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与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经主动脉途径行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患者117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必要时结合短暂X透视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在传统X线透视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指标:(1)放置标测导管过程中X线照射时间(T1)和曝光剂量(CD1);(2)操作消融导管进行标测消融过程中X线照射时间(T2)和曝光剂量(CD2);(3)手术时间;(4)即刻成功率与总体成功率;(5)并发症。结果观察组57例患者,对照组60例患者,两组消融即刻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对照组1例复发;两组间T1和CD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和CD2均显著减少,分别为[(7.5±2.3)min vs(12.1±2.6)min,(8.6±2.5)mGy vs(16.4±3.1)mGy;P<0.001]。结论与X线引导下相比,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经主动脉逆行射频消融左侧旁道安全、有效,可缩短X线照射时间,减少X线曝光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共完成117例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其中采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RFCA治疗PSVT 67例,纳入观察组。采用普通X线指导RFCA治疗PSVT 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手术时间等手术期情况、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时间、靶点标测时间、放电次数分别为(67.1±10.5)min、(1.6±0.5)min、(4.3±1.5)min、(4.8±1.5)次/人低于对照组(74.4±9.5)min、(18.5±6.3)min、(6.6±2.0)min、(6.6±1.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消融即刻成功率、远期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01%、97.01%、2.99%,对照组则为92.00%、90.0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RFCA治疗PSVT可提高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但不能提高疗效,也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快速解剖建模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3-01至2015-07连续入选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均用CARTO 3系统进行标测。对照组: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后,常规点对点方式构建左心房模型引导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组: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后,术中用快速解剖建模方式构建左心房模型作为阵发性房颤消融过程中标测与消融电极的路标指导消融。两组患者术中其余操作步骤及方法,如穿刺房间隔及环肺静脉消融等步骤均相同。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20例入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均顺利完成了阵发性房颤的消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左心房建模时间延长(8.5±3.6)min vs(5.2±2.3)min,而肺静脉定口时间(12.0±5.6)min vs(25.0±8.4)min、环肺静脉消融时间(95.0±22.0)min vs(115.0±25.0)min、X线曝光时间(15.0±6.3)min vs(24.0±5.5)min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RTO3快速解剖建模指导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对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维标测系统治疗右侧房室旁道导管消融的效果。方法选择右侧房室旁道病人共3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三维组使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消融,二维组使用X线指导消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放射时间、X线曝光量、即刻手术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三维组与二维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2.50min±22.72min vs 84.38min±40.22min,P0.05),放射时间明显缩短(3.2min±0.6min vs 18.2min±6.8min,P0.05),X线曝光量明显减少(35.45mGy±13.15mGy vs 91.30mGy±40.50mGy,P0.05)。三维组和二维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3%vs 80.00%,P0.05),但二维组治疗失败病人中2例改用Carto3标测消融治疗成功。结论在Carto3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右侧房室旁道有效,弥补了传统X线指导下消融的不足,可作为消融右侧房室旁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常规 X 线指导对比,评估 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originating fro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PVCs)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收治的 RVOT-PVCs拟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46例,其中三维组21例,运用 Carto3系统重建右室流出道模型并指导标测及消融;常规组25例,仅在传统 X 线指导下行标测和消融。比较两组的标测时间、放电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并比较远期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即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20/21)vs.92.0%(23/25),P =0.658]。与常规组相比,三维组标测时间明显缩短(3.5±0.8)min vs.(6.6±2.7)min,P <0.01;放电次数明显减少(4.6±1.0)次 vs.(8.7±2.5)次,P <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61.1±9.7)min vs.(80.7±34.2)min,P =0.01;三维组术中完全零射线,而常规组 X 线曝光时间为(16.5±8.4)min。随访(15±9)个月,远期成功率常规组88.0%,三维组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维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常规组发生1例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恢复。结论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 RVOT-PVC 安全、有效,较传统 X 线指导消融标测时间、放电次数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可显著减少射线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CARTO三维标测下精确定位冠状动脉(冠脉)开口位置,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ASC-PVC)的效果分析,并将主动脉窦进行分区后评估相应区域的消融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因ASC-PVC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66例患者,常规组(n=32)按照常规方法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模型,经消融导管中空管道行冠脉造影明确靶点与冠脉开口距离后进行消融治疗。治疗组(n=34)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与冠脉开口模型并对主动脉窦进行精细分区,通过消融导管阻抗变化规律再次快速定位确认冠脉开口后,在零射线下行室性早搏电激动标测及消融治疗。收集消融导管主动脉窦内的阻抗数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及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即刻与近期(6个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消融成功靶点的分布位置。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93.8%vs. 94.1%)与近期成功率(90.6%vs. 8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58.76±4.94) 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龄心房颤动(AF)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RA)的877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5岁)68例、年轻老年组(65~74岁)320例及对照组(65岁)489例。