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发生率只占2%~10%。本文收集11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见附表。讨论: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生率较低,但容易误诊和漏诊,甚至在剖腹探查中的漏诊率也很高。本组11例术前大部分诊为:“内脏破裂”。有两例第一次剖腹探查未发现腹膜后破裂,再次手术后一例死亡。腹膜后损伤的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临床缺乏特异症状,极易误诊。本文结合10例治疗体会,对早期诊断、防止术中漏诊及手术方法、死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强调指出提高对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征象的认识,早期剖腹探查,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预防术后合并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吴珙乐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即使剖腹探查,亦常易漏诊,往往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近10年来收治8例,由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  相似文献   

4.
聂正怀 《西部医学》2008,20(6):1256-1257
目的探讨单纯闭合性腹膜外十二指肠损伤发病机制及正确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8例单纯闭合性腹膜外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受伤机制及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所达到的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后均康复。结论单纯闭合性腹膜外十二指肠损伤治疗关键是掌握好剖腹探查指征,及时行剖腹探查,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少见,约占胃肠道穿孔的16%,陈昌荣收集解放后国内文献腹部外伤2327例,其中十二指肠伤47例,占腹内脏器伤总数的1.52。国外报导约占所有肠穿孔的10%,美国丹佛医院经剖腹探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破裂者共34例,占同期腹部外伤剖腹探查病人的3.7%,但由于易误诊和漏诊,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故十二指肠破  相似文献   

6.
凌永赤 《右江医学》2012,40(2):238-239
<正>十二指肠解剖部位较深,绝大部分位于腹膜外,该部位损伤较为少见,约占外伤性剖腹探查术的3.7%。十二指肠损伤时常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给术前诊断造成很大困难,术中探查也容易漏诊,而且手术处理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本文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7例胰、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认为凡上腹部损伤均应警惕胰、十二指肠损伤,强调了即时行剖腹探查的重要性。对于横结肠系膜根部,腹膜后血肿者均应考虑胰、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应作十二指肠外侧切口以及打开胃结肠韧带,以防漏诊。对于不同的胰、十二指肠损伤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腹腔内、腹膜后、十二指肠内减压引流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强调了对于该类病人用“空肠内置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损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损伤中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我院1985~2003年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破裂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23例,死亡5例,术后并发症9例.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术前难以确诊,可疑病例应尽早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术式,十二指肠减压建立通畅引流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结果 13例经剖腹探查确诊,其中1例经手术探查漏诊,漏诊率6.25%,后再次手术确诊;2例术前疑诊为十二指肠损伤,经手术证实;1例医源性损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膈下脓肿、腹膜后感染各2例,肠梗阻1例,发生率43.75%.治愈14例,治愈率87.50%;死亡2例,死亡率12.50%.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诊断要点是上腹部损伤后上腹痛可合并有腹膜炎体征,有的伴有腰痛或右肩牵涉痛、腹穿抽得胆汁样血性液体、血淀粉酶或腹穿液淀粉酶升高、腹部X线检查示膈下游离气体等、CT检查示腹膜后积气等.术中探查不仔细、处理不确当是术中探查漏诊的原因.手术方法可选择单纯修补术、切除损伤肠管行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十二指肠裂口空肠吻合术或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Berne手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真性动脉瘤破裂引起腹膜后出血极其罕见,现报道1例如下。李××,男性,75岁,住院号102531。因右上腹剧烈疼痛、出冷汗、休克,腹内穿刺抽得鲜红色不凝固血液,在外院剖腹探查发现:右侧腹膜后巨  相似文献   

