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与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分离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经gyrA测序比对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共57种耐药相关基因与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每株均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喹诺酮类作用靶位基因gyrA突变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20株菌共检出4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1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6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率非常高,且阳性基因可分为6种阳性模式;样本聚类分析发现,20株菌可区分为A、B两个家族,A家族中1号株为孤独株,A1(2和9号株)与A2(10、11、12、13、15、16、17和18号株)子家族均为克隆传播,A3子家族有2株菌;B家族(3、4、5、6、7、8和20号株)亦为克隆传播,并已构成暴发流行。结论本组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表型相对应,样本聚类分析提示本组菌有克隆传播,有的已构成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69株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病人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改良Hodge试验进行KPC型碳青霉烯酶初筛检测,PCR法进行HSV、OXA-1群、OXA-2群、OXA-10群、GES、VEB、IMP、VIM、SME、KPC、IMI/NMC、NDM基因检测,并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69株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48株,阳性率63.8%。PCR检测结果为56株(81.2%)携带KPC基因,60株(87%)携带HSV,20株(29.0%)携带OXA-3基因;3株(4.35%)肺炎克雷伯菌携带OXA-1基因。对KPC基因测序结果为KPC-2亚型。结论本次检测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携带KPC-2基因为主,应加强院感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携带,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进行筛选,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引物特异性PCR法分别检测分离株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ESBLs基因和AmpC等相关耐药基因的存在。结果共分离出6株碳青霉烯耐药或中介的肺炎克雷伯菌,其对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酶抑制剂、氨曲南、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等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程度的耐药,但对替加环素有较高的敏感性;每一株菌均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可检测到35个耐药基因;其中,1株菌经测序证实为携带blaIMP-4,并同时携带blaSHV、blaTEM和blaCTXG9基因;5株菌扩增到Ⅰ类整合子(intⅠ);blaNDM及其他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筛查均为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或中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基本相符,因而推测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类耐药机制与菌株同时携带产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和Ⅰ类整合子(intⅠ)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状况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gyrA测序后BLASTn比对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40种β-内酰胺酶获得性耐药基因、两种膜孔蛋白基因、12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作用靶位基因、4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很高,除未检出喹诺酮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外,其他基因均有阳性检出;共检出4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两种膜孔蛋白基因、两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作用靶位基因、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提示20株菌可分为A与B两个簇群;A簇群5株,分别为1、2、3、4、16号株,为克隆传播;B簇群分B1、B2二亚簇群,B1亚簇群12株,分别为5、6、7、8、9、10、11、13、14、17、18、19号株,为克隆传播;B2亚簇群3株,分别为12、15、20号株,亦为克隆传播。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结果相符,菌株呈3个克隆传播特征,为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和同源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来源于2016年-2017年扬州2家医院患者血培养的47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氨苄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23种药物进行敏感性实验,同时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 47株肺炎克雷伯菌经过PFGE分型,有4组相似性系数70%。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51%(4/47)和6.38%(3/47)。结合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其中有3株肺炎克雷伯菌含有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均分离于同一家医院,高度同源(相似性系数85%)。结论 PFGE对肺炎克雷伯菌分型具有很好的分型能力和分辨力,能够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聚成一簇,本研究为肺炎克雷伯菌快速基因型分型以及耐药率相关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基因型及同源性。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38株CR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38株CRKP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及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分别占39.48%、34.21%。38株CRKP均检出blaKPC和blaSHV耐药基因,6株检出blaCTX耐药基因。PFGE显示共分成A、B、C、D4个谱型,其中以C型为主(65.78%,25/38)。A型菌株中菌株14、15、16携带blaKPC-2型、blaSHV型、blaCTX-M-15耐药基因,此3株细菌均是SICU患者分离的,菌株14和15分离自同一天,菌株16分离时间延后一周;C型菌株中,菌株10、18、25、28的同源性为100%,菌株10、18分离自ICU患者,菌株25、28分离自神经内一科患者(均从ICU转出),均是在ICU住院期间检出,且分离时间相差1 d。结论该院CRKP耐药基因型以blaKPC及blaSHV为主,存在克隆株医院内流行。  相似文献   

7.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为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检测15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WHONET5.5软件分析细菌耐药表型,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laKPC、blaIMP、blaVIM、balNDM基因并进行测序.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分离到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5株,改良Hodge试验检出14株含碳青霉烯酶,检出率为93.3%;PCR结果显示14株携带blaKPC,未检出blaIMP、blaVIM、blaNDM基因,与改良Hodge试验一致.结论 blaKPC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主要原因,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表型并进一步分析其耐药机制,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8月细菌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CRKP菌株82株,统计流行病学特征,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结果,EDTA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82株CRKP中,科室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外科,标本主要为痰和尿。