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0年9月—2012年6月接受肾移植术治疗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发病时间、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报告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从而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特征.结果 肾移植术后2~6个月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58.0%,表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发时间为2~6个月;肺部感染主要呈现中、重度发热状态,占总数的88.0%,具有不同程度的咽部疼痛、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肺部哕音等临床表现;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革兰阴性杆菌,其中病毒感染18例、革兰阳性菌感染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2例、混合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4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无病原体感染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为糖尿病、术前NEU值、术前腹水、手术时间、急性排斥、术后尿量和血透时间,这些检测指标合并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颇多,特征复杂,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一旦发现典型临床表现,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于移植术后<6个月者36例(76.60%),6~12个月8例(17.02%),>12个月3例(6.38%);其中有10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病死。细菌感染15例,真菌感染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结核感染2例,混合感染2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病原体呈多样性,早期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对112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肺部感染临床治愈,11例ARDS中抢救成功2例,死亡9例。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69例(6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0例(18%),真菌感染16例(15%),结核菌感染8例(7%),病原菌不明9例(8%)。结论:细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早期作出病原学诊断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CT特征以及经对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64例,选取资历高的医师组成阅片小组,对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并观察对症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果真菌检出阳性55例,阳性率为85.94%;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32.77%,其次为烟曲霉菌占21.8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73%;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复杂多变,呈多种性质和形态改变,肺部可见单一性质改变,也可见多种病变同时或先后并存,其中以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居多占15.65%,其次为结节性病灶占14.06%、肿块占14.06%;64例患者抗真菌治疗5~45d,治疗时间(13.8±3.2)d;死亡18例病死率为28.13%,治疗有效44例、有效率为68.75%。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CT征象多样,缺乏典型性,需临床医师仔细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应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50例肾移植患者所发生的31例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茵感染9例,真菌感染3例,CMV感染5例,结核感染1例,混合感染10例,病原不清3例。治疗后27例治愈,4例直接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予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利于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中医分段辨证治疗。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后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且有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及感染呈多样性等特点,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是以正虚(肾虚)为本,以感邪(热、毒、瘀蕴结于肺)为标,即正虚邪实,故在治疗上应重视调理整体功能状况,采用急性期和恢复期2个阶段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活血,补肾养阴、清热润肺等辨证治疗,标本兼顾。结果中医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采用分期论治,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稳定的特点。结论中医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亦是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国际多个移植中心的统计,肾移植后第1年约有75%的受者发生过各种不同程度的感染,26%的患者直接死亡原因是感染。感染部位多为呼吸系统,其次为泌尿系统,再其次为其他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提高肾移植效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特别是侵入性诊断方法的开展,对迅速明确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指导临床工作,早日采取针对性治疗开辟了有效途径。1诊断1·1感染的诱因(1)基础疾病及原发病的长期消耗,使受者术前的体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纳入2009年1月-2013年12月7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特异性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机进行肺部扫描;此外,所有患者进行血液培养,查找感染病原体。结果细菌感染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结核、真菌性肺炎分别占42.86%、12.86%、5.71%、21.43%;其中,CT表现为弥漫性斑片与磨玻璃状斑点状或网状阴影患者17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8.57%、卡氏肺囊虫肺炎5.71%。结论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感染以细菌感染较为多见,而特异性肺感染根据感染类型不同,具有明显的CT特点;细菌性、真菌性肺炎以肺实质渗出为主,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与卡氏肺囊虫肺炎以肺间质增厚为主,肺结核以不均匀粟粒影为主。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教训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提高人和移植肾的成活率。方法对59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调查,肺部感染63例,肺炎死亡38例,并做病原学检测阳性30例。结果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率10.65%,肺炎死亡占总死亡数39.58%,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结论对肾移植病房加强消毒和严格管理,仍是一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浩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056-2057
目的 分析麻醉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防治肺部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麻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调查1100例患者,其中89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09%;检出革兰阴性菌65株,占73.03%,革兰阳性菌24株,占26.97%;分布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4.72%、肺炎克雷伯菌占16.8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73%;肺部感染与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和年龄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患者肺部感染率较高,这与麻醉方式及多项围手术期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5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6例糖尿病患者中,68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4.91%;共分离出72株病原菌,分布最多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30.56%、18.05%;肺部感染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有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肺部感染率高,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加强糖尿病相关感染预防的健康教育,及时留取痰标本,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肾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预防性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247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227例患者为预防治疗组,随访4年,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的感染率、感染时相、病原体以及预后.结果 常规治疗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84例,感染率34.0%,其中重症肺炎30例;预防治疗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17.6%,其中重症肺炎8例.预防治疗组重症肺炎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偏低(35.7% vs20%),且病死率低(4.05% vs 0.88%,x2=4.81,P<0.05).术后30 d内,常规治疗组与预防治疗组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0 d后,预防治疗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常规治疗组,尤其是在移植后30 ~ 180 d内预防治疗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肾移植早期为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的高风险时期,预防性应用更昔洛韦、增效联磺片可明显降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尤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的特点,探讨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所有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比较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部感染的特点.结果 2003年1月-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病例92例,发生肺部感染19例,感染率20.7%;其中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8例,占42.1%;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感染时间的中位数为术后61 d.结论 肾移植术后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而在肺部感染的病例中,提示预防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控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的发生,是降低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肾移植患者的整体存活率明显提高。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患者术后主要死亡原因,其中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0%。笔者2010年1-11月对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作适当的临床分析,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6)
目的对胃肠恶性肿瘤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跟踪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手术恢复阶段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调查2013年1-12月入院治疗的胃肠恶性肿瘤老年患者75例,对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进行跟踪,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75例胃肠恶性肿瘤老年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6例,感染率21.3%;肺部感染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1,男性10例、女性6例;由于肺部感染导致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13.3%;卧床时间、留置置管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是胃肠恶性肿瘤术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病死率高,对患者的危害性大,针对产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患者的术后恢复阶段加强预防,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 为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7年例肾移植术后发生14例次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率26.4%,病死率14.2%,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真菌、病毒,主要感染部位为肺脏、泌尿道。结论 必须从受体选择、免疫抑制药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方面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院内感染13例,院外感染8例;19例检出病原菌,其中细菌感染有17例次(院内感染7例,院外感染10例)占47.22%;单纯感染4例,混合感染15例占检出病原菌的78.95%(院内感染均为混合性);4例患者(19.05%)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1例中死亡3例均为院内感染,治愈18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早发现、果断治疗,了解院内、院外感染的区别,及时正确使用呼吸机,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全身支持疗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3年8月-2008年8月4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真菌(44.2%)、病毒(30.2%)、结核分枝杆菌(9.3%)和其他细菌(9.3%);出现时间一般在术后<6个月;曲霉菌属及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病死率高,分别为28.6%和16.7%.结论 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治疗尤为重要,发病早期无特殊急重情况不建议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智能报警评分系统(SMART-COP)评分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价值,以便于掌握治疗最佳截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8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2例和非重症组48例,根据SMART-COP评分、肺炎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分析不同危险分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率、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比较重症组与非重症组的CURB-65、SMART-COP评分得分差异,依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URB-65、SMART-COP评分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转入ICU行呼吸循环支持预测中的效能。结果 CURB-65、SMART-COP评分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率、重症监护室入住率均高于低危组,住院时间长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SMART-COP与CURB-65评分高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RT-COP评分系统确定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转入ICU行呼吸循环支持的最佳截点值为3.5分...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法。为预防移植肾排斥反应,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别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由于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易导致受者免疫力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其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也是肾移植受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