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价值。方法 130例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3年~1998年,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14例,1例严重肾积水行肾切除,13例行Anderson-Hynes成形术(下称A-H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4~52岁,平均23岁,左肾9例,右肾4例,双肾1例,病程1月~4年,平均8.4月,临床症状依次为:腰痛、包块、血尿等,术前B超检查证实为梗阻性肾积水,IVU(Intravenous wrography静脉尿路造影术)检查  相似文献   

3.
刘星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67-6167
目的:对运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和传统的开放性的肾盂成形术来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后的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解和探讨,对两种手术方法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的6月份到2011年2月份收治的120名UPJO进行肾盂成形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将他们分成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放组,每组分别有65名和55名患者。将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所取得的疗效确切,手术之后住院的天数、止痛药的应用次数、手术之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手术之后的禁食时间、下床的活动时间都比开放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但是进行后腔镜的手术组存在着明显且特殊的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的肾盂成形术具有恢复快、痛苦少、创伤小的特点,可以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必须要为进行这种手术方式的患者进行特殊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10例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成功的9例患者手术时间150~270(170.50±41.26) min.术中出血量80~ 170(95.50±27.36) ml,术后住院时间5~11(6.50±1.39)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术后随访6~ 15个月,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预期效果,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积累一定的后腹腔镜手术经验后可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5.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加强组织管理与培训,重视医护人员手与患者术前皮肤消毒,正确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清洗消毒手术器械,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 调查74所医院,由于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及消毒方法不当致不需备皮而备皮的医院占16%;未做到术前抗菌沐浴的医院占20%;备皮时间选择不当的医院占64%.结论 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治性鹿角形肾结石采用微创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经影像学诊断得到证实,病例截取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微创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患者维持12周的随访,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结石清除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急性肾损伤、出血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63%,对照组为32.5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后的康复时间,并且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是治疗鹿角形结石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与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疗效。方法 33例UPJO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输尿管镜组(20例)和后腹腔镜组(13例),比较各项数据。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手术,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39.3±7.4)min、术中出血(9.1±6.3)ml、术后住院时间(3.8±1.3)d、平均住院费用(8 937)元;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10.7±30.7)min、术中出血(55.1±17.9)ml、术后住院时间(7.3±2.1)d、平均住院费用(25 477)元,两组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治疗UPJO具有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花费更低的优势。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更适合UPJO狭窄段较长、重度肾积水、复杂病例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6例(98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检查、治疗结果,96例患者分别通过B超、尿路造影、CT、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明确诊断。共行手术98例次,其中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76例次,单纯纤维索带松解术3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术3例,异位血管悬吊术1例,肾盂Y-V成形术8例,腹腔镜离段式肾盂成形术2例,肾切除术5例。结果本组除5例肾切除者外,余91例(93侧)均于术后3~24个月复查,5例发生再狭窄,再次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而治愈,总治愈率94.8%。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手术治疗的6 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和本研究的6 212例患者,将6月份之前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3 0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月份之后联合实施感染预防束及预防性护理的3 19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一般治疗情况。结果①对照组3 022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3.08%,实验组3 19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1.6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患者中表浅缺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53%,实验组为0.4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5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1.19%(P0.05);③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实施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炎性因子及复苏期寒战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术中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低体温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医院行腹部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与常规保温,研究组患者术中给予复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术中30min、术中60min、术中120min、术中180min、术后30min时患者直肠温度,术前、术后24h、48h时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变化情况,复苏期寒战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点体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不同时点PCT、CRP、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术后24h和48h炎症因子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复苏期寒战发生率15.00%高于研究组的发生率3.33%(P<0.0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手术患者术中给与复合保温措施进行保温,有利于维持术中正常体温保持稳定,降低术后复苏期寒战发生率,减轻围术期炎性反应,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磊  刘修恒  邱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89-1792
目的比较4种微创方式处理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1年1月403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进行分组,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及各组间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403例患者中,ESWL治疗78例,URL 136例,MPCNL 103例,RLU 86例;一次治疗成功率ESWL组为41.0%,URL组为71.3%,MPCNL组为87.4%,RLU组为97.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ESWL组为69.2%,URL组为85.3%,MPCNL组为96.1%,RLU组为100.0%;住院时间ESWL组为(4.5±1.9)d,URL组为(6.5±2.1)d,MPCNL组为(9.6±1.9)d,RLU组为(9.1±2.2)d;治疗费用ESWL组为(3 947±721)元,URL组为(7 682±937)元,MPCNL组为(12 613±1 342)元,RLU组为(13 284±1 830)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ESWL组为零,URL组为1.5%,MPCNL组为1.0%,RLU组为零。结论 4种方法均可用于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和URL治疗时间短,损伤小,MPCNL和RLU治疗时间长,结石清除率及治疗费用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实际要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控制和预防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发生感染。