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孕妇分娩方式与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方式等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出生24h内外周血乙肝病毒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母亲和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含量.结果新生儿HBsAg阳性者101例,HBVDNA阳性者30例,二者任一项阳性者113例,宫内感染率为9.5%(113/1 191);孕妇分娩时选择阴道产582例,剖宫产609例,2组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8.563,P=0.001);孕妇血清HBeAg和HBV DNA均阴性、HBeAg阳性而HBV DNA阴性、HBeAg和HBV DNA均阳性时,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82、4.919、5.364,均P<0.05);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含量≤103和105 ~ 107 copies/mL时的分娩方式与宫内感染均有关(x2值分别为10.777、8.450,均P<0.05).结论分娩方式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有关,HBsAg阳性孕妇选择剖宫产可能有利于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和其新生儿血清及胃液,采用ELISA方法对其HBsAg进行检测。结果:53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53例新生儿共有16例胃液HBsAg阳性,18例HBeAg阳性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有7例胃液HBeAg阳性。共有3例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其中有2例胃液HBsAg阳性,1例胃液HBeAg阳性。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与HBV宫内感染有一定的联系,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为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定量检测1 025例孕妇血清中巨细胞病毒的含量,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分析新生儿的发育情况,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25例孕妇中检出巨细胞病毒感染113例,感染率为11.0%;97例孕妇具有异常妊娠史,检出活动性感染26例,感染率为26.8%,明显高于无异常妊娠史孕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细胞病毒载量检测3、4级孕妇宫内感染率为87.9%,明显高于0~2级孕妇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感染MDI、PDI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体内高载量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新生儿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临床应做好相关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HBsAg阳性孕妇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分娩前HBIG注射史、家人HBV感染史、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资料。以新生儿是否发生HBV宫内感染将37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HBV宫内感染组36例,非HBV宫内感染组343例,进而分析HBsAg阳性孕妇的一般情况、家人感染HBV史、HBV复制状态、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及HBIG注射史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HBV宫内感染组与非HBV宫内感染组的HBsAg阳性孕妇年龄、HBV复制状态、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HBsAg阳性孕妇文化程度、家人HBV感染史和HBIG注射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sAg阳性孕妇的年龄(OR=0.398,95%CI0.159~0.996)与HBeAg和HBV DNA双阳性(OR=2.539,95%CI 1.233~5.227)被引入回归方程。同时分析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含量分级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结果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3,P=0.004),且进行趋势卡方分析后,显示HBV DNA拷贝数在>106时,HBV宫内感染率明显上升。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年龄(>30岁)是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而血清HBeAg和HBV DNA均为阳性和HBVDNA拷贝数>106时,其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HBV宫内感染及其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血清学(ELISA、RIA)、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核酸分子杂交方法研究35例HBsAg阳性孕妇引产胎儿,并以10例HBsAg阴性孕妇引产胎儿为对照。结果从胎心血中检测到HBsAg和抗-HBcIgM,从胎肝组织査出HBcAg和HBVDNA证实胎儿在宫内感染了HBV。血清学、免疫组化和分子杂交检测,HBV宫内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0.0%(7/35)、5.9%(1/17)和44.4%(12/27),表明HBV宫内感染是HBV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及时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常见的易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的TORCH组病毒分别叙述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促使儿科临床医生了解这类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孕妇HBV-DNA载量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实行HBIG被动免疫阻断后血中HBV-DNA水平与母婴宫内感染HBV的关系,探讨孕妇HBV-DNA载量与宫内感染HBV的相关性。方法:对在产前建卡检查的孕妇中筛查出HBsAg阳性孕妇124例,按自愿的原则,根据是否进行产前HBIG阻断而分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在孕28周时和分娩时血清中HBV-DNA水平及其婴儿脐带血中HBV-DNA水平。结果:随着孕妇血中HBV-DNA水平的增高,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率有增高的趋势,产前HBIG被动免疫阻断组与对照组的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1)。结论:孕妇血中HBV-DNA水平与是否发生母婴宫内感染HBV密切相关,孕期产前定期注射HBIG可以有效的降低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为临床提供判断宫内HBV感染的实验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88例孕妇及其新生儿的血清HBsAg、HBeAg。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HBV-DNA,检测新生儿血清HBV-DNA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结果:①以新生儿HBsAg阳性作为判断指标、8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6.82%(6/88);以新生儿血清BHV-DNA阳性作为判断指标,8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3.64%(12/88);以新生儿PBMC内HBV-DNA阳性作为判断指标,8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7.05%(15/88)。