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贡市沿滩区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检查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1 542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对结核菌素反应≥10mm或虽(10mm但伴有水疱等强反应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摄X线胸片,对胸片提示胸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结论自贡市沿滩区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1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肺结核筛查分析.结果 1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191人中,患肺结核39例,感染率为20.42%,传播率为39.00%;中心地区和边远地区患者家庭成员中的密切接触者感染肺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32),而非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者中感染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P=0.47),以文化程度为文盲者传播率最高(57.14%),密切接触者中以文盲感染率为最高(33.33%;中心地区与边远地区涂阳患者的卫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4,P=0.0000),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9.48,P=0.0000).结论 涂阳患者随地吐痰不良卫生行为是造成密切接触者高感染率的根本原因,加强对密切接触者检测力度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减少肺结核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诊断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家庭密切接触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情况.方法 以阜阳市2006年新发现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为指示病例,追踪其家庭密切接触者,并进行结核菌素、X线胸片和3次痰涂片检查,确定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感染情况.结果 2006年阜阳市共报告1386例新诊断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追踪发现5392名家庭密切接触者.检查家庭密切接触者发现其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76%,家庭密切接触者<15岁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χ2=15.381,P<0.01),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随着指示病例的痰检排菌量增多而增高(Υ=0.998,P<0.01).平均每100名指示病例可追踪发现15例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结论 对新诊断痰涂片阳性病例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有利于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学校肺结核病例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情况,为制定学校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2020年闵行区学校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2018-2020年闵行区学校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例72例,判定密切接触者2 111人,其中PPD试验检测2 109人,检测率99.91%;强阳性140名(6.64%),男性和女性强阳性率分别为4.73%和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阳性率随年龄组上升而逐渐升高,弱阳性率5~14岁组最高(34.59%);病原学阳性和阴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之间的弱阳性率和中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学校肺结核病例的密接接触者结核菌素强阳性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女生及高年级学生为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学院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菌感染情况和发病情况。[方法]2009年5月,对某学院674名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筛查,反应强阳性者做胸部X线检查。[结果]调查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674人PPD强阳性者159人,强阳性率为23.59%,其中城环学院为25.23%、计算机学院为22.52%、电信学院为23.07%(P>0.05);男生为22.20%,女生为26.16%(P>0.05);筛查中发现1例涂阴肺结核患者。316例PPD阴性者2个月后复查,检出强阳性1人,一般阳性74人,未发现肺结核患者。[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是发现潜在结核病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发病情况,并以预防服药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观察。方法抽取于2010年至2015年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即痰中检查出的结核菌涂阳肺结核患者),其在家庭中产生亲密接触的人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行X线胸透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人群,采取预防治疗的措施应对结核菌素强阳性者。结果与感染性肺结核患者亲密接触人群的感染率为:儿童感染率88.2%,成人感染率90.0%。其中儿童规则预防治疗组患病率为8.3%,不规则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为47.6%,不接受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为58.8%;而成人规则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为0,不规则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为15.9%以及不接受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为16.9%。结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属于高危病发人群,为其采取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传染率,极大的降低发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某彝族初中首发涂阳肺结核学生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方法调查密切接触者和可疑症状者,行PPD试验、摄X线胸片、痰涂片抗酸杆菌和CT胸片检查。结果该校在校师生共606人,彝族学生523人(94.4%)。经筛查密切接触者73人,可疑症状者推荐70人。可疑症状者PPD试验强阳性率18.6%(13/70),患者所在的104班达24.5%(13/53);可疑症状者和PPD强阳性者X射线胸部摄片异常率7.2(6/83),CT胸片检查均不支持肺结核诊断;104班卡介苗接种卡痕率88.7%,6例X射线胸部摄片异常者均有卡痕;X射线胸部摄片异常者和PPD强阳性者痰涂片(3份痰)抗酸杆菌检查均为阴性。密切接触者中首发病例父亲X射线胸部摄片符合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结论该校所在乡结核病高发,首发病例的传染源来自于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学生间还未引起播散,但隐性感染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8.
