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暴露风险矩阵法分析三起家庭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为预防控制SFTS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临海市报告的7例确诊SFTS病例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临床病案资料,采用暴露风险矩阵法分析病例发病前2周的环境暴露风险、活动时间和防护情况等,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结果第一起疫情涉及3例病例,为姐妹;其中2例曾一起上山采茶,被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分别为60%和75%;另一例去探病后(与病例无身体接触)在其生活地被若蜱叮咬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为74%。第二起疫情涉及2例病例,为母子;在现居地被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分别为100%和80%。第三起疫情涉及2例病例,为夫妻;妻子在山上摘杨梅时被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为60%;在现居地被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性为40%;丈夫在照料妻子时通过接触其体液或血液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为44%,在山上摘杨梅被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性为33%。结论 2014—2016年临海市报告的三起家庭聚集性SFTS疫情共7例病例,有6例因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性超过50%,另1例虽然密切接触病例体液或血液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能排除蜱虫叮咬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血清检测病毒核酸,做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年5月罗山县发生的1起SFTS聚集性病例疫情中,4人发病,其中2例为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3例续发病例排除蜱叮咬感染发病,接触首发病例郭某某及其死亡后尸体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后感染发病的可能性大。结论这起SFTS家庭聚集性病例疫情,续发病例均有护理首发病例和处置首发病例死亡后尸体的密切接触史。医疗机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医护和陪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病人或病人死亡后尸体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对切断该病的传播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安徽省滁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性别、年龄、住址匹配的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安徽省滁州市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和选取的对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配对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发病前1月与病例接触、接触身上有蜱虫的狗、被蜱虫叮咬、生活区周围有蜱虫和工作间歇坐卧草地(均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1月与病例接触(OR=5.44,95%CI:1.56~19.04,P=0.004)、接触身上有蜱虫的狗(OR=12.81,95%CI:3.20~51.25,P<0.001)和被蜱虫叮咬(OR=47.25,95%CI:6.94~321.53,P<0.001)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与病例接触史、接触身上有蜱虫的狗和被蜱虫叮咬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需加强对高发人群健康宣教和个人防护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发病诊疗情况及感染途径,为制定其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发病前有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体液接触史,疫点未发现蜱虫,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该患者为广东省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为湖北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SFT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6年5月,苏州市吴中区发生SFTS确诊病例2例,男、女各1例,为兄妹关系,均在医院照顾过患该病的母亲(死后被推断为SFTS),因接触其血性分泌物而感染。结论这是一起SFTS家庭聚集性疫情。医疗机构应加强SFTS监测,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开展院内感染控制,避免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感染来源,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例患者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史,并对其居家周围的宿主动物(鼠、羊、犬)和蜱进行监测,对采集到的鼠形动物肝、脾标本和蜱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特异核酸,对采集到的鼠形动物血清和羊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SFTSV抗体。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病例乙可以确诊为SFTS新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例无蜱接触史,很可能是在护理期间接触病例甲的分泌物被感染;患者同村居民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村存在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而且该村家畜和野生动物(鼠)携带蜱,提示该村可能存在SFTSV的疫源地。结论 SFTS可以经接触传播,密切接触者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丽水市一例新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为SFTSV感染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病毒实验室检测,对患者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生物监测,对当地接触者进行血清学筛查,分析致病原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腹泻、意识障碍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血常规显示外周血小板减少(最低5×109/L),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最高75 mg/L),红细胞降低(最低1.07×1012/L),白细胞降低(最低1.80×109/L);血液样本检测SFTSV核酸阳性;经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野外作业史和蜱虫叮咬史,但活动地区的蜱检测SFTSV核酸阴性。采集患者家属及周边居民的血液标本32份,检测SFTSV抗体,发现血清学阳性1例,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该患者确诊为丽水市首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染来源高度怀疑为当地蜱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2014年5月浙江省西北山区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传播方式和危险因素。方法 制订病例定义并开展病例主动搜索, 现场调查采用统一调查表, 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危险因素。采集首发病例污染的血迹涂抹标本和续发病例血液标本, 采用RT-PCR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 同时开展人群和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媒介监测。结果 该起疫情共发生13(男性6, 女性7)例。首发病例于4月23日急性起病, 5月1日死亡, 5月10-16日参与丧事的8名亲属、3名邻居及1名同村村民陆续发病, 发病高峰为5月13日, 潜伏期为9~15 d。该13例均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100%)、畏寒(92%)、乏力(92%)、全身酸痛(92%)、纳差(92%)、头痛(77%)、恶心(69%)等。首发病例病前在居住地采野茶持续1月余, 曾有蜱叮咬史。5月1日首例死亡后, 续发病例中9人直接接触过死者血液, 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直接接触血液是危险因素(RR=43.36, 95%CI:13.66~137.63, P=0.000)。结论 该起为家庭内人传人SFTS聚集性疫情, 直接接触血液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但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眭分泌物具有传染陛,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血小板减成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的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行病学调查、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庆云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患者于2017年7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集患者血样、蜱虫和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发病前有疑似蜱虫叮咬史。