②孕妇HBsAg阳性,同时伴有HBeAg和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只有HBsAg阳性而HBeAg和HBV-DNA阴性的孕妇。结论:新生儿HBsAg检测,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但作为判断宫内感染的指标,有漏检和低估的可能。必须结合血清和PBMC内的HBV-DNA检测才能正确判断。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的孕妇更有宫内传播HBV给胎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胡洪波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88-2389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血清学感染模式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sAg、HBeAg、HBeAb、HBcAb任一项阳性者,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脐血HBV-DNA。根据HBV-M不同模式将结果分为HBeAg(+)组、HBsAg(+)HBeAg(-)组、HBsAg(-)HBeAg(-)三组,比较各组脐血HBV-DNA阳性检出率及HBV-DNA定量结果。结果 722例受检孕妇中,93例脐血HBV-DNA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9%,HBeAg(+)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二组(P〈0.001);三组脐血HBV-DNA对数均值分别为(4.85±1.29)、(4.35±0.98)和(3.75±0.40),HBeAg(+)组脐血DNA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二组(P〈0.001)。结论孕妇血清HBeAg(+)者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较高,孕妇血清HBsAg(-)HBeAg(-)者新生儿亦存在宫内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V母婴垂直传播特点.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单胎妊娠、HBV感染的562例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HBV宫内感染及产后婴幼儿HBV感染情况.结果 母亲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HBcAb阳性348例,宫内感染35例,宫内感染率10.06%;母亲乙肝标志物HBsAg、HBeAb、HBcAb阳性共214例,宫内感染5例,宫内感染率2.34%.对所有宫内感染病例40例随访,37例转阴,余未感染病例150例随访未发现HBV感染.孕妇乙肝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1.95,P=0.001<0.05);孕妇HBeAg阳性前S1抗原阳性和前S1抗原阴性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3.74,P<0.05);孕妇HBV-DNA病毒复制量大于106与小于106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χ2=4.29,P<0.05).结论 孕妇HBV病毒复制量高是导致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产后及时主被动免疫联合免疫治疗是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程度和宫内感染的关系,评价E抗原定量检测在研究宫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CL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69例携带HBV的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E抗原定量检测,同时用ELISA方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及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所有新生儿随访一年。结果:在69例被检者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32例,E抗原均>1U/ml,HBVDNA均为105拷贝/ml或以上,宫内感染率62·50%。而HBsAg阳性和HBeAb或HBcAb阳性的孕妇,E抗原均<1U/ml,HBVDNA有2例<103拷贝/ml,21例为104拷贝/ml,14例为105拷贝/ml或以上,宫内感染率为13·51%(χ2=85·93,P<0·001)。孕妇E抗原>1U/ml,HBsAg、HBeAg双阳性和或HBVDNA高含量是宫内感染HBV的高危因素。结论:测定E抗原含量用以诊断及评价宫内感染具有灵敏、可靠、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产妇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CD-1)基因多态性与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乙型肝炎孕产妇120例,根据孕产妇新生儿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7例和非感染组83例,通过医院患者管理信息系统调取产妇及新生儿临床信息。新生儿出生后抽取其外周静脉血对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DNA进行检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PDCD-1基因rs2227981、rs2227982位点基因分型。感染组孕妇根据PDCD-1基因rs2227981不同基因型分为TT组和CT/CC组。结果感染组PDCD-1基因rs2227981位点T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222798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孕产妇rs2227981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羊膜腔穿刺术对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的影响,为产前诊断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的504例HBV携带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126例行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其余未行羊膜腔穿刺术的378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HBeAg携带状态、HBV DNA载量、穿刺术中出血状况、操作者资质和经验下观察组与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504例HBV携带孕妇中胎儿宫内感染的总发生率为4.17%(21/504),其中,观察组感染率为7.14%(9/126),对照组感染率为3.17%(12/378);在HBeAg(+)与HBV DNA>1.0×107 cps/ml 2种情况下,观察组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70.00%(7/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HBeAg(-)与HBV DNA为l.0×103~1.0×107 cps/ml情况下,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穿刺出血情况、操作者资质和经验、分娩方式等对羊膜腔穿刺术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HBV DNA载量>1.0×107 cps/ml、羊膜腔穿刺术是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HBeAg(+)、HBV DNA载量>1.0×107 cps/ml、羊膜腔穿刺术是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当HBV携带孕妇的HBeAg(+)、HBV DNA>1.0×107 cps/ml时,羊膜腔穿刺术可能增加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HBV携带孕妇需要在产前诊断前对HBeAg状况和HBV DNA载量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行羊膜腔穿刺术。  相似文献   

14.
