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已经成为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使用冷冻消融完成环肺静脉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是一项安全且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仍较高,早期有效地预测心房颤动复发能为临床工作者筛选适应证更佳的患者,并为患者制定更好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冷冻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成功率。最新研究显示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抗体、4q25单核苷酸多态性、血清尿酸水平可能是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不良事件是中枢和外周的血栓栓塞。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可有效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其一线治疗手段。房颤导管消融术成功率为一般为60%~90%,部分患者存在复发。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短期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包括消融位置局部炎症反应、全身炎症反应、交感神经张力增加等,而一段时间后,部分心律失常可自行或应用药物后缓解、消失,因此针对这一特殊时期,指南和专家共识将其定义为房颤消融后空白期。目前空白期定义为房颤消融术后3个月。空白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约为38%,早期复发并非代表消融失败。但是空白期频发房性心律失常者远期随访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因此,在空白期复发患者中识别出可能出现远期复发的患者并及早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107例接受CBA治疗的阵发性AF患者,随访CBA术后早期(3个月内)AF复发和晚期(3个月后)AF复发的情况并分析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 24例(22.4%)在术后早期复发AF。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随访(10.32±3.54)个月,19例(17.8%)在术后晚期复发AF,其中18例为早期复发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SUA是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58;95%CI 1.010~1.109,P0.017)。结论 SUA和早期AF复发可作为CBA术后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设置3个月的空白期。空白期内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早期复发并不代表消融治疗失败,也不推荐早期再次消融治疗。然而,大量的研究发现早期复发却是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预防早期复发,但不能改变远期复发风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空白期后期仍出现早期复发发作应考虑早期再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方法:选择经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43例,测定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比较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的血清标志物水平. 结果: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术前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为(7.8±1.4) ng/L对(4.5±0.9) ng/L; 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为(18.9±3.2)μg/L对(14.9±4.1)μg/L;MMP-2水平显著升高,为(935.9±92.3) μg/L对(766.2±169.2)μg/L;两组TIMP-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5354.2±1164.8) pg/L对(4966.9±979.1)pg/L,P>0.05. 结论: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前血清IL-6、hs-CRP及MMP-2水平与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球形度对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05-2017-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共117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1)复发组50例。(2)未复发组67例。收集各组一般资料、心脏超声测量的左心房直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CTA测量的左心房容积、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并计算左心房球形度。比较两组间左心房球形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以房颤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对左心房球形度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左心房球形度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结果:(1)复发组左心房球形度高于未复发组[(86.2±6.1)%:(83.0±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球形度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相关关系[OR=1.097,95%CI:(1.026,1.174),P=0.007],而其他指标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房球形度与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类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上下径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彩超测量的左心房直径(r=0.302,P=0.001)、CTA测量的左心房容积(r=0.287,P=0.002)、左心房左右径(r=-0.306,P=0.001)、左心房前后径(r=0.404,P=0.001)均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左心房球形度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房颤的复发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AP-AF评分对房颤(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3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被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CAAPAF评分在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3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复发组62例,未复发组5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左心房内径、体质量指数、持续性房颤、CAAP-AF评分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AP-AF评分、左心房内径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是多因素作用结果,其中CAAP-AF评分、左心房内径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为临床工作中筛选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109例接受CPVA治疗的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行环绕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PVI)。通过对10项临床和消融过程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单次CPVA术后早期(<3个月)复发和晚期(≥3个月)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实现消融终点,其中59例为通过单一CPVA法(简称强化CPVA法)实现PVI,50例为通过CPVA联合肺静脉口节段性消融法(简称改良CPVA法)实现PVI。49例(45.0%)在术后早期复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a)。单因素分析显示左房增大、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改良CPVA法是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指标;但经多因素分析后仅有改良CPVA是独立的预测指标(P<0.001;RR4.670;95%CI1.996~10.927)。随访9.1±3.5(4~15)个月,33例(30.3%)在术后晚期复发ATa。单因素分析显示左房增大、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改良CPVA同时也是晚期复发的预测指标,但亦仅有改良CPVA是经多因素分析确定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6;RR0.391;95%CI0.613~0.941)。严重并发症包括1例心脏压塞和1例脑卒中。