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ICU患者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集束化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医院ICU治疗的患者14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3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和药敏情况,对照组患者的ICU病房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相关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1460例在医院ICU治疗的患者共发生感染221例,感染率为15.14%,其中干预组57例少于对照组164例(P0.05);发生例次感染246例,例次感染率为16.85%,其中干预组感染89例次少于对照组157例次(P0.05);多药耐药菌感染67例,多药耐药感染率4.5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246例次ICU患者的标本中共检测出病原菌4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9株占74.10%,革兰阳性菌108株占21.69%,真菌21株占4.22%;革兰阴性菌对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及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也高达100.0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等较敏感;干预组住院天数为(32.34±5.70)d少于对照组(57.82±9.80)d(P0.05);干预组患者在治疗的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情况,临床须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采取合理的有效的集束化干预措施和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避免其在医院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5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84例,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和对照组(81例,常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的感染防控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94.05%)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82.72%);观察组(97.62%)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MDRO感染管理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应用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作为医院防控MDRO感染的良好机制推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6个成人ICU2014年1—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2014年1—6月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不采取特殊干预措施),2014年7—12月入院的患者作为综合干预组(采取MDRO防控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综合干预组收治的1 030例患者中,391例检出MDRO,发生MDRO医院感染105例,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为7.63‰(105/13 753);对照组收治的1 230例患者中,596例检出MDRO,发生MDRO医院感染133例,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为27.12‰(133/4 905),综合干预组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及95%CI为0.28(0.22~0.37),P0.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 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ICU2014-01/2014-12所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干预前组;2015-01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5-01/12患者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ICU患者3 080例,其中干预前监测患者1 518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15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率为9.95%;其中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发病率为3.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发病率为1.84%,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包菌(MDR/PDRPA)感染发病率为1.32%;干预后监测患者1 562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9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率为6.27%;其中CRAB感染发病率为2.05%。,MRSA感染发病率为0.96%,MDR/PDRPA感染发病率为0.58%,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总发病率、CRAB、MRSA、MDR/PDRPA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8、8.52、4.37、4.54,P均0.05);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111.62,P均0.05)。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总发病率及CRAB、MRSA、MDR/PDRPA感染发病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提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  相似文献   

5.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某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该综合ICU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共调查1 184例患者,发生MDRO医院感染77例次,社区感染109例次;检出MDRO 186株,检出率为15.71%,菌种以鲍曼不动杆菌(43.5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9.57%)、铜绿假单胞菌(23.66%)为主。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率(79.22%,61/77)最高。经干预后,综合ICU医院感染MDRO的发生率由6.92%(38/549)降至4.25%(27/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MDRO是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减少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多中心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地区3所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5种MDRO及对应敏感菌导致的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出现5种MDRO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为实验组(436例),出现对应5种敏感菌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425例),调查分析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耐药菌与敏感菌混合感染的有213例(48.85%),对照组201例(47.29%);发生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史、使用抗菌药物等等。结论:增加患者出现MDRO医院感染肺炎风险因素主要是入住ICU、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及采用抗菌药物等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4月—2013年3月(干预前)与2013年4月—2014年3月(干预后)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MDRO的检出及感染情况,自2013年4月开始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MDRO检出及医院感染等情况。结果干预前检出MDRO798株,干预后检出MDRO833株,干预后MDRO检出率(25.71%)低于干预前(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后,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由干预前的0.94%下降至0.6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36.44%提高至53.51%;接触隔离执行率由干预前的65.29%提高至90.88%;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4.93%提高至72.5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41.36%提高至5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的实践,能有效落实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效减少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循证策略叠加预见性管理在防控ICU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宁波市第二医院ICU收治的6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1年5收治的1 576例患者为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MDRO感染防控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策略叠加预见性管理;EBSCPM包括ICU病房分区、环境MDRO监测、使用2%洗必泰湿巾清洁皮肤、使用过氧化氢喷雾剂消毒病房、手部卫生严格检查、MDRO监测“临界”标记以及电子显示感染控制信息;比较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医院感染率、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及环境MDRO检出率。结果 干预组MDRO感染率、医院感染率和环境MDRO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接触隔离措施落实率、实施接触隔离时间、手卫生依从性和准确性均提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循证策略叠加预见性管理与ICU患者较低的医院感染和MDRO感染率相关(医院感染:OR=0.44,95%CI:0.35~0.55,P<0.001;MDRO感染:OR=0.35,95%CI:0.27~0.44,P<0.0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室(ICU)改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原医院感染管理及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对某院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干预,收集干预前、中、后3个不同阶段物体表面采样数据,以及患者医院感染和MDRO检出情况等资料。结果干预前、中、后总体采样合格率分别为58.24%、76.74%、88.71%,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P=0.009);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72%、2.42%、1.78%,呈降低趋势(χ2=6.03,P=0.039),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4.36%、2.75%、2.37%,呈降低趋势(χ2=7.24,P=0.046);MDRO检出率分别为34.03%、27.45%、14.05%,呈降低趋势(χ2=33.84,P=0.007),患者医院内检出MDRO比例及MDRO医院感染患者比例均呈降低趋势(χ2值分别为6.14和6.02,均P0.05)。