记录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3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术后血栓栓塞率、再住院率、二次手术率、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率以及术后缓慢心室率比例。消融成功的定义:术后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未再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 s的房颤。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或LSD检验进行分析。应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比较持续性AF和阵发性AF不同年龄患者的导管消融成功率。结果消融过程及安全性评价:3组患者术中并发症(5.9%vs 3.1%vs 2.9%)、手术时间[(196.65±34.45)vs(196.03±40.02)vs(194.36±37.89)min]、X射线曝光时间[(19.81±6.73)vs(19.44±6.45)vs(18.69±6.00)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评价:3组患者随访(21.45±6.31)个月,其术后血栓栓塞率(4.4%vs 3.4%vs 2.5%)、再住院率(23.5%vs 22.2%vs18.0%)及二次手术率(11.8%vs 12.8%vs 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老年组患者在术后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例相对较低(13.2%vs 29.4%vs 20.0%,P=0.001),术后动态心电图出现缓慢心室率的比例较高(23.5%vs 15.6%vs12.3%,P=0.03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性AF和阵发性AF不同年龄患者的导管消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导管消融成功率和安全性与年轻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融指数(AI)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行AI指导下阵发性房颤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患者1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常规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借助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全程零射线完成房间隔穿刺、左心房建模及AI指导下双侧环肺静脉电隔离(PVI)。而对照组在X线透视下完成房间隔穿刺、左心房Lasso建模及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分别观察术中两组的单圈PVI隔离率、双侧PVI成功率、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血管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相比,AI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的单圈PVI隔离率高,消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的双侧PVI成功率和手术总时间基本一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填塞、血栓栓塞、血肿、围手术期死亡等并发症。结论:AI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手术成功率高,无放射性损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 (54±2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 (7.8±3.6) 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 min vs (20.2±7.1) 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 min vs(5.5±1.7) 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
  结论: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常规三维组与零射线组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2018年12月-2019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因PSVT行RFCA的62例患者,根据手术有无使用X线分为零射线组(31例)和常规组(31例),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电极到位时间、曝光时间、消融时间、即刻成功率、成功率、复发率、手术并发症.结果 零射线组即刻成功率96.77%,1例慢径改良,术后无复发.常规组即刻成功率100%,术后无复发.零射线组电极到位时间多于常规三维组,但曝光时间为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即刻成功率、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PSVT安全有效,无X线伤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降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X射线曝光剂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因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在我院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由两位具有十年以上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经验的术者分别进行二维X线指导消融(X线组)和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X线指导消融(3D+X线组)。记录患者累积X线入射剂量(Cumulative radiation dose,CD)、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和透视时间。对比分析比较两组X线曝光剂量和曝光时间的差异。结果每组入选45例,共90例患者(41.5±14.1岁)。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对于X线组,3D+X线组的CD平均值明显降低(6.5±7 mGyvs.63.7±170.5mGy,P0.001);DAP显著降低(452±45.8μGym2 vs.208.0±249.7μGym2,P0.001),透视时间明显减少(6.3±3.9分钟vs.19.9±15.7分钟,P0.001),总手术时间也显著降低(41.3±4.1分钟vs.50±16.2分钟,P0.01)。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91%vs.89%,P=0.73)。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结合少量X线导引下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X线曝光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CARTO3为基础的全三维技术体系(T3D技术)零射线标测技术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采用T3D技术;对照组(30例)行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成功率、房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心房重建时间[(57.7±11.0)min比(10.4±3.5)min,P0.001]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冠状窦电极到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1±0.6)min比(2.9±1.7)min,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X线曝光时间为零,对照组(15.73±3.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射频消融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次房间隔穿刺成功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86.7%比63.3%,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生2例三维解剖模型移位,而对照组无移位现象发生;研究组无房间隔穿刺困难患者,对照组则有3例房间隔穿刺困难患者。两组患者CPVI全部成功,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3D技术应用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与常规方法指导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VOT-PVCs)的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方法 68例频发RVOT-PVCs患者,其中Carto组36例,运用Carto系统重建右室流出道三维电解剖图后行电解剖标测靶点并予冷盐水灌注电极进行消融;另32例在X线下常规标测和消融,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靶点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总放电次数及有效放电率、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和随访复发结果。结果手术时间、即时成功率两组无差别(P0.05)。与常规组相比,Carto组靶点标测时间明显缩短(50.8±10.2minvs71.9±20.9min),X线曝光时间缩短(15.5±3.8minvs27.0±7.1min),总放电次数减少(5.8±1.2次vs9.4±1.8次),有效放电率增高(48.1%±12.2%vs31.5%±7.9%),复发率降低(2.8%vs9.4%),P均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两种标测方法消融频发RVOT-PVCs均有效,安全。