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临床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几乎每一病症均有数以百计的疗法医方,因而最能适应病情千差万别的不同需要。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疗法就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而临床上如何最大限度地优选应用,充分发挥其互补作用,就成为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途径。山西针灸医家在此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针灸临床上的一些常见现象,推想针灸效应传输到患部可能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循经传输中,“气至病所”仅为传输方式一种,还有另外的无感觉的循经传输方式,目前尚未引起研究者之注意。至于“缪、巨刺”法中针灸效应的传输则更属一种特殊的方式。认为这些现象都应予以重视和研究,而不应偏执“气至病所”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对独特性和历史性极突出的传统针灸来说,概念史研究是理解与认识其理论的依据,也是传承与发展的根柢。传统针灸概念,其特点决定了研究重点在理论成形时期,以基本、核心的概念为主;方法上通过对针灸概念的形成、内涵演变、运用等研究,阐释意涵,进而达到解释理论、解决理论建构问题的目的。这与西方"概念史"研究的落点有所不同,在具体方法上却有相通。在针灸理论体系从古代到现代并走向科学的建构过程中,针灸概念史研究的基础意义和根本性影响,会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4.
探讨对现代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从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入手,对杨继洲针灸临床思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继洲在针灸临床方面的许多观点仍能启迪后学思路.说明杨继洲临床思维对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六经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张仲景发展,广泛应用于疾病辨证及治疗,六经即三阴三阳,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与经络理论、脏腑理论、中气理论关联紧密,明确“六经”的本质及《内经》与《伤寒论》中对“六经”论述的异同,可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根据伤寒六经辩证取相应经络的穴位来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朱勉生 《世界中医药》2010,5(5):344-346
时空针灸是笔者在长期运用4种传统时间针灸方法和吸纳欧洲医学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扩大了时问穴位的范围,将其归纳为五大类,提出了时间穴位具有记忆功能的新概念和新用法^[1]。  相似文献   

7.
从针灸临床报道看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医(包括针灸)专业杂志有100余种。随着针灸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针灸医生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撰写成文向杂志社投稿,因此刊登在专业杂志上的有关针灸临床报道性文章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对于传播针灸知识、交流学术经验、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针灸临床报道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的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通过查阅近十余年来公开发表的针灸临床报道性文章,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 在临床报道中…  相似文献   

8.
谢睿  刘峰  冯玲媚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64-64,66
对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进行讨论。认为针灸临床中应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核心,针灸所特有的经络辨证配合中医内科辨证方法、针药结合才能解决疑难临床问题;同时重视六经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建立适合针灸临床思维。目的是为针灸临床提供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灸临床思维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石良  朱欣芳 《中国针灸》2000,20(10):628-630
针灸学问世数千年来 ,一直是中华民族康复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针灸学术中所具有的丰富的科学内含也吸引了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投入到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当中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针灸治疗的科学性也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然而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自本世纪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 ,尤其是伴随着医院大型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由于分科越来越细 ,众多新疗法、新药物不断问世 ,疑难病症不断被攻克 ,针灸医生所能接触到的病种正呈逐步减少趋势。这一问题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针灸界前辈的重视 ,也确…  相似文献   

10.
《国医论坛》2021,36(2):65-69
近代以来,中医刊物林立,已经成为近代中医发展史上的显著特点之一。中医期刊的繁盛发展,不仅为针灸医学的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针灸著作和文章的刊发提供了新的载体。刊登在这些期刊中的著作和文章,是近代针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近代针灸医学的宝贵资料。本文正是以期刊文章为切入点,对民国时期针灸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概括其特点,如随疾病谱变化引发针灸治疗新的探索,对特色取穴及特色针灸方法的应用,具有时代特色的针灸治疗方法等。诸多文献一定程度上记录了民国时期针灸医家在临床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民国时期针灸临床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宋代的针灸试卷看宋代针灸教育黄幼民(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主题词针灸学/教育宋代的医学教育体系已渐臻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考核、选拔、分配制度和措施。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来神宗时(公元1068~1107),医学教育分为三大科,即"方脉...  相似文献   