患者血样经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新型布尼亚病毒RNA检测阳性,外环境蜱虫和密切接触者标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庆云县首例病例属散发病例,接触蜱虫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调查河南省信阳市2022年连续两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 分析其发生原因、传播方式、影响因素及病毒遗传变异特征。根据病例定义展开病例搜索, 采集病例、家属、邻居血液样本和生物媒介样本, 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核酸。通过全基因组测序, 构建系统进化树, 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变异位点。两起聚集性疫情涉及首发病例2例, 续发病例10例, 均涉及家庭聚集性病例, 其中9例续发病例曾直接接触首发病例血液, 判定直接接触血液是两起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 本次聚集性疫情SFTSV基因型为A型, 与该地区既往流行株亲缘关系近, 病例的SFTSV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 共9个编码区氨基酸突变位点, 不排除其变异位点对疫情暴发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5月,在河南和湖北交界的淮阳山地区,不少农民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多脏器衰竭而致死亡。这种疾病被科学家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全国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均有病例报告。那么,小小的蜱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22年河南省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危险因素。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血液,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核酸,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该起疫情共涉及病例6例,2例死亡,病死率为33.33%。首发病例3月12日发病,3月20日死亡,3月28日至4月4日参与丧事的4名亲属和1名邻居陆续发病,潜伏期为8~14 d。首发病例死亡后,5例续发病例均直接接触过首发病例血液。暴露于血液组和非暴露于血液组的罹患率分别为83.33%(5/6)和0.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病例从发病至诊断的时间间隔为2~8 d,中位数为4.5 d。所有病例SFTS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分离到的3株病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9%~10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均属于A基因型。结论 该起SFTS聚集性疫情是由SFTSV A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句容市发生的一例罕见病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 该病例系由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密切接触者无发病.结论 句容市是新布尼亚病毒流行区域,医疗防疫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该病种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运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4例安徽省SFTS病例发病集中于5-10月,年龄中位数64岁,40岁以上占90.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2%。85.7%的病例在发病前一个月居住在丘陵或山区,户外活动包括种地(55.0%)、采茶(22.3%)和割草(18.7%);16.0%的病例报告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5.4%的病例发病前接触过类似病人;44.4%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病例首发症状与体征包括发热(98.0%)、乏力(83.9%)、畏寒(60.8%)、血小板减少(100%)和白细胞降低(100%);发病至初次就诊时间间隔平均3.1 d,发病至初次住院时间间隔平均5.8 d。结论居住于丘陵或山区的年龄40岁农民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罹患人群,需要对此类人群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54例大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提供有力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54例大连市所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大连市共发生5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人群。以家务待业及农民为主,男性30例,女性24例。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9月,主要分布于庄河、瓦房店及普兰店等地区,其中38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或接触史,1例二代病例为血液接触者。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大部分病例出现食欲减退(66.67%)、腹泻(64.81%)、乏力(53.70%)、恶心(51.85%)、呕吐(42.59%)。结论为减少该病的死亡率,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医务人员的早发现、早诊断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方法对一起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家庭聚集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索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家庭成员8人中,5例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WBC和PLT呈进行性下降,病例在发病前均无蜱叮咬史,但4例均有临床诊断病例血液接触史,经山东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4例患者的血样均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阳性。外环境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次家庭聚集性病例疑为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述皖南地区首起人传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调查处理过程。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搜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个案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起疫情2例病例,为姐妹关系,病例均具有高热、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等"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典型临床特点,实验室检验结果也证实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潜伏期9~10 d,感染途径是与指示病例尸体密切接触,与指示病例尸体密切接触者发病率为58.3%。结论这是一起因人间密切接触引起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疫情。该病病人在死亡后能将体内病原体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应加强隔离和防护。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同时医务工作者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盱眙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家周围环境调查.结果 2011年盱眙县共报告8例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02/10万.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乏力(75%)、呕吐(50%);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100%)、白细胞计数减少(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分布于丘陵地区农村,以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作业的中老年女性为主;多发生于夏季,以6月份发病数最多;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多数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结论 盱眙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发病有地域特征,呈散在发生,蜱是可能的传播媒介,接触蜱或被蜱叮咬可能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