耐药特征表现为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或敏感性降低,部分菌株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磷霉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表型检测产金属酶的有20株,耐药机制检测结果显示有64株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KPC)。结论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主要以KPC为主,临床应加强对其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情况及关联性。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gyrA与parC测序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共56种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每株均检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20株菌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指标聚类分析提示bla KPC与ISKpn6相强关联,bla OXA-1与tnp513相强关联,17株bla KPC-2阳性菌bla KPC-ISKpn6连锁检测均为阳性。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表型相对应,携带bla KPC-2和bla IMP-4是该组菌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流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某院2015-2017年临床分离自血液标本的非重复性CRKP,拉丝试验筛查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法检测血清型基因(K1、K2、K20、K54等)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bla_(IMP)、bla_(VIM)、bla_(NDM)、bla_(OXA-48)等),rep-PCR分析同源性。结果共收集到46株CRKP,主要来源于ICU(43.5%)。CRKP除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替加环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0%。mCIM试验阳性率为93.5%。bla_(KPC)、bla_(IMP)、bla_(NDM)、bla_(VIM)基因阳性,检出率依次为65.2%、13.0%、10.9%、4.4%。1株同时携带bla_(KPC)、bla_(IMP),1株同时携带bla_(KPC)、bla_(VIM),1株同时携带bla_(IMP)、bla_(NDM),1株同时携带bla_(IMP)、bla_(VIM)。4种血清型基因被检出,K1、K2、K20、K54的检出率分别为4.4%、4.4%、4.4%、2.2%。rep-PCR结果显示46株CRKP分为A~F 6个型,以A型为主(80.4%),主要分布于ICU。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株CRKP被鉴定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hypervirulent K.pneumoniae, CR-hvKP),血清型基因为K2。结论医院血液分离CRKP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与其携带bla_(KPC)、bla_(IMP)、bla_(NDM)密切相关,且可能存在克隆性传播。同时,临床已分离出CR-hvKP,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为制定预防控制该类细菌传播提供系统的试验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并鉴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40株,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改良Hodge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Na2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及耐药基因克隆测序方法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质粒结合试验确定耐药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40株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显示了较好的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阳性30株,金属酶检测试验结果均为阴性;ERIC-PCR将4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4型,以Ⅰ型为主;PCR结果显示,KPC-2型32株、CTX-M-9型27株、SHV型22株、TEM型19株,其中有25株同时携带≥3种的耐药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株成功传递了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结论医院存在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的水平传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主要是产KPC-2碳青霉烯酶,CTX-M-9、SHV和TEM型β-内酰胺酶同时参与其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临床分离的CRKP,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共收集57株CRKP,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中痰34株,肺泡灌洗液11株;来源科室主要为神经内科(20株,35.09%)、呼吸内科(15株,26.32%)、重症医学科(9株,15.79%)。CRKP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其中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最低(15.79%),其次为替加环素(50.88%)、阿米卡星(57.89%)。共检出2种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NDM-1),4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SHV、CTX-M-9、TEM、CTX-M-1)。57株CRKP均检出ESBLs基因,其中39株(68.42%)检出KPC-2基因,仅有1株检出NDM-1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CRKP耐药形势严峻,并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最常见的产碳青霉烯酶为KPC。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类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监测院内感染等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方法:对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分离出的29株CRKP,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mCIM)试验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的碳青霉烯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ND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ESBLs)、TEM、SHV、CTX-M型以及AmpC酶基因DHA进行检测。结果:29株耐药菌株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表型确认试验中7株改良Hodge实验阳性,18株mCIM试验阳性。20株(占68.97%)菌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KPC为17.24%(5/29),IMP为13.79%(4/29),NDM为37.93%(11/29)。25株(占86.20%)菌检测到ESBLs菌株的基因,其中TEM型为62.07%(18/29),SHV型为79.31%(23/29),CTX-M型为62.07%(18/29)。3株菌检测到AmpC酶基因,其中DHA为10.34%(3/29)。29株CRKP中有14株既表达了碳青霉烯酶基因又表达了ESBLs的基因,共同表达率为48.28%。对耐药基因抽取其中部分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后均为目标基因,其中KPC为KPC-2、NDM为NDM-1。结论:29株CRKP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且对碳青霉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型主要为KPC-2和NDM-1,故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ICU病房2019年6月-2019年12月各类标本分离的15株CRKP进行耐药率统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目的产物经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确定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15株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西丁完全耐药,除了米诺环素耐药率(13.3%)和阿米卡星耐药率(33.3%)较低外、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80%; PCR扩增结果显示,15株中有8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阳性率为53.3%; 8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菌株PFGE指纹图可分为5种PFGE类型,命名为A亚型(1和2为同一克隆株,同源性为98.0%),B亚型(5和8同源性为95.0%),C亚型(4和6同源性为86.7%),亚型D和亚型E同源性85.0%。