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近配穴作为针灸治疗腧穴配穴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中医学目前尚未对远近配穴概念及其理论进行定义,导致中医医生和针灸医生只能从文字字面意思出发,自行领会及理解远近配穴的使用,目前较为认可的方法为以疾病病变部位为中心,将其视为近端,其远端穴位则以病变部位远端为标准,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对远近配穴的深层定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临床实践开展及应用。鉴于目前尚未有明确教材和文献对其进行阐述,认为远近配穴为穴位之关系,亦为标本兼治理论的体现,可指导临床疾病的辨证施治、选穴取穴。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选穴配穴十分灵活,根(本)、结(标)治疗可取近、取远,亦可远近结合,标本根结同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做好远近配穴标本根结同治,更好的畅通经络原气、沟通气血,补充了十二经脉阴阳相贯、心脉循环的理论,扩大了腧穴主治之范围,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庆其 《新中医》1992,24(11):11-13
谈到标本问题,“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已属众所周知的治疗原则。但“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决非仅此一端。笔者通过文献追踪,结合临床体验,发现标本理论的应用范围甚广,兹爰举数则以求正于同仁。本急治本标急治标《素问·标本病传论》提出“甚者独行”的标本治则。即指疾病严重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标急则独治其标,或者本急独治其本,是谓“独行”。并列举“中满”及“小大不利”两症,不管其属标属本,  相似文献   

3.
针灸配穴处方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腧穴配方规划为大方、小方、轻方、重方、急方、缓方、单穴方、双穴方,并探讨了复方的组合方式,提出:针灸处方除考虑腧穴的功效外,还要考虑发病的轻重缓急、症状的虚实寒热、刺激方式和刺激量的有机组合,希望能对传统的配穴方法有所补充,为针灸配穴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探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灸配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针灸配穴,是施治获效的重要一环。现将临床常用百会、风池、晴明等29个俞穴配穴治疗病证经验介绍如下,愿与同道共勉。 1 百会 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功能醒脑开窍,升清举陷。配人中、内关洽昏厥;配风池、大  相似文献   

5.
悬钟穴又名绝骨,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位于下肢而能兼治上部疾患,临床使用率较高,现结合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对该穴单穴及配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其临床应用规律,拓展临床辨证取穴思维,并为丰富临床选穴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风池及其配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另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穴名释义》解释:“风”为百病之长,停水日“池”,此穴在项平风府穴处,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凹陷处。意指穴处为风邪犯人,停蓄之处,故名风池。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临床常用的穴位为例,谈谈两种配穴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1 远近配穴法此法是将局部与远部穴位相配的一种取穴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本经的远近配合,二是异经的远近配合。如痉病项强,取足太阳经的天柱穴配束骨穴;肢体拘挛不伸者,取足少阳经的风池穴配悬钟穴(又名绝骨);痞块疝气者,取足厥阴经的期门、大敦穴;耳聋、耳鸣者,取手少阳经的耳门穴配足少阳经地五会;舌下肿痛者,取任脉廉泉穴配手厥阴经的中冲穴。例1:李某,男,63岁,1992年10月3日初诊。咳喘10余年,每逢冬春发病。此次发病已7天,咳喘尤甚,不能平卧。证属肺气受损,母病及子,…  相似文献   

8.
根结配穴法是以《灵枢·根结第五》所提出的经脉的“根”、“结”穴做为配穴原则,而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何谓“根结”?根,根本也,脉气所起为根;结,终结也,脉气所归为结。明代张介宾所著《类经》曰:“……下者为根,上者为结。”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根结者,六气合六经之本标也,……根者,经气相合而始生;结者,经气相将而归。”“根结”一词出于《灵枢·根结第五》“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这段经文意思是:邪气侵入经脉,传变多端,如果不明确经脉根结及其与脏腑内外的生理关系,就不能做到正确的治疗,导致被邪气扰乱,三阴三阳的“开”、“合”、“枢”之作用败坏,阴阳相离,精气走失,其症则不可治疗矣。  相似文献   