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进行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8例,用BACTECTM9000全自动培养系统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利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生感染76例,感染率为8.66%;其中微创部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分别占38.16%、23.68%、15.79%、10.53%;共培养出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38.56%,革兰阴性菌51株占61.44%;革兰阳性菌对乙酰唑胺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均<6.00%,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感染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916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并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16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2例,感染率8.95%,均为泌尿系感染;8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9株占75.95%,革兰阳性菌59株占22.52%,真菌7株占2.67%,其他病原菌4株占1.53%;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耐药性较低,均<10.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均>50.0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利奈唑胺耐药性较低,均为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较高,均>85.0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医院感染率仍较高,其病原菌构成与普通尿路感染无明显差异,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病原菌分布及患者的药物使用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做到有效预防控制术后医院感染,保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并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2011年在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30例经皮肾镜碎石患者进行全程的优质护理,对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节进行护理干预,并与2010年的30例相同手术后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拔管出院,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100.0%.结论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和管道护理,全面的出院指导是预防患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预防性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将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8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方法以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对照组感染率为5.0%,住院时间观察组(19.64±1.33)d,对照组为(24.81±2.7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23±0.74)、(14.23±1.56)及(15.36±3.1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5±0.94)、(12.66±1.25)及(13.62±4.1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增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知识,减少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50例大量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传统内科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呈好转趋势,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在治疗大量脑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内科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控专职小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为感控专职小组实施阶段,医院妇产科共收治4568例手术患者为干预组,2013年1月-2014年6月为感控专职小组未实施阶段,医院妇产科共收治3982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分别取样进行菌株鉴定,感控专职小组实施前后,对比分析消毒隔离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结果干预组4568例手术患者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6例,感染率为1.01%,对照组3982例手术患者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54例,感染率为3.87%,干预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患者共检出1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64.77%,革兰阳性菌36株占20.45%,真菌26株占14.77%,干预组感染患者共检出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7.74%,革兰阳性菌12株占19.35%,真菌8株占12.90%;干预组医务人员管理、工作环境管理、医疗器械及用品管理和消毒隔离总质量月平均问题数显著降低,月平均分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知识知晓、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环境卫生抽查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无菌操作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控专职小组有助于提高消毒隔离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从而降低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行年度性调查,以指导临床预防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61例脑出血行微创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临床表现等流行病学信息,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34.4%;死亡8例,病死率13.1%,肺部感染死亡相对危险度OR=2.643,发病时间多在术后1周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入院Glasgow评分≤5分、长期留置胃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年龄≥60岁、多种抗菌药物联用;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9.4%,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则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耐药性较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极易出现肺部感染,进而增加其病死率,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85例上尿路结石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瘘,二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治疗后的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85例患者中经皮肾镜取石术98次,通道以单通道为主,占67.06%,一期清除率78.82%,结石总清除率为96.47%,平均手术时间(108.53±12.53)min,平均住院天数(14.66±7.83)d;并发症以发热、肾通道疼痛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8.82%和10.59%,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而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和降低白细胞水平(P<0.05),对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等则无明显影响性。结论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1 to determine the rate of bacteri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of the allograft, namely deceased or living related donors. One hundred and sixty-three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were review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110 (67.5%) kidneys were from deceased donors and 53 (32.5%) kidneys were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The median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was 12 days for transplants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and 26 days for transplants from deceased donors (P<0.0001). Twenty-one (39.6%) recipients of kidneys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and 68 (61.8%) recipients of kidneys from deceased donors had bacterial nosocomial infectious episodes (P=0.019). The post-transplant nosocomial infections diagnos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clud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s) (44.8%),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s) (11%), pneumonia (6.1%),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4.2%) and others (1.8%). Risk factors for UTI included: recipient of kidney from a deceased donor, substitution of the initial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duration of urinary bladder catheteriz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before the infection. Six 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s with multiple resistances to antibiotics were identified in UTIs, and hospital dissemination was documented using molecular typing. UTI wa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hospital infection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ecipients of kidneys from deceased donors (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