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了解临床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药敏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93株进行比较分析,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三维法检测AmpC酶,药敏试验K-B纸片法,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93株,其中ICU分离出21株占22.58%,其他科室72株占77.42%;其对头孢唑林、阿膜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ICU和非ICU耐药率均达100.00%。结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且呈多药耐药性,因此应加强监测临床感染菌的药敏变化,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医院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防治该菌感染。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通过改良酶提取物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162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分别占62.3%、11.7%、9.9%,73.5%菌株分离自各病区重症监护病病房(ICU);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19.1%、11.7%、14.2%;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中尤为严重,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临床上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和各种伤口感染,并多发于ICU患者;AmpC酶和ESBLs在阴沟肠杆菌中广为流行,限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减少产酶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性特征。方法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和检测ESBLs。结果 86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单产ESBLs 21株、单产AmpC酶20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株即SSBL阳性株15株,检出率分别为24.4%、23.3%和17.4%;产酶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既非产Ampc酶又非产ESBLs菌株,即SSBL(-)。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产AmpC酶和ESBLs的阴沟肠杆菌呈多药耐药,对于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头孢四代抗菌药物,对于产ESBLs酶阴沟肠杆菌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64株(其中呼吸内科162株)进行了病区分布、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调查;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162株呼吸内科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76株,产AmpC酶率为46.9%;而非呼吸内科分离的202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36株,产AmpC酶率为17.8%;且呼吸内科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科科室。结论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自临床标本的阴沟肠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 结果 共收集非重复分离阴沟肠杆菌107株,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26/107,24.3%)、骨伤科(21/107,19.6%)、中心ICU(20/107,18.7%)等科室,以痰液(38/107,35.5%)和伤口分泌物(29/107,27.1%)等标本为主;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3.1%、22.4%、0.9%。共检测出单产ESBLs菌株30株(28.0%),单产AmpC酶的菌株35株(32.7%);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14株(13.1%);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不产酶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产ESBLs、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监测从我院患者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阴沟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应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从医院住院患者分离到的74株阴沟肠杆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40.5%~91.8%),且分离到ESBLs及AmpC酶分别为31株(41.89%)和10株(13.5%),两种酶同时存在者为6株(6.1%),总产酶株47株,占63.5%。而亚胺培南却对74株阴沟肠杆菌均敏感。结论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酶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情况及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98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行AmpC酶初筛,酶提取物三维试验确证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pC酶基因。以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8株阴沟肠杆菌中有36株携带AmpC酶,检出率36.73%。在36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到仅携带DHA基因株6株(16.67%);仅携带ACC基因株20株(55.56%);同时携带ACC和MIR基因株8株(22.22%);同时携带ACC、MIR和FOX基因株2株(5.56%)。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抑酶剂、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44.44%~91.67%);对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7.78%、0.00%。结论阴沟肠杆菌AmpC酶携带率高,是导致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应以药敏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阴沟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AmpC酶、产ESBLs的情况及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112株,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对AmpC酶进行检测,采用表型确证试验对产ESBLs进行检测,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12株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痰液,占60.7%,其次为分泌物及尿液,分别占16.1%、13.4%;从112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碳青霉烯酶阳性2株,阳性率1.8%,AmpC酶阳性60株,阳性率53.6%,产ESBLs菌46株,阳性率41.1%,其中有28株仅携带ESBLs,42株仅携带AmpC酶,18株同时携带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应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的控制和检测;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AmpC酶携带率高;临床治疗应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产酶株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本院阴沟肠杆菌临床抗生素耐药率,了解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分子流行病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本院分离的189株阴沟肠杆菌细菌耐药,选取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行经典Hodge法鉴定产Ampc酶菌株,PCR扩增阳性菌株Ampc酶基因。结果 189株阴沟肠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药敏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普遍高敏,对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7.46%;Hodge法确证实验表明33株可产AmpC酶,PCR扩增出DHA基因型17株,ACT-1型13株,ADC型3例,ACC型和MOX型未检出。结论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现象较为严重,本院大多为DHA和ACT-1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分离情况、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医院感染81株鲍阴沟肠杆菌分布科室和感染部位分析,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医院感染81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38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46.91%;而非院内感染101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18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17.82%。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在临床科室的检出主要以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为主,而感染部位则是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两者共占90%以上。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院内感染。结论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分离率高,耐药率也较高,应针对它的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