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国内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的现存问题,综合评述了多种筛查方式及检查工作等的相关问题,归纳了不同筛查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了当前国内出现的新方法,分析了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完善筛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LTBI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39个区县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LTBI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密切接触者2 591例,男女性别比为0.69:1,平均年龄(35.72±16.64)岁。检出LTBI 1 058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4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是否患有慢性病或大手术史,是否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以及与指示病例累计接触时长是否≥ 250 h者,感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感染率随年龄和BMI升高均呈上升趋势(均P < 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54岁(OR=1.951,95%CI:1.031~3.693)、55~64岁(OR=2.473,95%CI:1.279~4.781)、其他职业(OR=0.530,95%CI:0.292~0.964)、教师(OR=0.439,95%CI:0.242~0.794)、学生(OR=0.445,95%CI:0.233~0.85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412,95%CI:1.025~1.944)、BMI < 18.5 kg/m2OR=0.762,95%CI:0.586~0.991)、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OR=1.621,95%CI:1.316~1.997)、与指示病例累计接触时长≥ 250 h(OR=1.292,95%CI:1.083~1.540)是LTBI的影响因素(均P < 0.05)。 结论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高,需重点关注高龄、农民、与患者接触程度高的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农村地区活动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发病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肺结核病人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9月-2007年9月农村地区71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和门诊资料,同时问卷调查农村地区2 054例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了解结核病的传播特点和结核病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界定;使用多元分析法分别筛选出影响农村地区密切接触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地区密切接触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接触次数、接触者居住环境通风情况、接触者是否咳嗽、接触者是否发热.结论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善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居住环境的通风条件、及时筛查咳嗽、发热的密切接触者可减少和及时发现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异烟肼雾化给药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感染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抗感染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抗结核、抗感染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异烟肼雾化给药方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机体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比值及IL-1、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D8+及sIL-2R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异烟肼雾化给药方式进行抗结核抗感染的综合治疗,能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为预防肺结核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31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数,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16例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感染率9.4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16例,占53.33%,其次为泌尿道和胃肠道,分别占20.00%和13.33%;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为14.96%、<60岁的为5.82%,住院时间≥15d的患者感染率为12.88%、<15d的感染率为7.07%,应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率为14.06%,未应用多种抗菌药物的为6.38%,有并发症的患者感染率为12.70%,无并发症患者感染率为7.37%,实施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感染率为20.27%、未实施为6.20%;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d、合并其他疾病、侵入性操作、应用多种抗菌药物等为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应用多种、伴有其他疾病、侵入性操作等为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降低其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262例肺结核患者,按照肺结核患者是否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127例,未感染组13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影像学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内病变范围和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构成、病程分布以及初、复治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感染组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显著多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咳嗽、发热、贫血、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分布率,分别为89.76%、84.25%、62.20%、66.14%,均高于未感染组的63.70%、64.44%、35.56%、3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肺内影像学以纤维化和空洞为主,而未感染组中的大部分患者为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肺内病变范围肺野>3个的患者占74.02%显著高于未感染组的5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初、复治情况相关,肺内病变和影像学特点也和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1810 contacts of 50 index "cases"/"suspect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cluding 312 household and 1498 neighbourhood contacts in the Jhansi city of Uttar Pradesh.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radiologically active and bacteriologically confirmed tuberculosis was 2.9% and 1.1%.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radiologically active and bacteriologically confirmed disease, although comparatively high in both the contac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ousehold (5.4% and 2.6%) than in neighbourhood contacts (2.3% and 0.8%).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cases among clusters were observed. Although higher prevalence rates were found in contacts of sputum positive source than in contacts of sputum negative source in both the contact groups,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to be insignificant. Case yield among contact symptomatics was 80.0% (30.8% cases and 49.2% suspec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病灶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为临床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收集所有患者病灶部位的脓液、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等作为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58份标本中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56.90%;15份抗酸染色阳性的标本中,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93.33%,显著高于抗酸染色阴性的标本(P<0.05);31例有结核中毒症状患者的标本中,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70.97%,显著高于无结核中毒症状患者的标本(P<0.05);共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20株、牛分枝杆菌8株、肺结核分枝杆菌5株;其中12株为耐药株,占36.36%,其对链霉素和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达75.00%,对磺胺甲氧嗪的耐药率最低,为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是骨与关节结核主要的病原菌,分枝杆菌属对链霉素、异烟肼的耐药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56例肺结核合并医院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案资料,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67.3%;主要病原性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占61.5%、15.4%、8.3%;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原发结核病的严重程度、年龄、住院天数、接受多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结论 临床医师应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表现在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中的价值,以期提高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的35例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T检查,将35例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35例肺结核无合并曲霉菌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CT影像学的表现。结果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的CT病变部位可在左、右和双肺上;且形态和边缘多样,可表现为多发小斑片状影、支气管肺炎型、大叶性肺炎型、粟粒型和腐生型;可出现有钙化斑,且有胸腔积液26例,呈包裹型3例,胸膜增厚伴粘连7例;相对于非合并曲霉菌属感染,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的CT诊断更具有特异性。结论 CT在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上的影像学表现明显,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6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链霉素+乙胺丁醇治疗,研究组给予帕司烟肼+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3%、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血尿酸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帕司烟肼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是可行的,能显著提高复治肺结核的阴转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医院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50例患者,分为卡泊芬净及伊曲康唑两组,每组25例,卡泊芬净组给予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伊曲康唑组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持续至体温恢复正常后5d或疗程达14 d或连续痰涂片阴性后3d;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在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中,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后发现,卡泊芬净较伊曲康唑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结论 在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卡泊芬净较伊曲康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是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感染的致病菌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9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呼吸道感染率,并检测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119例肺结核患者中并发呼吸道感染67例,感染率为56.30%;67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64.58%,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株,占27.0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8.34%;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曲南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耐药率低;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红霉素、万古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低;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和磺胺甲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低;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均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0。结论肺结核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机会性感染为主,呈高耐药、多药耐药特性,临床治疗时应该早行药敏试验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