结论本院分离的CRKP主要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体外药敏结果显示高程度的耐药性,8株产NDM-1的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为5个型别,3个型别分别有2株菌为同一克隆株,其他2株菌为单一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对临床抗感染预防有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CRKP耐药基因型和同源性,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07-01-2019-01-31临床分离的20株CRKP,采用碳青霉烯酶失活法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对产酶表型检测,耐药相关基因通过PCR方法扩增,试验菌的同源性采用质谱技术分析。结果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70.00%和100.00%,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00%。碳青霉烯酶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阳性和CIM菌阳性均为65.00%,两种表型符合率为92.31%。未检出基因的占20.00%,同时存在两种耐药基因的占25.00%,同时存在3种耐药基因的占35.00%。MHT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特异度为85.71%,灵敏度为92.31%,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7.69%。CIM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特异度为100.00%,灵敏度为100.00%。20株细菌质谱同源性主要有B型(35.00%)及A型(65.00%)。结论 CRKP分离率较高,通常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型。A型是同源性的重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耐药情况与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了解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29株碳青霉烯类耐药KPN与产碳青霉烯酶、超广谱b-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lactamases,b-ESBLs)、amp C酶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bla KPC-2、bla IMP-4、bla CTX-M、bla CTX-M-15、bla VIM-1、bla TEM、bla SHV、amp C、gyr A、par C,并对KPC-2、amp C、gyr 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PCR技术证实了29株为产KPC、IMP型碳青霉烯酶的KPN,并且携带TEM、SHV型b-ESBLs,其中18株同时编码amp C基因;29株待测菌均检出喹诺酮类耐药相关gyr A、par C基因。KPC基因片段同源性分析显示,待测菌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100%;与肺炎克雷伯氏菌Kpn-1504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100%。gyr A、par C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8.6%、62.1%。结论产KPC-2、IMP-4型碳青霉烯酶同时携带多种b-ESBLs、amp C基因及突变的喹诺酮类耐药相关gyr A、par C基因的KPN耐药情况更加严重,同时存在克隆性流行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情况及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gyrA与parC基因测序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56种获得性耐药基因、12种MGEs标记、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以及喹诺酮类作用靶位基因(gyrA、parC),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2种膜孔蛋白基因、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2种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基因、1种喹诺酮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样本聚类分析提示,10号为孤立株,其余19株呈明显的聚集性(A家族);A家族可分为A1和A2;A1又可分为A1-1和A1-2;A1-1再可分为A1-1-1和A1-1-2小家族;A1-1-1和A1-1-2小家族聚集性更为明显,并分别出现克隆播散。结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管家基因检测结果提供了本组菌株耐药的遗传基础,并且与耐药表型相对应,样本聚类分析是监控医院感染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表型、携带blaKPC基因的型别及菌株同源性,为控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传播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35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方法检测blaKPC基因,并通过测序进行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建立医院PFGE指纹图谱库,运用BioNumeries7.0生物分析软件对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 35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广泛耐药,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blaKPC-2类耐药基因,携带率达82.86%;PFGE分子分型共分为10个谱型,优势型别为KPN01.002型(11株);各菌株间相似性系数达93.00%以上。结论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为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不同病区菌株呈高度同源性分布;且可能存在院内的同源暴发,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状况,以及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20株CRKP,用gyrA测序后BLASTn比对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6种16SrRNA甲基化酶、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和blaKPC型与ISKpn6连锁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20株CRKP对9种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均耐药;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每株均有阳性发现,共检出4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SHV、blaKPC、blaIMP),1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traA、trbC、tnp513、IS26、IS903、ISEcp1、ISKpn6、intⅠ1);5株CRKP blaKPC-ISKpn6连锁检测为阳性;指标聚类分析提示,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P与tnp513强关联;β-内酰胺酶基因blaKPC、blaSHV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与ISKpn6、ISEcp1、traA强关联;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与IS26、IS903、intⅠ1、trbC强关联。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结果相符,对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与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blaTEM、blaSHV、blaKPC、blaIMP、aac(3)-Ⅱ、rmtB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本院感染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收集26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依次进行ESBLs检测、改良Hodge实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EDTA协同试验),三维试验检测Amp C酶;应用PCR技术进行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与e BURST分析,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进行分型与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本院耐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年上升,2014年达8.2%。13株(50.0%)产碳青霉烯酶,8株(30.7%)产Amp C酶,2株(7.7%)产金属β-内酰胺酶;26株实验菌中PCR扩增结果示:KPC 12株,SHV 12株,TEM 5株,CTX 2株;未检出B类、C类、D类β-内酰胺酶基因;26株实验菌分为10个ST型,以ST11、ST15和ST764为主(各5株)。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性严重,以KPC-2为主,本地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基因多态性,主要克隆系为ST11、ST15、ST7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