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42例非高血压LVH患者的血清胰岛素、血糖和空腹血脂水平;用超声测定并计算心脏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按心脏超声测定分为非高血压LVH和左室正常组。结果 LVH组的空腹血甘油三酯和胰岛素分别高于左室正常组,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法)高于左室正常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非高血压LVH组HOMA指数与LVM、LVMI正相关(r=0.38、P<0.01及r= 0.29、P<0.01)。结论 非高血压LVH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与LVH有密切相关,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参与非高血压LVH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蓉 《医学综述》2014,(1):163-1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影响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11例,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测量血压,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非LVH组。结果 LVH组收缩压、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非LVH组(P<0.05)。LVMI与收缩压、HOMA-IR正相关(r=0.331和r=0.423,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胰岛素抵抗参与LVH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程度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变化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组 6 7例 (其中伴左室肥厚者 30例 ) ,正常对照组 30例 ,以放免法测定血浆ET、硝酸还原酶法经比色测算血清NO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高血压(EH)组血浆ET水平高于对照组 ,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EH伴LVH组ET水平高于NO水平低于不伴LVH组 (P均 <0 0 1) ;左室重量指数 (LVMI)与ET、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4 19、0 4 79,P均 <0 0 1) ,与NO水平呈负相关 (r =- 0 4 93,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ET对LVH作用显著 (r =0 6 6 0 ,P <0 0 1)。EH早期就有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出现LVH时 ,舒张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NO、ET对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形成有一定作用。LVH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较好电压标准。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ECG诊断LVH的各种电压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一项新的电压指标,即胸导联最大QRS电压(简称Vmax)与超声心动图LVMI相关最为密切(r=0.545,P<0.001)。结论:Vmax有希望成为ECG诊断LVH的有效实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房构型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正常组32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16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左房内径(LAD)、左房内径指数(LADI)。结果:高血压病LVMI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LAD均较对照组增高,而LADI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较对照组增大,高血压病LVMI正常组则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D与以下指标的相关性依次为:LVMI(r=0.61、P<0.001)、脉压(r=0.32,P<0.01)、体重指数(r=0.31,P<0.05)、年龄(r=0.26,P<0.05)、体表面积(r=0.25,P<0.05);女性组LADI大于男性组(P<0.05);与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房构型发生了显著改变,左室重构发生在左房构型改变之前;左房内径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脉压、体重指数、年龄及体表面积呈正相关,与性别有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含量及其与左心室肥厚(LVH)、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EH患者和36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测定E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对BNP与LVMI、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EH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EH伴LVH者BNP浓度明显高于EH无LV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伴LVH者血浆BNP浓度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H、LVDF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测定可望成为EH患者LVH及LVDF障碍的一项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贝那普利治疗前后LVH的逆转情况,探讨血浆BNP水平可否作为判断LVH与逆转的一项临床生化指标。方法筛选EH伴LVH组患者56例,EH无LVH组患者66例及正常血压对照组36例,予以EH患者贝那普利5~20 mg治疗24周,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A比值和BNP,并对BNP和LV-MI、E/A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H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EH伴LVH者BNP浓度明显高于EH无LV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贝那普利治疗后EH伴LVH患者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E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H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测定可望作为判断EH患者LVH与逆转的一个敏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AClinicalStudyofReversing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inHypertensivePatientsbyAdalatZhangFumin(张馥敏)XuDi(许迪)YongYonghong(雍永宏)Chen...  相似文献   

10.
谢伟楠  刘智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836-1839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后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9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HD的40例SHPT患者,收集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前的一般资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以及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缩短分数(FS)、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患者用药后1、3、6个月iPTH明显下降(均P<0.05),钙、磷、钙磷乘积水平相对稳定。治疗6个月后,iPTH下降幅度≥50%的患者例数为21例(52.5%),≥30%的患者有28例(70.0%)。40例患者用药6个月后LVMI、LVM、IVST、LVDd、LVPWT、LVM明显下降(均P<0.01), FS升高(P<0.01),LAD、LVDs、EF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其中LVH组的患者LAD、LVMI、LVM、IVST、LVDd、LVPWT、LVM较前明显下降(均P<0.05),FS升高(P < 0.01),非LVH组的心功能相关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  帕立骨化醇能够明显降低iPTH水平,有效治疗SHPT,对钙、磷及钙磷乘积影响较小,并且能够消退LVH或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