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红  杨菊芳  王丽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0-1783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型别,为深圳地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研制适合该地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8月至该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的1 800例妇女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对HPV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对其HPV感染状况,所感染的HPV亚型分布以及与病变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 800例标本中检查出HPV阳性病例379例,感染率为21.06%。深圳妇女在40岁以后HPV感染率下降。单一HPV感染的有335例,占88.39%,2种以上的多重HPV感染共44例,占11.61%。单一感染和双重以上感染其引起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基因型高危型由高至低依次是52、16、58、56、33,低危型依次是43、42、6、11。结论:深圳妇女宫颈HPV感染亚型常见的是高危型52、16、58、56、33,低危型是43、42、6、11。其中引起高度CIN和宫颈癌的HPV亚型主要是16、33、52、58。  相似文献   

2.
李宏  张留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05-210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及多重感染与宫颈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阴道镜检查、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浸润癌患者HPV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宫颈肿瘤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CINⅠ83.35%(15/18),CINⅡ90.63%(29/32),CINⅢ100.00%(17/17),浸润癌(鳞癌、腺癌)100.00%(23/23)。HPV单重感染在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癌中分别为77.78%(14/18)、70.37%(19/27)、94.12%(16/17)、77.27%(17/22);HPV二重感染在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癌中分别为5.56%(1/18)、29.63%(8/27)、0(0/17)、17.39%(4/23);三重HPV感染在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癌中分别为0、7.41%(2/27)、5.88%(1/17)、0,CINII及以上宫颈肿瘤级别中HPV感染的优势亚型依次递减为16、58、52、33、18,其中HPV16为宫颈鳞癌主导感染亚型,HPV18为宫颈腺癌主要感染亚型。结论:随着宫颈肿瘤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逐渐升高。高危单重感染及高危二重感染是宫颈肿瘤中的主要感染型。有效预防及控制HPV16、58、52、33、18感染,将大大降低许昌地区CINⅢ及浸润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情况,及不同亚型与高级别CIN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宫颈细胞学阳性并同时进行HPV-DNA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病例155例,对其HPV感染状况、病毒亚型及病理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中,宫颈HPV总体感染率78.7%(122/155).宫颈慢性炎及CIN I107例,占69.0%(107/155),HPV感染率75.7%(81/107),检出HPV亚型16种,常见亚型为HPV16、33、58、18、52、;CINⅡ、Ⅲ43例,占27.7%(43/155),HPV感染率86.0%(37/43),检出HPV亚型10种,常见亚型为HPV16、58、33、31、18;宫颈癌5例,占3.2%(5/155),HPV感染率80.0%(4/5),只检测到16型及16/33复合型.Logistic回归分析16型、33型与CINⅡ、Ⅲ密切相关( OR=4.285、3.469;95%CI:1.950~9.413、1.040~11.56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宫颈病变常见HPV亚型是HPV16、58、33、31、18,HPV16、33是CINⅡ、Ⅲ的主要致病亚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探讨不同HPV基因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门诊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并按照TBS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同时应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检测和基因型分析(15种高危基因型、5种低危基因型和Cp8304基因)。结果:862例标本中,共检出19种HPV基因型。宫颈细胞学正常(NILM)组前3位HPV基因型是HPV11、6和42,HPV单一与多重感染分别占75.86%和24.14%;细胞学异常组居前3位的HPV基因型是HPV16、52和58,HPV单一与多重感染分别占71.11%和28.89%,该组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88.71%)。细胞学正常组和异常组HPV感染率分别是11.28%和64.66%(χ2=299.33,P<0.05)。随宫颈病变级别递增,HPV感染率呈增高趋势。结论:不同的HPV基因型具有不同的致病力,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1776例女性HPV感染趋势变化以及亚型分布.方法 统计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部就诊的21776例女性HPV感染情况及分型.结果 在21776例研究对象中,4041例HPV检测呈阳性,感染率为18.56%,<25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74例30岁以下年轻妇女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DNA分型检测阳性;同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为诊断标准.结果 10种最常见HPV感染频率由高至低为HPV-16、52、58、6、11、33、18、53、39、31;HPV-16型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明显关联,在正常或炎症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HPV的感染率分别为12.1%(33/273)、19.0%(61/321)、51.3%(40/78),HSIL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宫颈癌均检出HPV-16型感染;在HSIL组中HPV-16、58、33、18型感染率分别为53.8%(42/78)、16.7%(13/78)、12.8%(10/78)、7.7%(6/78),均高于正常或炎症组的感染率;在外阴宫颈湿疣病变中,HPV-6、11型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型别HPV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中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6.5%(45/273)、39.6%(127/321)、32.1%(25/78),LSIL组与HSIL组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年轻妇女人群的高危型HPV感染及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年轻高危人群妇女应行HPV-DNA分型检测,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HPV-DNA)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以探讨本地区不同基因型的致癌性及分型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患者5000例,利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检测,阳性者行TCT及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根据病理学诊断分组:①正常与炎症组;②LSIL组;③HSIL组。对≥CINⅡ或CINI无随访条件者予手术或物理治疗,术后于3、6、12个月行HPV-DNA、TCT、阴道镜检查。分析三组宫颈病变感染各种HPV亚型的阳性率、多重感染率及术后转阴率。