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O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调查医院2019年1—11月实施多重耐药菌多学科协作模式前与2020年1—11月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后住院患者目标监测的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 实施MDT前2019年1—11月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07株(8.19%),实施MDT后2020年1—11月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60株(6.50%),实施MDT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DT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29.61明显低于实施前的41.84。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微生物的送检率、接触隔离的执行情况均高于实施前。结论 MDT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信息化+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多药耐药菌(MDROs)防控中的实践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内MDROs的发生和传播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2020年住院的MDROs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成立多学科协作工作组,多部门共同合作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同时定期召开会议,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拟解决和持续改进措施,并通过分析MDROs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DROs检出率、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MDROs检出率,综合评价防控效果。结果 总MDROs防控措施落实率从2018年的66.59%上升至2020年的91.62%(P<0.001);环境物表多药耐药菌总检出率从2018年的8.23%下降至2020年0.12%(P<0.001);总的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7年的0.296%下降至2020年的0.112%(P<0.001);总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从2017年的67.24%下降至2020年的25.80%(P<0.001)。结论 通过实施“信息化+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提高了医务人员M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多药耐药菌(MDROs)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三甲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三个科室的MDROs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和信息化监测手段,比较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前后的各项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47.5%上升至72.41%(P<0.05),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由55.56%上升至81.67%(P<0.05),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依从率均提高(P<0.05),多药耐药菌感染率由2.35%下降至0.88%(P<0.001),多药耐药菌总检出率由59.09%下降至25.00%(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多药耐药菌的预防控制,减少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和传播,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医院ICU收治的7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827例作为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干预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和患者病情转归。结果干预组827例患者发生感染75例,感染率为9.07%,发生例次感染9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25%。对照组758例患者发生感染96例,感染率为12.66%,发生例次感染11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5.30%。两组患者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5.689;P=0.023,0.018);干预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23%(35/827)低于对照组的8.71%(66/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5,P0.001);干预后各项防控措施:戴手套、穿隔离衣、物品专用、转科告知的依从性,医生、护士及护工的知晓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DRO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MDRO感染患者治疗的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预防和控制ICU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0年1—6月5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0年7—12月500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对两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床单规范清洁消毒、生活垃圾正确处理、手卫生规范、患者物品专用、手消毒剂合理设置、设置隔离标志、合理应用隔离衣、患者隔离、隔离医嘱开具等落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可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措施的有效落实几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率,控制医院感染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3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前)选2013年9月—2016年9月,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后)选2016年10月—2019年9月,各100例,观察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4月—2013年3月(干预前)与2013年4月—2014年3月(干预后)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MDRO的检出及感染情况,自2013年4月开始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MDRO检出及医院感染等情况。结果干预前检出MDRO798株,干预后检出MDRO833株,干预后MDRO检出率(25.71%)低于干预前(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后,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由干预前的0.94%下降至0.6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36.44%提高至53.51%;接触隔离执行率由干预前的65.29%提高至90.88%;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4.93%提高至72.5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41.36%提高至5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的实践,能有效落实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效减少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多部门联动工作模式,有效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方法成立多药耐药菌感染诊治专家组;成立多药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管理组;修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强化院科两级培训。结果提高了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提高到51.00%;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构成比降至39.54%;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降至0.56%,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构成比降至17.02%。结论多学科协作、多部门联动工作模式,可使多药耐药菌诊疗方案更加科学规范,确保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318名医生为研究对象,对医生给予MDT干预,干预前(2012年1—12月)对4 765例患者进行耐药性检测,干预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4 585例患者进行耐药性检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干预前45.3%升高至干预后83.6%(χ2=103.64,P0.05);发现MDRO后接触隔离执行率由63.0%升高至87.5%(χ2=5.24,P0.05);干预前送检率由57.4%升高至干预后61.2%(χ2=15.99,P0.05)。