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由外向内法(OI)与经前内侧入路法(AM)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隧道相关参数及隧道长度与股骨髁部大小的关系,探寻二者区别。方法取15具新鲜解冻膝关节标本,测量股骨髁部左右径及股骨外侧髁前后径大小,采用自行改进的内钩槽游标卡尺,定位ACL股骨侧止点中心,分别模拟采用OI法与AM法定位股骨外侧壁隧道口点。测量隧道长度、隧道口点与股骨外上髁位置关系。正侧位X线位上股骨隧道与膝关节线、股骨纵轴夹角。结果 OI法股骨隧道长度为(36.9±2.5)mm,AM法为(35.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法与AM法股骨外侧壁隧道口点均位于股骨外上髁近前侧。 OI法较AM法偏近心端分布,但AM法更为集中;股骨髁部越大,隧道长度越长。 OI法较AM法隧道更为垂直。结论采用OI法与AM法均可满足ACL重建术对股骨隧道长度及位置的要求。 OI法相比下更随意,不受屈膝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经胫骨隧道与髌下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的长度和角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02例ACL重建手术患者资料,其中50例采用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经胫骨隧道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15~49岁,平均(27.9±7.6)岁。52例采用经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前内侧入路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15~56岁,平均(30.5±10.7)岁。术中记录股骨隧道长度,术后行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股骨隧道在冠状面与内、外髁连线及矢状面与股骨干轴线的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胫骨隧道组股骨隧道的平均长度[(50.9±5.0)mm]长于前内侧入路组[(37.8±4. 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3,P=0. 000);经胫骨隧道组冠状面股骨隧道角度(68.6°±7.0°)、矢状面股骨隧道角度(45.1°±8.1°)均大于前内侧入路组(49.8°±7.7°)、33.7°±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 874,P=0. 000;t =5. 877,P=0. 000)。 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中,采用前内侧入路制备的股骨隧道长度短、角度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经胫骨隧道(TT)与经附加内侧入路(AM)钻取单股骨隧道膨胀界面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生物力学。方法将6对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2组,一侧为经胫骨隧道组(TT组),对侧为经附加内侧入路组(AM组)。依次测试ACL完整、断裂及重建后3种状态下的胫前位移及胫骨内旋角度2个参数。结果中立位134 N载荷下胫前位移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AM组胫前位移比T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立位5 N.m旋转载荷下胫骨内旋角度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TT组胫骨内旋角度比AM组和ACL完整状态下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组与ACL完整状态下胫骨内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附加内侧入路单隧道膨胀界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技术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技术重建治疗21例ACL断裂患者。记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侧、胫骨侧骨隧道建立定位点良好。术后MRI检查显示重建的ACL信号均匀,连续性良好,张力良好。术后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显示患膝关节稳定性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活动度:术后4周伸直0°、屈曲90°,术后6周伸直0°、主动屈曲120°。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术后1、3个月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患者患膝关节均无弹响、打软腿情况,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度正常,行走及上下楼梯正常。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技术重建治疗ACL断裂,在掌握良好的手术技巧前提下,可保障重建的韧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樊嵘何智超马传雨吴伟锋张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3):267-271
目的比较经胫骨入路与经辅助内侧入路制备股骨隧道类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位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九〇四医院骨科收治的47例ACL断裂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为(29.5±4.8)岁;采用经胫骨入路可调袢钢板固定重建ACL。B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为(31.2±9.6)岁;采用经辅助内侧入路可调袢钢板固定重建ACL。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隧道位置、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7例患者术后获18~27个月(平均22.3个月)随访。四格表法定位股骨隧道内口中心位点:A组和B组患者的X轴位点分别为25.6%±2.5%、26.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轴位点分别为19.8%±2.0%、3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和B组患者膝关节Lyholm评分分别为(90.9±3.4)、(92.4±3.9)分,IKDC评分分别为(89.9±3.5)、(90.2±3.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之间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胫骨入路和经辅助内侧入路制备股骨隧道类等长重建ACL,前者位点较后者更接近髁顶位置,二者术后近期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及胫骨骨道,比较胫骨端单双束面积覆盖率以及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总结规律,为临床改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14例双束重建及20例单束重建术后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胫骨平台模型,再现胫骨平台ACL自然印迹及骨道。圈画、测量自然印迹、骨道面积等,比较单、双束骨道面积覆盖率及单、双束骨道中心点与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结果(1)术后面积覆盖率比较:单束(50.50±13.58)%,双束(61.07±11.53)%(t=2.370,P=0.024),双束面积覆盖率显著大于单束。(2)单束:矢状面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43.80±5.56)%,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44.90±6.69)%,无显著性差异(t=0.631,P=0.536);冠状面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55.15±2.96)%,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85±2.80)%,有显著性差异(t=5.592,P=0.001)。(3)双束:矢状面上,前内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37.00±6.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37.43±9.84)%,无显著性差异(t=0.120,P=0.908);冠状面上,AMB骨道中心点位置(53.00±2.