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ICU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用药6h、12h、24h的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及疼痛行为量表(BPS)评分。结果用药6h、12h和24h,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6h、12h和24h,观察组B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较对照组30.61%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入住ICU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 ICU 患者97例,均选用力月西首先静脉推注诱导镇静,然后微量泵静脉泵入维持镇静,创伤及术后患者联合芬太尼镇痛,期间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评估并指导护理,以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结果97例患者均达到目标镇静,除1例发生脑疝死亡外均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无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根据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和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 ICU 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正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其护理质量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为了提升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本期专题组织了5篇文章。镇痛和预防谵妄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操作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吸痰操作疼痛和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效清除气管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减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疼痛反应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0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措施给予吸痰,试验组在吸痰前后30 min内给予音乐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础特征,并评估吸痰过程中患者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疼痛行为量表(BP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和28天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吸痰时两组患者的CPOT评分、BPS评分均增高,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后30 min两组患者的CPOT评分和BP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的疼痛反应,是一种无创、有效的缓解吸痰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冯洁惠  徐建宁   《护理与康复》2017,16(7):734-736
目的总结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在4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镇痛为先的镇静方案;严格以早期浅镇静为目标,维持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2~1分;早期(机械通气12h内)开始规范的、反复的镇静评估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42例患者48h内浅镇静达标率为56.05%,谵妄发生率为14.29%,ICU平均住院时间为(8.32±2.06)d。结论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是个体化、程序化、滴定式、最小化镇静策略的体现,为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护理提供了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应用于胸外科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2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根据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进行主观评估,观察组应用RASS对患者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镇静措施,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胸外科ICU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呼吸机使用时间、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及入住胸外科ICU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 RASS能帮助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躁动、镇静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布啡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8月河南省和贵州省共4家医院ICU收治的、有镇痛需求的非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布啡组与芬太尼组。纳布啡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纳布啡[0.05~0.20 mg/(kg·h)], 芬太尼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0.5~2.0 μg/(kg·h)], 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 CPOT)评分< 2分。观察时间为48 h, 主要观察指标为CPOT评分, 次要观察指标为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ore, RASS)、ICU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比例。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RASS)是目前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的镇静效果评价工具,RASS在重症患者镇静效果评价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适宜的RASS评估频次和目标值指导下,可应用于机械通气、躁动、谵妄及其他重症患者,通过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镇静护理评估方案,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该文对使用RASS进行镇静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推广RASS的标准应用,促进重症患者镇静护理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期间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技巧,提高患者ICU监护质量.方法随机观察护士吸痰操作,观察记录并吸痰后10 min内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评估吸痰效果272例次.其中,机械通气情况明显改善137次,无变化93次,恶化42次.选择听诊痰鸣音吸痰113例次,吸痰后患者机械通气情况明显改善率为63.72%.结论正确选择吸痰时机是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顺利渡过危险期和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吸痰前充分吸氧、间断减压式吸痰等方法的应用均可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2 min HR、SpO2、吸痰时间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96 h,观察组PaO2及PaC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神志转清时间、改用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死亡例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HR、SpO2值无明显变化,吸痰时间更短,无痰液外喷现象,可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