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病毒含量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HBV含量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孕妇及新生儿外周血HBsAg、HBeAg;FQ-PCR对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166例新生儿中有28例发生HBV宫内感染(16.87%);在HBV宫内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孕妇HBVDNA暴露、各级病毒载量与HBV宫内感染趋势χ2检验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HBVDNA?156copies/ml为HBV宫内感染最佳临界预测值,它的敏感度为81.80%,特异度为72.10%,阳性预测值为37.10%,阴性预测值为95.19%。结论孕妇外周血HBVDNA阳性不仅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孕妇血中乙肝病毒含量的增高,其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孕妇血HBVDNA156copies/ml为HBV宫内感染最佳临界预测值,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对于预测新生儿HBV宫内感染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太原市乙肝病毒不同感染状态的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的参考指标,分析依据参考指标下注射HBIG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太原市传染病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分娩前HBIG的注射史、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新生儿24 h内的乙肝标志物的资料。分别以HBeAg、HBVDNA两种病毒复制指标为分组指标将278例HBsAg阳性孕妇分组,分析组间HBIG注射的差异,进而分别以HBeAg、HBV DNA为分层因素分析孕晚期注射不同剂量HBIG和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HBsAg阳性孕妇母亲HBV DNA组与HBV DNA阴性组注射HBI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639,P=0.000),而孕妇母亲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注射HBI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27,P=0.099);两个参考指标组内注射HBIG与新生儿宫内感染均无关联。结论: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以孕妇HBV DNA阳性作为是否注射HBIG的参考指标,孕晚期注射HBIG不能阻断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状态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对产前孕妇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免疫学标志联合测定和HBVDNA载量检测 ;新生儿分娩后取脐动脉血检测HBVDNA载量。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研究孕妇感染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和HBVDNA阳性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 6 .0 3% ,90 .4 8% ;HBeAg和HBVDNA阴性孕妇为 3.97% ,32 .5 4 % ;两组孕妇宫内感染率和HBV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孕妇血清中不同载量HBVDNA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为 0 .96 73,成正相关。结论 以HBVDNA的载量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分析孕妇HBV感染状态与宫内垂直传播的关系较免疫学指标HBeAg更加直接可靠 ;孕妇血清HBVDNA载量多是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HBeAg阴性的HBV感染产妇与母婴传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eAg检测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及其存在的前C区1896位终止变异株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产妇血中HBV-DNA载量,对HBV-DNA阳性者及其感染的婴儿,利用错配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测定HBV前C区1896位终止变异.结果 HBeAg阴性产妇HBV的母婴传播率为5.75%,而且母婴传播概率与产妇血中HBV载量密切相关,高载量组(≥106拷贝/ml)的传播率为34.7%,明显高于低载量组(104~106拷贝/ml)的17.1%和低于检测值组的0.46%(P<0.01),进一步对存在HBV前C区终止变异的产妇及其所感染的新生儿的HBV基因分析,发现5例野生株占优势的HBV感染产妇,所感染的婴儿均为野生株,4例变异株占优势的产妇,其感染的婴儿2例为变异株感染,2例为野生株感染.结论 HBeAg阴性的HBV感染产妇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性与其体内的HBV-DNA载量密切相关,对于存在前C区终止变异的HBV感染产妇,在母婴传播过程中,野生株比变异株更容易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