11.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临床较少见,早期诊断不易,术中也存在漏诊,处理较复杂,该文总结12例治疗情况,并讨论了早期诊断、术中探查、术式选择及术后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约占胃肠道穿孔的16%。陈昌荣收集我国解放后报告的腹部外伤2327例,其中十二指肠伤47例,占腹内脏器伤的1.52%;国外报导约占所有肠穿孔的10%;美国丹佛医院经剖膜探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破裂者共34例,占同期腹部外伤剖腹探查病人的3.7%。本病易误诊或漏诊,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故应成为外科特别是战伤外科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国内外对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病因和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例十二指肠破裂做了临床分析。其腹腔内破裂和腹膜后破裂的症状及体征有所不同:腹腔内破裂与胃十二指肠穿孔相似,诊断较容易;腹膜后破裂的症状及体征出现较晚,诊断较困难。讨论了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并发瘘、血肿及梗阻与十二指肠生理解剖特点的关系;治疗的关键是早诊断,及时手术,术中避免漏诊,正确选择术式,早期抗休克,后期全身支持疗法亦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腹部钝性损伤引起的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缺乏特异症状,常不易确诊,甚至剖腹探查术中亦常漏诊。从1966年以来,我们在院内外共收治和处理此类患者7例,现就诊断及处理等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损伤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即腹膜外部分),早期症状、体征隐蔽,不易发现,常同时伴有胰腺、胃、结肠、肝脏等相邻脏器损伤,使诊断和处理上都存在不少困难。即使在剖腹探查术中,也常有漏诊。我院近15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9例,术前无一例确诊,其中初次手术漏诊再次手术探查1例。现着重讨论分析本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二指肠损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确诊28例,延误诊断及漏诊共2例;死亡5例,治愈25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病情复杂,无特殊检查明确方法,且常为复合伤,早期诊断和早期及时手术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剖腹探查术可减少死亡率,四管法引流能有效的防止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腹膜后血肿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资料,非手术28例,手术54例,其中行脾切除21例,肝修补7例,十二指肠破裂修补2例,小肠破裂修补5例,损伤段小肠切除吻合7例,肠系膜破裂修补4例,胰体尾部切除1例,单肾切除3例,肾修补2例,膀胱破裂修补4例,结肠破裂一期修补3例,结肠修补及造瘘1例。同时,总共行血肿切开引流21例。结果:治愈78例(95.12%);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腹部外伤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腹膜后血肿,并早期纠正休克,结合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按照不同部位的血肿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避免阴性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8.
蒋某,男,24岁,自用锐器刺伤上腹部后十小时急症入院。剑突下三处各有约1 cm 伤口,全腹呈板状,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液淡血色。急诊剖腹探查。见胃小弯前壁有1.5cm 裂孔,十二指肠第二段部后腹膜血肿区约4×6 cm~2,周围组织有胆汁染色状,但未见明显腹膜伤痕,触亦无捻发音,仅做胃修补术。术后,引流管胆汁样液逐渐增多,右侧腰背部疼痛难忍,腹穿刺仍有胆汁样液,乃于术后56小时,再次行剖腹探查。发现十二指肠、结肠右侧的腹膜后区大片血肿,周围组织水肿,黄染,解剖关系不清。切开后腹膜探查,在十二指肠降段前壁紧靠胰头部,发现一破裂口约0.5×0.6cm~2有胆汁样液溢出,周围组织炎性浸润,修补破裂孔,另行空肠高位造瘘。十二指肠穿孔处,空肠远端,小网膜孔处各置一引流管。15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蔡雪军 《医学争鸣》2008,29(16):1521-1521
0引言 十二指肠绝大部分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毗邻关系复杂,损伤易合并腹内其他脏器伤,症状常被其他脏器伤掩盖,虽然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少见,仅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但其术前确诊困难,即使剖腹探查,漏诊率也较高.现结合我科1997年以来收治的26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手术治疗的 2 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确诊 6例 ,剖腹探查后确诊 2 2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 2 1例 ,十二指肠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4例 ,十二指肠憩室化 3例 ,术后十二指肠瘘 3例 ,腹腔脓肿3例 ,肺部感染 6例 ,治愈 2 4例 ,死亡 4例。认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 ,容易延误诊断和漏诊 ,早期诊断、早期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