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密闭式吸痰管更换频率对吸痰管管壁细菌定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4h和72h更换密闭式吸痰管对吸痰管尖端细菌定植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制定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将人选的66例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24h组(每24h更换1次密闭式吸痰管)及72h组(每72h更换1次密闭式吸痰管)各33例,其中72h组有6例被剔除,实际为27例,比较两组更换的吸痰管尖端管壁细菌定植率及定植菌密度的差异。结果导管细菌定植总发生率、24h组发生率及72h组发生率分别为65%、61%、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植菌密度72h组与24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每24h与每72h更换1次吸痰管对密闭式吸痰管细菌定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每72h更换密闭式吸痰管也是安全的,进一步的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2.
刘妍  何立平 《护理研究》2006,20(18):1619-1620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及密闭式吸痰管使用时间对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收入ICU的有创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病人入选,共80例,其中67例完成。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接受开放式吸痰的为A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管24h更换为B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管48h更换为C组,比较发生VAP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VAP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密闭式吸痰24h与48h更换吸痰管VA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的病人中,采用密闭式吸痰管是有效地预防VAP的措施之一,且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可达48h,较24h更换者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既往的开放式吸痰需中断呼吸机治疗及交叉污染等缺点,而密闭式吸痰无这一弊端,因此密闭式吸痰管(CS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更换频率一直存有争议,频繁更换费用高,易感染,CSC在吸痰过程中需接触痰液,长时间使用也存在细菌定植的可能,而聚集在吸痰管表面的定植菌群可能有导致或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所以优化CSC更换频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观察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妍  何立平 《护理研究》2006,20(6):1619-1620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及密闭式吸痰管使用时间对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收入ICU的有创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病人入选,共80例,其中67例完成。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接受开放式吸痰的为A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管24h更换为B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管48h更换为C组,比较发生VAP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VAP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密闭式吸痰24h与48h更换吸痰管VA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的病人中,采用密闭式吸痰管是有效地预防VAP的措施之一,且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可达48h,较24h更换者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吸机管道更换频率对老年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管道细菌定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机械通气的老年病人64例,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14d组和28d组,比较两组呼吸机管道不同部位、机械通气不同时间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定植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两组呼吸机管道不同部位、机械通气不同时间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定植情况和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长期机械通气老年病人28d更换1次管道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文献,同时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纳入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与开放式吸痰(OSS)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经口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CSS组(实验组)和OSS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菌群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偶有真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呼吸机管路更换对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1995-2010年机械通气患者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作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患者总数20 326人.纳入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每2到3d更换呼吸机管路VAP的发生率为4.05%,每7d更换呼吸机管路VAP的发生率为3.65%,与每2到3d更换呼吸机管路相比,每7d更换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RR值为0.77 [0.54,1.09](P=0.14);纳入3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每7d更换呼吸机管路VAP的发生率为15.89%,大于14 d更换呼吸机管路VAP的发生率为14.9%,与每7天更换呼吸机管路相比,大于14 d更换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RR值为0.98 [0.69,1.39] (P=0.91).结论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并不能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在呼吸ICU内选择需有创机械通气的 120例COPD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分别予以每天、每4天更换呼吸机管道,两组各前30例均在使用呼吸机24 h、48 h、72 h、96 h时,在更换呼吸机管道前采集呼吸机进气口、出气口管道内表面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比较细菌定植、VAP发生率及病死率、成本核算.[结果]对照组VAP发生率43.3%,高于试验组25.0%;COPD病人发生VAP后病死率高于未发生VAP的病人;呼吸机管道定植菌数量96 h时较24 h、48 h、72 h明显增多,定植菌数量出气口多于进气口;对照组经济和劳动时间消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呼吸机管道定植菌数量第4天增多明显,COPD病人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以4 d为宜.每4天更换呼吸机管道可以降低VAP发生率、降低病死率、降低病人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吸痰方法在防治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本院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512例临床资料,对照组200例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实验组312例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后指脉血氧饱和度、Sp O2恢复到基线水平的时间、气道峰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观察2组吸痰方法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Sp O2恢复到基线水平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法有助于提高吸痰效果,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气管内吸痰方式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 ICU)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种气管内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吸痰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吸痰过程中,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方式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萍  陈皎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092-1093
目的通过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探索呼吸机管道最佳更换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法将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每7 d和每2 d更换呼吸机管道,两组患者每周行2次痰液培养,1次床边胸片,观察2周内有无VAP发生。结果两组VAP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就护理成本以及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考虑,每7 d更换呼吸机管道比每2 d更换更合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综合ICU使用普通一次性呼吸机湿化管道(对照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实验组)病人各3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胸部X线片结果、痰痂形成例数、痰培养结果、VAP发生例数。[结果]机械通气同等时间内,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增加使用时间至168h、240h,甚至336h,其VAP发生例数无显著增加。[结论]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式湿化管道系统,可以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密闭式吸痰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1期)、PubMed(1980~2007)、CBM(1980~2007)及CNKI(1980~2007)。手工检索《中华护理杂志》等,收集密闭式吸痰对比开放式吸痰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8软件。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7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95%CI(0.50,1.37)],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85,1.31)]。两种疗法形成总菌落数[RR=1.43,95%CI(0.80,2.53)]、SPP菌落数(不动杆菌属)[RR=2.87,95%CI(0.94,8.74)]和PSE菌落数(铜绿假单胞菌)[RR=1.46,95%CI(0.76,2.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P=0.55)。结论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总菌落数、SPP和PSE菌落数量、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均无差异。因本系统评价存在统计学效能的问题和研究中干预措施不尽相同,结论有待进一步确认,我们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系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Airiti Library、PubMed、CINAHL 和Proquest数据库,搜集关于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系统预防VAP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95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上机期间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吸痰,观察组予行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患儿吸痰前后心率、无创血氧饱和度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撤离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吸痰时心率低于对照组,无创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吸痰后无创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吸痰后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离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机械通气期间应用密闭式吸痰有助于减少重症患儿生命体征的波动,避免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对患儿疾病治愈的影响,撤离呼吸机的时间及住ICU时间明显缩短,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管道管理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护理气管插管病人在护理措施中有详细要求,当有创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在护理上寻求新突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 确定呼吸机环路污染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每3d、每7d、每15d更换环路管道相比较。结果 在使用呼吸机维持患者生命过程的临床护理中,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和进行相关化验检查。结论 保持病人口腔清洁、及时吸痰、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实验室相关检查,拟定以每7d更换环路管道,作为最佳环路更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分别应用0.05%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第3天、第5天、第7天的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密闭式吸痰系统应用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密闭式吸痰方法 在新生儿领域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8软件.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学质量:A级2篇,B级3篇.试验组为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为开放式吸痰法.Meta分析表明,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比较,可以减少心率(HR)在吸痰前后的波动[WMD=-5.65,95%CI为(-12.78,-5.28),P<0.05];两种方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_2)和各生理指标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减少气道内定植菌的定植方面两种方法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有利于患儿心率的稳定,但由于本次评价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尚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从而对密闭式吸痰的效果做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系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过程中的优越性。方法将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30例(密闭式吸痰)和对照组31例(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在吸痰前后及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同时比较护理工作量、耗材成本、院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及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明显(P0.05),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耗材成本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