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下颌角骨折患者62例,经口内切口行骨折复位,用小型钛板固定。术后1周及1、3、6个月随访,检查患者面形、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X线全景片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面形均恢复正常,张口度大于3cm,咬合关系恢复良好;X线全景片示骨折处钛板固定良好,钛钉无松脱。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及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未发现异常。结论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面中部复杂骨折手术切口设计和骨折复位顺序。方法 :对 62例面中部复杂骨折进行手术复位和内固定 ,术后对面形、面部比例、牙合关系、张口度、面瘫、脑脊液鼻耳漏、复视、X线和CT等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5 7例中 5 2例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正常 ;出现面中、面下比例异常的 44例患者全部恢复正常比例 ;41例中 3 7例术后牙合关系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48例出现张口受限病例全部恢复正常 ;62例患者中 47例术后X线复查达到解剖复位 ;3 4例中术后CT复查 2 4例达到解剖复位 ,10例为基本复位。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和正确的复位顺序是手术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的关键 ;上颌骨高位骨折一般采用Le -FortⅠ型截骨复位 ,恢复术前牙合关系 ;鼻眶筛骨骨折鼻骨和内眦韧带复位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施素萍 《口腔医学》2006,26(3):239-240
目的探讨应用坚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手术切口、治疗方法及优缺点。方法采用口内进路对28例下颌骨骨折复位后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随访半年,张口度均正常。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肯定,口内手术入路避免了面部瘢痕及面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F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结果:3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术后张口度≥37min,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术后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颌间牵引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例,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配合术前术中术后颌间牵引治疗,术后1、3、6月摄下颌骨正侧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或三维CT复查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并检查咬合关系。结果:38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复位,愈合良好,36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合并下颌角部粉碎性骨折病例个别牙咬合有早接触,调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前术中使用颌间牵引能有效辅助骨折解剖复位、保持正常咬合关系下行坚强内固定;术后维持短期颌间牵引,对保持骨折复位愈合、咬合关系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提高颌面部骨折复位后固定的可靠性,总结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微型钛夹板对86例颌面部骨折进行坚固内固定。结果 86例坚固内固定术后,84例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及张口度,占97.7%。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骨折固位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钛板变形或断裂、骨折移位;2例出现面神经轻度瘫痪,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1月出现颞颌关节弹响,取出钛板后好转。结论 双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颌后切口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经颌后入路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患者张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面部表情肌功能、涎瘘等临床指标。结果:18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张口度、开口型均可恢复正常,无面瘫、涎瘘病例出现。术后3个月复查CT片显示髁突解剖复位,骨折断端无成角或裂开。结论:经颌后切口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能充分保护面神经分支,最大程度减轻对腮腺腺体创伤,且能达到髁突解剖复位和坚固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髁突中低位骨折病例施行开放复位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前后张口度、面神经损伤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及术后颞颌关节功能状况,手术前后全颌曲面断层片及CT对比骨折复位与愈合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张口度均>3 cm,咬合关系良好.关节区疼痛和弹响2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4例.影像学检查显示髁突外形良好.结论:髁突中低位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42例患者共48处下颌骨陈旧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 4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正常咬合关系,2例经颌间牵引1个月后基本恢复咬合关系。38例术后张口度〉3.7cm,3个月后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具有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结果 术后1、3、6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功能及面形恢复较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面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髁突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采用手术治疗的116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髁突摘除术,随访3个月至3年,复查内容包括患者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症状、面型和X线检查。结果:外形和功能均显著恢复,113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占97.4%;115例张口度恢复正常,占99.1%;X线复查髁突骨折解剖复位率94.8%;15例儿童患者恢复良好,无下颌骨发育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治疗髁突骨折的较好方法,严重移位或脱位的儿童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可吸收接骨板进行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髁突颈部骨折时进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术后效果。方法 对髁突颈部骨折出现髁头脱位突破关节囊、髁突和髁突颈下骨折移位成角大于30°~45°、下颌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 mm的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绕耳轮脚向上后耳颅沟切口,行翼外肌-髁突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方法 治疗。术后1、3、6个月复诊,检查面型、开口度、开口型、牙合关系、咀嚼力、面神经功能,三维CT重建上下颌骨,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月,所有患者面型对称、牙合关系好、开口度均较术前增大;无骨折移位、患侧咀嚼力减弱、8例额纹变浅。3月后,所有病例面型对称、开口度≥3.5 cm、开口型无偏斜、骨折一期愈合、髁突表面未见骨质吸收、面神经瘫痪症状恢复、双侧咬合力对称。6月后观察所有项目同术后3月。结论 髁突骨折经耳屏前后上绕耳轮脚切口,能较好的保护颞下颌关节区相关血管神经;对髁突颈部骨折行翼外肌-髁突解剖结构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在术后3月内可判定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对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髁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殆关系紊乱情况,手术前后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殆状况。结果:髁突骨折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4.9%,张口受限3例,错殆1例,钛板断裂1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8例。结论:成人髁突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大于30°~45°、下颌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颌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3~6个月复诊,检查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面型对称,开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1周颌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示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患者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翼外肌-髁突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耳颞切口联合可吸收板治疗颧弓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耳颞切口,显露复位颧弓骨折段后应用可吸收接骨板对8例单纯颧弓粉碎性骨折病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伤口愈合情况及X线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8例患者除1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甲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耳颞切口入路,可吸收接骨板行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颧弓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