线粒体和内质网水肿以及空泡变性明显减轻。结论生长抑素能降低家兔急性胆囊炎模型血清TNF-α和CRP浓度,减轻胆囊的炎症反应,并对胆囊黏膜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腔镜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2.11±9.21) min vs.(95.16±8.12) min,(3.21±1.11)d vs.(6.12±1.23)d](P<0.01);观察组1例中转开腹手术;腔镜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中发生2例胆道损伤,术后2例出血,经对症处理均痊愈.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切除胆囊术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高危高龄梗阻型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收治的60例急性高危高龄梗阻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情况相似,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及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17.33±7.11)mL vs. (92.64±22.98)mL,(3.98±1.29)cm vs. (10.51±6.42)cm,(5.36±1.22)d vs. (9.83±3.6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总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67% vs. 30.0%)。 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能有效治疗急性高危高龄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并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观察组的治疗,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发生胆汁漏1例,无术后死亡病例;对照组中转开腹3例,发生胆管损伤2例、出血1例、胆汁漏2例,术后死亡1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少,简单,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手术的金标准,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多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推广,以及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胆道支架置入、内镜逆行胆道内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等在胆道良恶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胆道外科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1-2].  相似文献   

18.
朱立东  陈孝平 《腹部外科》2007,20(4):221-22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术在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00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96例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病人按胆汁引流途径分成外引流组(41例)和内引流组(55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检测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观察各指标术前、术后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外、内引流组总胆红素(TBIL)分别由术前的(343.54±105.56)μmol/L、(321.19±110.50)μmol/L降为术后1周的(290.56±103.46)μmol/L、(283.72±104.95)μmol/L,两组总胆红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在外、内引流组分别由术前的(108.58±19.95)μg/L、(109.98±16.24)μg/L降为术后的(104.32±19.59)μg/L、(83.92±13.43)μg/L,内引流组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内引流组病人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CD4 、CD3 、CD4 /CD8 值较术前明显增高,术后CD8 则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外引流组TNF-α及外周血CD4 、CD3 、CD8 、CD4 /CD8 值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治疗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有效的方法。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时病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行胆道内引流术后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是否改善;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检查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指标水平;评估记录治疗后并发症相关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首次穿刺成功,引流胆汁通畅,引流量70~420ml/d,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0~53天,平均(17.49±5.22)天。老年患者的上腹部绞痛、胀痛等表现均在治疗后4~12小时快速缓解,治疗后1~3天体温恢复正常,胆囊炎典型体征消失。所有老年患者治疗后3天的WBC、PCT、CRP、AMS、LPS、TBiL、ALT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80例老年患者治疗后3天的胆囊大小、胆囊壁压度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临床症状可迅速改善,并对感染进行控制,防止因胆囊穿孔等导致的危重并发症的出现。另外此方法对老年患者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8—2018-07间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LC。比较2组临床指标、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CRP及TNF-α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