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14±1.83)%,有显著性差异(t=4.192,P=0.001)。矢状面上,后外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中心点相对位置(55.00±7.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40.79±6.42)%,有显著性差异(t=9.121,P=0.001);冠状面上,PLB中心点相对位置(56.00±2.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64±2.12)%,有显著性差异(t=7.280,P=0.001)。结论(1)ACL胫骨骨道双束重建面积覆盖率大于单束重建,要实现ACL解剖重建需尽可能采用个体化双束重建技术。(2)双源CT三维重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术后骨道与自然印迹相对位置关系,对改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不同的股骨隧道制备方法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单束单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140例,其中85例采用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55例采用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通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屈膝30°位KT-1000前向松弛度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KT-1000前向松弛度均较术前有改善.而术后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侧切口组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KT-1000前向松弛度方面比较无踢显差异.[结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中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与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两种方法可达到相同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中,经胫骨隧道与髌下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的长度、角度进行比较.[方法]在140例ACL移植重建患者中,70例采用经胫骨隧道、70例经前内入路建立股骨隧道,术中记录股骨隧道长度,术后行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X线检查,测量股骨隧道在冠状面与内外髁连线及矢状面与股骨干轴线夹角,并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胫骨隧道组及经前内人路组股骨隧道长度分别为(50.67±5.00) mm、(37.97±4.45) mm,后者股骨隧道长度短于前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冠状面股骨隧道角度两者分别为68.20°±6.92°;矢状面为45.45°±7.47°、32.81°±9.45°,无论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前内入路组股骨隧道角度均小于胫骨隧道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关节镜下ACL移植重建手术中,采用前内入路制备的股骨隧道,长度短、角度小.它可以减小“雨刮效应”和“蹦极效应”发生的可能,最终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及Transfix固定近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69例ACL损伤患者,其中26例(26膝)经关节镜证实ACL断裂,仅残留部分或少许胫骨残端,男16例,女10例;年龄19 ~ 42岁,平均27岁.主要症状为膝关节不稳,轴移试验、Lachme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50周,平均17周.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4股腘绳肌腱单束移植物及Transfix固定近解剖位重建ACL. 结果 患者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获12~23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恢复原工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6.7±9.5)分(40~7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5.6±6.2)分(85 ~ 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96,P<0.05).前抽屉试验阳性3例(1+),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综合评定由术前异常(C级)12例、显著异常(D级)14例,改善为正常(A级)20例、接近正常(B级)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65,P<0.05). 结论 关节镜下保留ACL胫骨残端及Transfix固定重建ACL,有利于移植腱的生物愈合,骨隧道定位更接近解剖位,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处的解剖学形态,并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测量中国人干燥骨骼标本ACL胫骨附着处的大小、形态、位置。结果最大横径(9.38±1.67)mm;最大纵径(15.93±2.52)mm;附着区前缘距胫骨平台前缘的距离(7.85±1.52)mm;胫骨平台附着区长轴与胫骨平台平面正中矢状轴夹角(21.54±4.61)°;ACL的胫骨附着区形态主要以前宽后窄的倒三角形偏心形态为主(57.4%)。结论ACL胫骨附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有利于ACL在剧烈运动中具备较强的抗撕脱能力,另一方面亦导致了一旦ACL撕裂,往往会增加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A-CL纤维在胫骨附着处的不规则偏心分布形态为膝关节镜下ACL重建寻找“等长点”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行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过程中采用前内侧入口与辅助前内侧入口创建股骨隧道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行ACL单束重建治疗单纯ACL完全断裂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资料。根据创建股骨隧道时采用的入口方式,将患者分为前内侧入口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9~60岁,平均(35.14±11.8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57±15.83) d;合并半月板损伤Stoller分级:0度 1例,Ⅰ度 3例,Ⅱ度10例]与辅助前内侧入口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8~62岁,平均(39.78±12.7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70±15.25) d;合并半月板损伤Stoller分级:0度2例,Ⅰ度5例,Ⅱ度16例]。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Tegner和IKDC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并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全部获得随访,前内侧入口组平均随访(16.07±7.31)个月,辅助前内侧入口组平均随访(13.35±5.92)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Tegner、IKDC评分:前内侧入口组分别为(89.86±7.90)分、(8.64±1.65)分、(89.31±8.16)分,辅助前内侧入口组分别为(92.17±6.72)分、(8.91±1.16)分、(90.89±7.80)分。Lachman试验:前内侧入口组11例阴性,3例阳性,阴性率为78.6%(11/14);辅助前内侧入口组20例阴性,3例阳性,阴性率为87.0%(20/23)。Pivot-shift试验:前内侧入口组9例阴性,5例阳性,阴性率为64.3%(9/14);辅助前内侧入口组20例阴性,3例阳性,阴性率为87.0%(20/23)。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Lysholm、Tegner、IKDC评分以及Lachman试验、Pivot-shift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ACL单束重建时,应用前内侧入口与辅助前内侧入口创建股骨隧道,术后均可取得优良的初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关系.