结论在以PVI作为房颤CPVA治疗的消融终点时,无论是术后早期复发或晚期复发,改良CPVA法均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明确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因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制定个体化的消融策略,也有助于在术前做好对相应危险因素的管控及对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有复发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最终得以提高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目前的研究应发现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发,例如:年龄、性别、左心耳、左房纤维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右心室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9年5月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病人1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早期复发和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情况分组,评价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110例病人术后3个月内复发34例,随访过程中共复发60例;(2)早期复发组病程明显长于早期未复发组(P<0.05);早期复发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心内膜收缩期长轴峰应变(RV-PLSS-ENDO)、右室心外膜收缩期长轴峰应变(RV-PLSS-EPI)及右室长轴整体峰应变(RV-PLSS-T)水平明显低于早期未复发组(P<0.05);(3)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右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P<0.05);(4)心房颤动病程和RV-PLSS-T是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伴RV-PLSS-T下降组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率明显高于未伴RV-PLSS-T下降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心房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AAP-AF评分、APPLE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房颤消融术的251例患者并进行术后随访,根据术后3个月后是否再次发生任何持续至少30秒的房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计算每位患者CAAP-AF评分、APPLE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分值,并对评分及一般资料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种评分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均有一定预测价值,随着评分的增高,复发率逐渐增高;其中CAAP-AF评分的预测价值最佳,其最佳截断点为≥5分,灵敏度为65.1%,特异度为65.5%。其余评分预测价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AAP-AF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三种评分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CAAP-AF评分预测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尽早干预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AF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逐渐成为AF的一线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RFA治疗AF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避免了药物复律引起的副作用,总成功率达73.3%,但仍有近26.1%的复发率。因此,降低RFA治疗AF的复发率及寻找RFA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对临床医师识别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础指标、临床特征、病理解剖因素、临床生化指标、消融术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综述了AF经RFA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超声用来评估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简便快捷,可重复性高。传统超声的结构性预测因子(术前左房直径、左房容积)已被熟识,但最近的研究存在分歧。近期,一些新型超声的功能性预测因子(左心耳血流速度、左房和左室血流速度、左房射血分数、左房应变、估计肺动脉楔压)引起广泛关注,可被广泛运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策略,使房颤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冷冻消融术后影响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0例直径≤5.0 cm的HCC行冷冻消融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冷冻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随访8-47(平均随访时间21.9±10.1)mo,共有57...  相似文献   

16.
近期大量研究显示,一些生物标志物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包括心脏标志物(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炎症相关标志物(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热休克蛋白)、纤维化相关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半乳糖凝集素-3、基质金属蛋白酶、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自身抗体)、内皮功能标志物(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氧化应激标志物(氧化代谢物衍生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糖化血红蛋白)和肾脏标志物(肾小球滤过率、血清尿酸)等。这些生物标志物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揭示房颤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CAAP-AF评分是预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新的评分系统,包括冠心病、左房内径、年龄、持续性或者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失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和女性共6个危险因素,总分为13分。该评分系统于回顾性队列研究得出,并应用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但是由于该研究是一个单中心结果,仍需要不同消融技术和手术经验的其它中心证实。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导管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的人数占总消融人数的百分率因采取不同的消融策略而有不同,在70%~95%之间。多种指标影响消融术后的临床转归,病程长、左房大、左房疤痕和纤维化、体表ECGf波频率快振幅低、最大P波时程长是预测慢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体重指数、结构性心脏病指标报道不一,有待进一步研究。慢性房颤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个体差异很大,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综合评分,合理选择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趋势与远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入选在我院接受首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并于术后3个月内每月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术后定期临床随访和监测12个月.根据术后第12个月体表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临床随访结果,分为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患者与无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趋势.结果 术后第12个月体表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统计结果显示,房颤复发率为36.0%(18/50),所有心电图中出现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为26.9%,其中房颤20.2%、房扑2.0%、房速4.7%;房性早搏20.1%;窦性心动过缓2.0%.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无复发组(41.1%比10.2%,P<0.05),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术后3个月分别为44.4%、41.8%、38.5%,P>0.05).无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可出现房颤复发,随着时间推移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降低趋势(术后3个月分别为18.7%、10.5%、4.4%,P<0.01).结论 早期复发不能代表消融失败和晚期复发,但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繁,则晚期房颤复发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采取二代冷冻消融(CB)及射频消融(RF)早期复发的对比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拟行阵发性房颤消融术的患者160例。分为CB组和RF组,各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测定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明确两组术后房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左房内径均无差异。CB组与RF组早期复发率无差异(33.8%vs 32.5%,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无差异。术后CB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明显高于RF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性别、左房内径、术前白介素-6(IL-6)值及术后IL-6值是RF组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CB组,只有性别是房颤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患者更高,P<0.05)。结论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早期复发率无明显差别,并且由于其心肌损伤方式不同,术后预测早期复发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