结论采用PDCA法可有效改善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减少医院MDRO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为后期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MDRO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1月-2015年5月数据为干预前组,共调查患者102 692例;2015年6月-2016年9月为干预后组,共调查患者97 577例,比较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9月年共监测住院患者200 269例,共检出MDRO 1 552株,其中院内感染MDRO 449株,MDRO感染率为0.22%;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MDRO致病菌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45.66%)、金黄色葡萄球菌(17.82%)、铜绿假单胞菌(17.37%)、肺炎克雷伯菌(14.25%)和大肠埃希菌(2.45%);科室分布以ICU为主(46.32%),其次为外科、内科、新生儿与妇产科;季节分布呈现一、三季度高于二、四季度现象;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MDRO感染株数由267株下降至182株,感染发生率由基线期0.26%下降至干预期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风险,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为后期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MDRO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1月-2015年5月数据为干预前组,共调查患者102 692例;2015年6月-2016年9月为干预后组,共调查患者97 577例,比较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9月年共监测住院患者200 269例,共检出MDRO 1 552株,其中院内感染MDRO 449株,MDRO感染率为0.22%;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MDRO致病菌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45.66%)、金黄色葡萄球菌(17.82%)、铜绿假单胞菌(17.37%)、肺炎克雷伯菌(14.25%)和大肠埃希菌(2.45%);科室分布以ICU为主(46.32%),其次为外科、内科、新生儿与妇产科;季节分布呈现一、三季度高于二、四季度现象;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MDRO感染株数由267株下降至182株,感染发生率由基线期0.26%下降至干预期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风险,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某院2011年3-12月入住神经科ICU>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32例,发生MDRO医院感染72例,发病率为7.73%;居前5位的MDRO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血液系统。干预前MDRO检出率为11.70%(55株),干预后为3.68%(17株), 干预前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5, P<0.001)。结论神经科ICU住院患者易感染MDRO,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医院MDRO感染。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开展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2 38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17.91%(11 176例),606例次患者检出MDRO,其中MDRO医院感染292例次(0.47%),社区感染/定植314例次。MDRO医院感染例次率由干预前的0.65%(75/11 603),降至干预后的0.26%(36/13 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5)。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MDRO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进行监测,观察实施强化感控干预后医院MDRO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对该院2017—2018年收治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2018年在全院范围内加强对MDRO感控的教育培训、考核督导、多部门协作、落实问题整改等。对比不同年份MDRO医院感染率,评估感控干预效果。结果 2017、2018年该院分别检出MDRO感染154和151例次,其中院内感染分别占43.51%和25.83%;2017年MDRO院内感染率(0.38%)高于2018年(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感染多见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其次是皮肤软组织。强化干预后抗生素使用率下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上升,各项防控措施执行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MDRO进行感控干预,有助于提高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执行的依从率,降低抗菌药使用率及MDRO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3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前)选2013年9月—2016年9月,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后)选2016年10月—2019年9月,各100例,观察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重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分析不同感染特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0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例作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医疗费用,调查感染组患者真菌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生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多,占70.97%;真菌感染占29.03%,11.29%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占45.16%;病死率为11.29%。感染组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诊断费用和药费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药费均高于同组未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P0.05);感染真菌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药费均高于同组未感染真菌患者(P0.05)。结论 ICU内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和真菌感染者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药费方面的医疗支出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某三甲医院综合ICU收治的10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含2%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湿巾进行擦浴,对照组采用清水擦浴。比较两组患者擦拭后的抑菌率及医院感染、MDRO感染发病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2 h内的抑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擦浴后4、8、24 h的抑菌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发病率试验组为44.44%(24/54),对照组为66.67%(3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发病率试验组为20.37%(11/54),对照组为40.74%(2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87.50%、72.22%;其中试验组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8例(33.33%),对照组11例(30.55%)。试验组共检出11株MDRO,对照组检出22株,均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为主。两组患者在擦浴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可以有效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及MDRO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对于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重症监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干预组则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为5.0%,对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为16.2%,干预组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措施,能够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情况及其造成的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2017年某院综合ICU住院患者中发生MDRO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MDRO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与耐药菌种类,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比较MDRO医院感染与非感染患者住院日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2016—2017年综合ICU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为7.5%,2017年低于2016年(4.5%vs 10.7%)。MDRO医院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非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50.0%、16.9%及10.8%。主要MDRO是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分别占42.9%、24.8%和24.0%。MDRO感染者较非感染者住院日数延长26.0d,住院总费用增加116 147.0元(均P0.001)。CRPA感染患者的住院日数最长、住院费用最高。结论综合ICU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可增加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MDRO感染防控措施,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患者表现出的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特点以及给予集束化干预措施后获得的防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ICU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措施期间,对照组(25例):选择基础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25例):选择基础护理+集束化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临床对患者表现出的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两组ICU患者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率(48.00%)对比,观察组(4.00%)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ICU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对医院ICU患者,较易呈现出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现象,通过给予集束化干预,对于感染率的降低以及住院时间的缩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ICU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