方法 分别对55例志愿者110个膝关节和30例双束重建患者30个患膝关节进行双源CT扫描.使用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内侧壁三维模型,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自然印迹及术后双束骨道,标记、测量自然印迹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两者的位置关系,显著性差异设定P值0.05.结果 ACL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与术后双束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前内束,h对=(26.2±2.2)%,h实=(23.6±8.5)%,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906,P〈0.01);t对=(25.0±2.1)%,t实=(25.2±3.9)%,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80,P〉0.05).后外束,h对=(46.5±3.2)%,h实=(45.0±4.6)%,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08,P〉0.05);t对=(34.2±2.5)%,t实=(37.9±4.2)%,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30,P〉0.05).结论 (1) DSCT三维重建可清晰重建出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和双束重建术后骨道位置;(2) DSCT 三维重建可用于ACL解剖双束重建术后骨道位置评估,对改进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断裂的重建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关节镜技术重建293例ACL损伤患者,其中40例(13.7%)患者术中关节镜下诊断为ACL前内侧束断裂,男34例,女6例;年龄18~39岁,平均30.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2个月(7 d至8个月)。术中保留ACL后外侧束,使用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内侧束。术前及术后随访评估包括临床查体和Lysholm评分,本体感觉功能采用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进行评估。 结果 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个月(7~56个月)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56.7±8.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92.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 750,P=0.000)。末次随访时按Lysholm评分评定疗效:优19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Lachman试验阴性34例,弱阳性4例,阳性2例。末次随访时患膝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平均为2.12°±0.15°,健膝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平均为2.09°±0. 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57,P=0.515)。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CL前内侧束,术中保留了后外侧束,有利于隧道的精确定位和移植物固定机械强度的增加,并能加速移植肌腱的血管化和再神经支配,促进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前向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年龄45岁以下单侧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行前十字韧带重建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8例,女12例;年龄14~44岁,中位年龄22岁.随访时间24-37个月,平均27.5个月.依据术前MRI测量的胫骨内侧和外侧平台后倾角分别将患者分为三组:后倾角<3°组,后倾角3°~5°组,后倾角≥5°组.以末次随访时KT-1000侧侧差值评估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5 mm为移植物失效,计算失效率,比较三组移植物失效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确定胫骨平台后倾角与KT-1000侧侧差值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逻辑斯蒂回归计算内侧和外侧平台后倾角致移植物失效的阈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术前MRI测量内侧后倾角4.6°±2.8°,外侧后倾角4.2°±3.4°.内、外侧后倾角≥5°组的移植物失效率均高于后倾角<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侧、外侧平台后倾角均与KT-1000侧侧差值呈线性相关(r=0.43,P=0.01;r=0.36,P=0.02).内侧或外侧平台后倾角每增加1°,移植物失效的风险分别增加1.76倍和1.68倍.当内侧平台后倾角>5.6°或外侧平台后倾角>3.8°时,移植物失效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呈正相关.增大的平台后倾角是术后移植物失效的高危因素,内侧和外侧阈值分别为5.6°和3.8°. 相似文献
15.
Dai XS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2012,15(3):175-179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early results of anatomic double-bundl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 and compare with the results of native ACL of the contralateral knee.M...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镜下微创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准确,固定更加牢固和早期功能康复,同时减少手术创伤。1997年10月至1999年4月应用膝关节镜下挤压螺钉固定骨-髌腱(中1/3)-骨自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新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74例,并取得良好效果。结果 表明该方法手术创伤小,骨道定位准确,能做到等长重建。由于充分利用了髌腱这一较为理想的自体材料,两端带有骨块,重建的韧带最终可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作根据临床实践,结合全部病例,重点总结介绍了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lhan Özkan M.D. Ken Nakata M.D. D.M.Sc. Shigeto Nakagawa M.D. D.M.Sc. Yukiyoshi Toritsuka M.D. D.M.Sc. Takashi Natsu-ume M.D. Konsei Shino M.D. D.M.Sc. 《Arthroscopy》1997,13(6):767-769
The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attachment site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s relatively rare among adults. Although partial avulsion fracture of this site is very rare, complex forces exerted on the knee joint could produce this type of fracture. We report on an adult patient with an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attachment site of anteromedial bundle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ssociated with injuries of lateral an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fibular fracture. We speculate varus stress in a flexed knee coupled with rotation between the femur and tibia caused this type of inju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