但Carto系统对复杂的多源多形早搏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左室特发性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ILF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中心2000年6月至2019年4月射频导管消融治疗30例儿童ILFVT,年龄1~14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ILFVT诊断后经X线二维或CARTO三维系统引导标测消融,消融靶点为心动过速时左室间隔部标测最早激动处或窦性心律时左室间隔部最早Purkinje电位或舒张期电位处。结果 29例诊断为左后分支ILFVT,1例诊断为左前分支ILFVT。经X线引导ILFVT标测消融13例,应用CARTO三维系统引导标测消融17例。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消融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明显短于X线二维指导下消融,分别为[(30±10)min vs (50±20)min,P<0.05;(5±2)min vs (15±5)min,P<0.05]。30例患者ILFVT均消融成功。随访2年,2例应用X线指引消融ILFVT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单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右心室流出道(ROVT)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可行性。方法 28例药物未能控制的ROVT PVCs患者行单导管消融术,消融导管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下进行解剖标测重建RVOT模型,经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明确消融靶点。结果 RVOT建模时间及所需X线曝光时间为(6.6±2.2)min、(0.5±0.4)min。即刻消融成功率100%,异位起搏点起源自间隔部17例(60.7%)、前壁3例、后壁3例、游离壁5例。消融靶点较体表QRS波群起点提前(34.2±5.1)ms。手术总时间、总X线曝光时间、标测时间、消融时间分别为(56.2±13.9)min、(1.1±0.7)min、(15.5±8.2)min、(5.5±2.9)min,其中6例零X线曝光。术中、术后没有相关并发症出现,观察(19.7±8.6)d,复发1例。结论 RVOT PVCs多起源于间隔部,经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的单导管消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使用三维电解剖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行射频消融的PSVT患者共47例,分为两组,三维组使用CARTO 3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消融(n=26),常规组使用X线指导消融(n=21),比较两组X线透视时间、X线用量等的差异。结果三维组X线透视时间明显少于二维组[(81±84)s vs(1 124±405)s,P0.01],相应的X线用量也大为减少[(97±105)mGy vs(1628±555)mGy,P0.01]。三维组14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中,有9例(64%)完全无X线透视。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维电解剖指导PSVT射频消融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显著减少X线透视,部分可实现完全无X线透视完成消融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简化三维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作用。方法选取57例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随机分入二维组与三维组,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消融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维组与二维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手术总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9.31±14.39)min、(1.94±0.56)min、(2.92±1.74)min,较二维组的(69.18±17.16)min、(2.89±0.69)min、(4.20±2.10)min明显缩短(P0.05);术中发生的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三维组较二维组少(2vs 11,P0.05)。结论三维标测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AVNRT时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Ensite Navx三维标测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AVNRT患者213例,将其分为三维标测组(101例)和常规治疗组(112例),三维标测组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必要时联合短暂X线透视进行射频消融;常规治疗组在传统X线透视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指标:①放置标测导管过程中X线曝光时限和射线剂量;②操作消融导管进行建模消融过程中X线曝光时限和射线剂量;③手术时间;④即刻成功率与总体成功率;⑤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气胸、心脏压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①放置标测导管过程中两组的X线曝光时间、曝光剂量分别为:三维标测组(2.3±1.3)min、(1.7±1.1)mGy,常规治疗组(2.4±1.1)min、(1.6±1.0)mGy,二者无统计学差异;②操作消融导管消融过程中,三维标测组X线曝光时间、曝光剂量为:(2.6±1.8)min、(3.5±1.8)mGy,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8.9±2.0)min、(11.8±2.6)mGy(均P<0.01);③手术时间:三维标测组、常规治疗组分别为(48±16)min,(47±13)min,无显著差异;④术中两组患者均消融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三维标测组无复发病例,常规治疗组有1例复发,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再次消融成功,两组总体成功率无显著差异;⑤并发症:射频术中两组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应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引导射频消融能够治疗AVNRT安全有效,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曝光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管调搏筛选出103例AVNRT。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常规组42例。研究组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NavX指导消融,常规组X线透视消融。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中2例经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分别更正为房性心动过速和间隔旁道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剔除出组,其余研究组及常规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减少[(46.5±11.7)min vs(63.4±14.5)min,P0.01],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192±103)s vs(413±112)s,P0.01],放电次数显著减少[(3±1)次vs(7±2)次,P0.01],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84±69)s vs(378±77)s,P0.01]。术中常规组发生1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低频率X线曝光下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AVNRT安全,在缩短X线曝光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希氏束旁道CARTO3及常规X光指导下标测及消融方法。方法纳入12例希氏束旁道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入选患者均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9例患者行常规X光透视下标测消融靶点并进行消融,3例患者应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靶点标测及射频消融。对不同标测方法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9例常规标X光测患者中成功6例(66.7%),2例未成功,1例靶点距离希氏束过近,放弃消融,术中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X线曝光时间(36.2±13.4)min;CARTO3指导3例均成功(100.0%),X线曝光时间(14.2±7.8)min。与常规X光测患者比较,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靶点消融成功率更高,X线曝光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X光相比,CARTO3指导希氏束旁旁道消融可更精确指示希氏束及消融导管空间位置,缩短X光曝光时间,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