结果①HSIL组的HPV-H阳性率明显高于另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01;IHPV-H在HSIL组的阳性率递减顺序前五位是16、52、58、18、33,其中HPV-16型在HSIL组的阳性率为50.1%,明显高于另两组,p<0.001,尤其宫颈癌患者.HPV-16型阳性率最高占90.6%,其次HPV-18型占8.0%。②HSIL组的HPV多重感染率为50.2%,明显高于另两组,p<0.001。③手术与物理治疗共708例,在HSIS组、LSIL组、正常与炎症组累计12个月HPV-H转阴率分别为86.4%、91.9%、95%,p<0.05。术后HPV转阴性者未发现有宫颈病变存在。12个月内发现宫颈病变11例,同期检出的HPV-H为16、52、58、18型。结论宫颈病变级别越高,高危亚型阳性率和多重感染率越高;导致清远市妇女发生宫颈病变的主要HPV亚型是16、52、58、18、33;致癌性最强的亚型是16型,其次是18型,可作研究特异疫苗的参考依据。手术与物理治疗可有效促使HPV转阴与病灶消除,HPV分型检测用于CINⅡ、CINⅢ的诊断和判断病灶残留、复发、预示发展状况的可靠指标之一,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崔芳  黄永芳  赵文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26-5328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538例因细胞学结果异常或本人意愿行宫颈分泌物HPV-DNA亚型检测,对其中228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定位宫颈组织活检和(或)ECC、LEEP术,以最高级别的病理结果为最终病理学诊断。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228例HPV阳性病例中,检测到21种亚型中的18种,未检测到HPV-35、42、51三种亚型。感染频率前6位依次为:HPV-16(29.82%)、58(19.74%)、52(17.54%)、33(9.21%)、53(9.21%)和11(5.26%)。样本中单型感染184例,多型感染44例。在宫颈高度病变组中HPV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52、58、33、31/45/53、18/CP8304,但仅HPV-16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与正常或炎症组、低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型感染中,高度病变组与低度病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16是上海市虹口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和致病型,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应用DNA杂交技术对3591例妇科门诊就诊者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并对其中27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宫颈上皮组织活检确定病变程度。结果 3591例样本中,HPV感染837例(23.31%),HPV感染人次1233人次,检测高危型HPV感染(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906人次(73.48%),高危型感染率前5位是HPV16、58、52、18、33;检出低危型HPV感染(6、11、42、43、81)327人次(26.52%)。27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检出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1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41例。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洛阳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患者的年龄分布、HPV感染模式、易感亚型,为该区域HPV感染流行病学研究及富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2019年5-11月前来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医送检的2416份官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受检的241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各HPV型别分布,及各型别HPV感染与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技术,分析740例女性HPV感染者的HPV型别,同时检测宫颈病变程度。结果在740例HPV感染者中常见的21种亚型均被检出,排在前3位的亚型分别为16、58、52;高危型HPV混合低危型HPV的混合感染与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和多种高危型HPV混合感染之间,宫颈不同程度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以上几种感染类型与低危HPV感染相比,宫颈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16型HPV(OR=3.56,P<0.01),58型HPV(OR=1.29,P<0.05)使宫颈癌患病风险大大增加;把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等级(CINⅠ)和高等级(CINⅡ、CINⅢ)病变,以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分析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6型HPV(OR=6.99,P<0.01)、11型HPV(OR=5.92,P<0.01)感染将使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风险大大升高。结论相对于低危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病变加重的重要因素;高危型的16、18型HPV感染引起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增加,低危型的6型、11型HPV感染则更易引低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颈疾病与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诊断与预测宫颈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诊治的232例宫颈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 (HPV-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病毒载量用相对荧光光度值(RLU)/阳性定标域值(CO)表示,并行阴道镜多点定位活检,所选患者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确诊标准,根据宫颈病理组织学结果和HR-HPV病毒含量作分组,分析宫颈疾病与生殖道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32例患者中HR-HPV阳性检出72例,阳性率31.03%,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14%、61.54%、81.82%和100.00%,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10.27% (P<0.01);CIN和宫颈癌患者HR-HPV病毒载量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但不同宫颈疾病病变程度与HR-HPV病毒载量大小各组分布不完全相符.结论 生殖道HR-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关系不大,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影响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SPI)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15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宫颈糜烂女性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SPI发生率26.92%,明显高于对照组;Ⅲ度宫颈糜烂患者SPI发生率高于Ⅰ、Ⅱ度宫颈糜烂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I患者HPV阳性率为71.11%,明显高于非SPI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SPI发生率明显较高,同时高危型HPV高发于SPI患者,因此应该以SPI患者为重点监测对象,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与苍白密螺旋体(T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苍白密螺旋体在宫颈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并病理确诊的323例宫颈癌患者及