12.
针灸作为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和进行保健的有效手段。随着针灸学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针灸特定穴位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面。在简单介绍中医针灸特定穴位的基础上,就目前的针灸特定穴位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就其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非近世才提出来的,而是源渊于《内经》,创立于《伤寒杂病论》。以《内经》而言,仅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病机十九条即可发现,其中虽侧重于“掉眩”、“收引”、“郁”、“肿满”、“瞀”、“鼓栗”等证的辨别,也作了“疮”、“瘘”、“痉”等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杨峰 《辽宁中医杂志》2010,(7):1229-1231
注家的注释是经典针灸理论传承的重要形式,也是当下学习、理解针灸理论的重要帮助。本研究拟从杨王两位重要注家对于《素问》针灸理论解释思路的角度入手,探讨经典针灸理论解释所可能涉及的思路模式,希冀为针灸理论的传承、理解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表明,两位注家的解释思路大致可分为:经络理论、经脉脏腑联系、语境、引证他书他说、知人论世、不作解。如果对《内经》的历代注释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将大大拓展当下理解针灸理论的维度,进而充分挖掘、呈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学术资源与科学价值,从而有利于实现经典的当代传承。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其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针灸临床的理论、原则和应用,而《灵枢》更是被称作《针经》。在《黄帝内经》中对针灸的治疗及疗效推崇备至,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对针刺疗效的描述即可略见一斑,曰:"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又曰:"拔刺雪污,解结决闭。"何其轻  相似文献   

16.
张锐 《中医研究》1997,10(5):52-53
针灸疗法与心理疗法治疗针灸依赖症39例河南464000信阳地区人民医院张锐主题词针灸疗法依赖(心理学)/针灸疗法心理疗法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针灸治疗急、难、危症也多有报导。但以依赖针灸为目的典型病例却很少见有正式报导,此种症状是...  相似文献   

17.
从几种常见病的治疗看针灸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WHO认定了首批43种针灸适应症,此举积极推动了中国针灸学的发展。此后的十几年来,见诸国内189种生物医学期刊的研究论文达17000篇以上,涉及病症近200余种,遍及临床各科。针灸临床应用的广度、深度都远远超出了首批认定的疾病表。兹就其进展情况从几个方面简述如下:1 针灸临床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1.1 内科 涉及病症有无脉症、水肿、甲状腺机能亢进、脑血管意外、呕吐、泌尿系感染、肾绞痛、直肠脱垂、疝气、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前列腺炎、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肝炎、性功能障碍、癫痫、慢性心力衰竭、神经衰弱、晕动病、肺结核病、中风后遗症等。  相似文献   

18.
赵云生 《河北中医》1980,(3):22-24,46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针灸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都分。我国人民最早应用针灸治病,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经络学说,公元二百五十六年到二百六十年间写成的《针灸甲乙经》,进一步总结了古代针灸成就,是一部比较完整的现存最古针灸专著。至今仍为针灸临床的指导文献。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医学极为重视,早  相似文献   

19.
加强针灸人才的培养,是发展针灸事业,使我国针灸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如何培养出具备较强研究能力,能推动针灸事业发展的人才,是针灸界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分析探讨隋唐时期针灸教育的开展情况,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对于今天培养针灸人才和发展针灸学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针灸教育的准确开始年代已不可考。不过秦汉以前,民间医学多师相传,如扁鹊、仓公的师徒授受情形已可概见。政府用太医,多从民间遗送,至汉犹然。由官方举办针灸教育,到六朝始露端倪。《唐六典》说:“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  相似文献   

20.
探讨针灸疗法与针灸专科的定义差异、临床角色差异及其国际标准化,为针灸专科化和国际化提供参考证据。针灸疗法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赢得部分世人的信赖,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针灸专科鲜有较为公允的定义及国际先例可循。因此,客观地为针灸疗法与针灸专科比较定义差异、确立临床角色及制定国际认可标准便格外重要。笔者认为针灸标准化最好能够借鉴国际医学标准、循证医学等并结合针灸学理论,从以下3个重要项目开始入手:一是针灸疗法安全性和禁忌证;二是针灸疗法适应证及其诊疗规范;三是把针灸疗法适应证等级化成为"3级循证针灸病谱",作为规范针灸专科适应证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