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36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症状缓解情况,检测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中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37(IL-37)、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8%(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关节晨僵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关节疼痛评分则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T细胞亚群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ESR、RF、IL-22、IL-37、G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利于缓解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控IL-22、IL-37、GPI水平以纠正免疫失衡、减轻炎性损伤、保护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化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遵循简单随机、平行对照、非盲的方法。首先按照性别对纳入对象进行分层,再应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受试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综合分析两组治疗RA的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最终60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试验组达到2011年缓解标准的26例,未达到缓解标准的4例,缓解率86.67%;对照组达到2011年缓解标准的19例,未达到缓解标准的11例,缓解率63.33%。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中晚期阴证型发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阴证型发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和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32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对比治疗后两组壮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压痛关节数(TJC 28)、肿胀关节数(SJC 28)、疾病活动度评分(SDAI)、患者对自身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tGA)、医生对患者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hGA)、健康指数评分(HAQ)、残疾指数评分(HAQ-D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完成31例、3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27/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P<0.05)。观察组证候积分、临床症状、TJC 28、SJC 28、PtGA、PhGA、SDAI、HAQ、HAQ-DI、RF和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壮医热敏探穴针刺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治疗,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每隔1周治疗1次,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西部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8)
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法众多,经验丰富,故对近20年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壮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外治法、内治法以及综合疗法3种,外治法以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及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居多,内治法所用壮医经验方均以壮药为主配伍部分中药组方,综合疗法则以一两种外治法配合壮医经验方共同治疗,其中壮医在运用外治法、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相对深入,而运用壮医经验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8)
目的:观察壮医刺血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RA病例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基础治疗药物为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只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行壮医刺血疗法。治疗12周。观察两组关节晨僵、肿胀、触痛症状以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以△DAS28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缩短、肿胀关节数少、触痛关节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RP、ESR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DAS28值更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壮医刺血疗法能减轻RA患者关节晨僵、肿胀、触痛症状,降低炎症性指标,改善临床疗效。结论:壮医刺血疗法治疗RA,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和缓解疾病活动的疗效,见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7)
目的:评价壮医针刺脐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目的:比较针刺壮医脐环穴为主穴与口服双氯酸芬钠双释放肠溶胶囊2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科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针刺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壮医脐环穴为主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酸芬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疗程4周,对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平均为(86.34±11.56)分,对照组为(77.53±13.18)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膝关节疼痛、屈伸度、肿胀与爬楼分值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结论:针刺壮医脐环穴[1]为主取穴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是临床值得推广使用的民族医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采用壮医针刺疗法,穴取脐环穴(肾、肝、心、脾)、百会、膝关穴(患侧)、膝弯穴(患侧)、足三里(双侧)、水泉(双侧)等。对照组90例采用普通针刺法,穴取委中、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配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7%,较对照组(62.22%)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VAS疼痛评分和Lequesne指数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针刺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针灸》2017,(2)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选穴规律。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PubMed、Medline和Cochrane 6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RA的临床文献,建立RA整体选穴及RA不同炎性反应受累部位选穴分析数据库。结果示:1针刺治疗RA的针刺组方共有120条,涉及143个穴位,选穴频次最高为足三里穴;2针刺治疗RA以累及部位的局部选穴为主,不同部位(关节)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组合是:下颌关节:昆仑-解溪(32);指关节:八邪-足三里(22);腕关节:阳溪-阳池(28);肘关节:曲池-足三里(24);肩关节:肩髃-足三里(21);脊柱关节:腰阳关-身柱(13);髋关节:秩边-环跳(18);膝关节:肾俞-阳陵泉(20);踝关节:昆仑-解溪(32);趾关节:八邪-足三里(22);全身关节:阳陵泉-足三里(25);3经熵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得出针刺治疗RA病变累及不同部位的穴位新方共30个。针刺治疗RA选穴具有一定规律,数据挖掘所得的穴位新方疗效还需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1.
12.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素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给予美洛昔康和改善病情药物外,辅以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治疗,而对照组仅服美洛昔康和改善病情药物,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经过20日治疗,2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患者疼痛评估(VAS)、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估(HAQ)和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握力、VAS、HAQ和血小板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缓解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无毒副作用,是值得推荐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针刀镜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微创针刀镜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2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文献检索策略与方法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所提取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0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7,95%CI(1.10,1.69),P=0.005];试验组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84,95%CI(-13.69,-5.99),P<0.000 01];试验组患者关节压痛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54,95%CI(-4.37,-0.72),P=0.006];试验组患者关... 相似文献
15.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壮医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氯雷他定片和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皮损面积、严重程度(EASI)总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及E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瘙痒及EASI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壮医针刺治疗慢性湿疹,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皮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失眠患者采用壮医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百色市中医医院壮医学科接收的106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4例,进行常规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52例,加用壮医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睡眠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致畸率和致残率极高,现临床多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药、抗风湿药等治疗。但是未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查阅近年文献,发现壮医内外治配合的外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本文就壮医外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妙消痹(SMXB)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妙消痹汤治疗组(90例)和甲氨蝶呤对照组(90例),疗程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愈显率38.9%,起效时间(5.21±0.4)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6例RA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18例采用MTX+LEF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MTX+LEF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关节肿胀数明显减少,血沉及DAS28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TX+LEF联合丹参注射液是一种短期内治疗RA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