9.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领悟解析根结标本理论,分别阐明了根结标本的基本概念、根结标本的基本内容、根结标本的基本位置。阐述了根结与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之间的相互关系、标本与特定穴之间的相互关系、根结与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更深层面解读了根结标本的理论内涵。并阐发了根结标本理论的临床意义及具体应用,指出根结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激发、沟通与调畅方面,而标本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转输、补泻与调节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井络配穴法则辨明病在何经,先用粗针刺患侧病灶经的井穴(针后出血,用三棱针疗效较差).再刺对侧同经的络穴,用经络迎随补泻法中之补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左右.如右手太阴经病,先针右少商,复针左侧手太阴经络穴列缺;右手阳明经病,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远近配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基础,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医整体观、经络理论、经筋理论、标本根结理论及现代解剖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为远近配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结果与结论:远近配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理论依据比较充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调理髓海配穴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海学说形成于《内经》,与现代医学大脑理论相若。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归属髓海之疾,也就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都可以用针刺调理髓海法治疗。调理髓海组穴由百会、双风池、风府、上印堂、双太阳组成。针刺调理髓海组穴时,疗效主要取决于针刺方法及针感。  相似文献   

13.
"化痰开窍"针刺法是防治高血脂诱发中风的有效方法。本文论述"痰""瘀"的定义、历史源流与中风发病的关系及针刺治疗方法。从病因辨证配穴的角度阐述了丰隆、三阴交和百会、人中四穴相配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详细分析了穴位配伍的中医理论机制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机制。四穴相配产生协同效应,可起到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等途径,促进脑部神经元修复和再生,对开展中风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台湾已故针灸名家周左宇先生传授的五门十变化合和互合两种配穴方法,介绍五门十变配穴法的源流,它将传统易理术数与医学相联系,具有不拘时辰、不拘算式、能结合辨证施治、使用范围确切、有较强针对性的学术思想特点,并以临床应用案例佐以印证。互合法多用于四肢痹症,化合法则对内科疾病有明显补强作用,为临床取穴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前后配穴法是针灸临床常用配穴法.本文介绍前后配穴法治疗尿潴留、脊髓性截瘫、假性球麻痹的方法及疗效.前后配穴法能协调人体一身之阴阳气血平衡,从而调节经脉脏腑的虚实盛衰.  相似文献   

16.
风府,又名鬼林、舌本,属督脉,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其应用范围广泛,《素问·骨空论》载:"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针灸大成》载:"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普济方·针灸》载:"督脉阳维之会。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风府穴既可单穴应用,也常与风池、哑门、承浆、太冲、百会等配穴应用,《行针指要歌》载:"或针风,  相似文献   

17.
临床针刺规律的提出,使古典经络理论和大量临床经验以非模糊性概念得到归纳,简化了针灸学科复杂的理论体系,并利于中西医间的术语沟通.本文拟论述常见病的临床针刺规律配穴的首选常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八脉交会穴是一组重要的特定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杨甲三教授在八脉交会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尤其对八脉交会穴的组成及配伍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八脉交会穴主治病症范围非常广泛,每穴单用就可治疗多种病症,通过腧穴配伍更可提高疗效。在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配穴方法是上下两穴固定相配,组成4对穴,即内关配公孙,列缺配照海,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这4对穴又可分为阴阳两组。  相似文献   

19.
王书柏 《光明中医》2012,27(8):1517-1518
马同如,字锡玖( 1922~2010),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滕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得其家传,深得岐黄要旨,精通针灸,在鲁南地区享有盛名.内关、风池穴为针灸临床的常用穴,马老在临床中发现,内关穴的针刺感传有别于其他腧穴,尤其配合针刺风池时,经气感应更特异,数十年来,马老以内关、风池为主穴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曾师从马老学习针灸,深得其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向谊 《中国针灸》2012,32(9):835-836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窦汉卿所著《标幽赋》曾论及北斗七星配穴在毫针针法中的奥微之处,但赋文幽隐玄奥,今人一直难窥其详.笔者多年来一直研究古针法,一面探索一面在临床中试用,摸索出一种临床行之有效的北斗配穴方法,若该法能存有窦老太师原术之一二,笔者则深感极大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