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并评价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1 900例(2 458眼)作为对照组,选择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所患基础疾病等因素,统计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另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 051例(1 518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眼内炎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对照组共有22例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感染率为1.16%,研究组术后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1h以及术中玻璃体溢出是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年龄≥70岁、手术时间>1h以及术中出现玻璃体溢出为眼内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有明显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8月-2015年7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12 000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 00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术后共发生感染性眼内炎30例,发生率为0.25%;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占90.48%,以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株占9.52%;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高龄、手术时间长、手术中玻璃体溢出、合并糖尿病及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手术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对其有较高敏感性,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杨海霞 《中国校医》2016,30(7):556-55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预防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前房角粘连关闭均>180°)患者78例80眼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9例40眼。2组均常规性小梁切除合并虹膜嵌置术及玻璃体抽吸术治疗,参照组常规行围术期护理,试验组按品管圈管理原则组建小组,全体组员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将小组分析成果应用于试验组患者。比较2组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视力变化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2.56%(1/4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0%(8/40)(P<0.05)。试验组护理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参照组,且其非常满意的患者比例及总体满意度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可有效预防其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改善患者视力及其满意度,是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染性眼内炎的有效预防性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针对引起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健全严格的器械清洗、消毒制度,严格管理无菌植入物使用,强化手术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强化眼科医师、护士管理制度.结果 通过完善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白内障手术的安全,降低了眼内手术感染率;白内障手术2465例,发生化脓性眼内炎1例,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4%.结论 白内障围手术期规范细致的管理和操作,是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患者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3473例患者,分析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473例患者中,术后5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0.14%;5例标本均培养出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株,革兰阴性杆菌1株;60岁1321例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5例,发生率为0.38%,≤60岁2152例患者术后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慢性基础性疾病1163例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5例,发生率为0.43%,无慢性基础性疾病2310例患者术后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有4例患者感染控制良好,视力部分恢复,1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但眼球有萎缩。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与患者年龄及全身基础性疾病有一定关系,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围手术期无菌操作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64 469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023%;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3.2mm、手术时间>30min、前房无注入抗菌药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或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等复杂的白内障手术、曾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是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避免植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束时前房注入抗菌药物等相应措施,以降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64 469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023%;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3.2mm、手术时间>30min、前房无注入抗菌药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或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等复杂的白内障手术、曾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是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避免植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束时前房注入抗菌药物等相应措施,以降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效果观察及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0例,采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术后1d、7d、1个月及3个月角膜散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术后7d,且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0例、感染率为1.43%;平均住院时间(3.78±0.84)d;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玻璃体溢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玻璃体溢出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效果明显,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感染率为1.43%,年龄、住院时间、玻璃体溢出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于2012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眼科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为感染组,同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方式和时间等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病原学特点,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分别占35.00%、23.33%、1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溢出是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受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降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我们对13例感染性眼内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