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情况,以酶联免疫法初筛,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进行确诊检测,TPPA试验确诊为阳性者认为最终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共有27例TPPA试验确诊TP感染阳性,感染率8.36%,子宫肌瘤患者有1例患者TPPA试验确诊TP感染阳性,感染率1.00%,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69,P<0.05);苍白密螺旋体感染率Ⅱ~Ⅳ期患者为6.38%,Ⅰ期患者为8.70%,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患者苍白密螺旋体感染者以31~4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12.28%,41~50岁、≥51岁年龄段感染率分别为6.28%、7.69%,≤30岁年龄段感染率为0;宫颈癌患者年龄与苍白密螺旋体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478,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苍白密螺旋体感染率较子宫肌瘤患者明显高,宫颈癌与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之间具有相关性,是宫颈癌患病后增加了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概率还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病,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增强临床医师对宫颈癌及CIN的认识,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66例宫颈癌及CIN患者为观察组进行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细菌性阴道病(BV)和滴虫检测,分析宫颈癌及CIN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关系,并与362例患有宫颈炎无宫颈癌及CIN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宫颈癌及CINⅠ、Ⅱ、Ⅲ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97.62%、44.32%、67.08%和96.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HSV-2、BV、滴虫等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在CIN、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感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道CT、HSV-2、BV和滴虫感染与宫颈癌、CIN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高危HPV感染率随其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升高,宫颈癌感染率最高为92.68%,高危HPV在CINⅠ组感染率为64.10%、CINⅡ组为84.91%、CINⅢ组为89.09%,表明宫颈癌和高危型HPV病毒感染高度有关。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生殖道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的发生与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对临床预防与治疗宫颈糜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月医院门诊收治的566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83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观察组,283例无宫颈糜烂的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培养法和立明衣原体快速检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解脲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t检出率为67.84%,Uu检出率为50.53%,对照组Ct检出率为21.20%,Uu检出率为7.7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着官颈糜烂程度加重,Ct的检出率分别为49.18%、70.00%、84.78%,Uu的检出率分别为40.98%、50.83%、61.96%,检出率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和Uu等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同年龄段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分布,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8月医院就诊的3288例宫颈刷片标本,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杂交系统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18.95%;高危型主要为HPV16占HPV阳性亚型总数的16.92%;HPV52占15.96%;HPV58占14.60%;各年龄组总HPV阳性率以及高危HPV阳性率居前3位的是30~39、40~49岁和50~59岁.结论 高危型HPV亚型前3位为HPV 16、52、58;30~39岁年龄段HPV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vious,HPV)不同亚型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果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分型检测技术对238例女性HPV感染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检测宫颈病变程度.结果 :仅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包括混合感染多种高危HPV病毒)的女性患者其宫颈癌、尖锐湿疣构成比与仅感染低危型HPV病毒(包括混合感染多种低危HPV病毒)组的相应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X2=50.62,P<0.01);感染多种高危(低危)HPV与感染单一高危(低危)HPV相比,不同宫颈疾病的构成比并无差别(X2=0.64,P>0.05;X2=0.46,P>0.05).结论 :感染多重高危型HPV引起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增加,而多重低危型HPV则更易引起尖锐湿疣的发生;高危或低危多重感染并不会促进宫颈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变人乳头状瘤病毒各种基因分型感染情况,为诊治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 对432例宫颈癌变患者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 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前5位的基因型为HPV16、HPV58、HPV18、HPV33、HPV31,检出率分别为41.44%、14.58%、12.50%、10.19%、7.64%;非鳞癌组患者HPV18感染率显著高于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HPV基因分型有助于确定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筛查高危人群,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宫颈癌发生的作用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热启动PCR和ELISA法,对141例宫颈癌和129名健康妇女进行了HPVs、HPV16、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的测定。结果宫颈癌组HPVs和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75.2%和46.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E2和P的平均浓度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E2水平与宫颈癌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E2与HPVs之间呈正相加交互作用,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感染,特别是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内源性雌激素的升高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高水平的雌二醇和HPV感染对宫颈癌的发生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