干预前MDRO菌株检出率4.94%,干预后检出率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2,P0.05)。由MDRO引起的院内感染,干预前占68.1%,干预后占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结论 MDT可有效提高MDRO院内防控措施依从性,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在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研究医院,该医院自2020年1月开始采用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将2020年1-12月作为研究期,将2019年1-12月作为对照期,对这两个时期内该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及MDROs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在研究期内该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分别为2.52%(1 325/52 624)和1.74%(23/1 32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分别为4.10‰(31/7 568)、2.11‰(14/6 634)、2.50‰(25/9 993)均低于对照期(P<0.05);在研究期内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77.95%(1 269/1 628)高于对照期(P<0.05),整体MDROs检出率为15.77%(206/1 306),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DROs检出率均低于对照期(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多药耐药菌(MDROs)的医院管理,减少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和传播,保证医院诊疗活动的安全。方法调查2011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发生MDROs感染资料,结合医院实际于2012年1月开始将品管圈模式运用到医院MDROs的管理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步骤进行计划、分析、实施和确认,采用调查表、统计表等引导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结果手卫生的依从性活动前调查327名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143名,依从性为43.7%,活动后调查339名,执行手卫生293名,依从性为86.4%,较活动前提升42.7%;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使医务人员对多药耐药菌的管理水平提升了,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消除了因多药耐药菌传播而导致的医疗事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s)流行分布特点与感染防控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采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5软件处理药敏数据;开展MDROs感染目标性监测,对MDROs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结果医院检出MDROs 637株,以产ESBLs-ECO为主,共344株占54.0%;分离的MDROs主要来源于痰液,共252株占39.6%;MRSA对红霉素、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均为100.0%;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95.0%,CR-鲍氏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均>90.0%。结论医院应加强多药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控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多药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创伤性诊疗方法的增多、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造成人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必须切实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临床肿瘤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检出MDROs(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多重耐药菌)开展目标性监测;探讨多部门协作防控MDROs传播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完善组织、制定制度和明确职责,对临床送检微生物培养监测到MDROs感染的患者,采取多部门协作防控MDROs感染:(1)营造感控文化氛围;(2)加强MDROs目标性监测;(3)落实隔离措施;(4)重视信息畅通与反馈.结果 2012和2013年度MDROs感染人数千床日检出率分别是0.197‰和0.198‰;期间没有发生MDROs感染传播病例和MDROs感染暴发事件.结论 医院多部门协作是防控MDROs传播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5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84例,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和对照组(81例,常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的感染防控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94.05%)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82.72%);观察组(97.62%)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MDRO感染管理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应用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作为医院防控MDRO感染的良好机制推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即定义阶段、测量阶段、分析阶段、改进阶段和控制阶段,找出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控制和改进措施。结果改进前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为5.39%,Z值1.908,对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患儿病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洗手次数、接受培训次数等均是影响感染率的显著因子;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后,得出改进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为3.31%,Z值由1.908提高至2.547;对改进前后感染率进行χ2分析,得出χ2=6.667,P≤0.01,说明改进措施落实有效。结论通过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患儿满意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引进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不断摸索、探寻最适合的个性化六西格玛管理模式,使之为医院质量管理奉献出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多药耐药菌管理质量.方法 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多药耐药菌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反馈、交流功能.结果 2009年病原学送检率为65.04%,2010年为85.05%;2009年多药耐药菌隔离情况全院检查平均得分为75分、2010年为92分.结论 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是做好多药耐药菌管理的前提;实时、动态进行多药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能为切实落实各项隔离措施提供保障;加强多药耐药管理可使抗菌药物治疗更规范.  相似文献   

20.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落实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制定临床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工作计划,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多学科努力合作,落实到临床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结果经过多部门合作,临床科室具体落实多药耐药菌传播控制方案,医院感染科进行督察,结合医疗质量考评、反馈,多药耐药菌传播控制措施不断得到落实;各科医务人员和患者在隔离预防措施保护下,进行正常的诊疗活动。结论将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方案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层面上得到重视;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督察考评在全院质量会上公布,科主任将本科室存在问题责任落实到个人,使临床医师和护士等责任心增强,自觉性大大提高,使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能够更有力度的在临床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