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形反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yoked potential,PRVEP),在临床检查中已成为评价视路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本文分析了27例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PRVEP的特点及其与视力和视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本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6~29岁,平均21.8岁。其中8例为双侧性病变。患者均为我院89年以来的住院病人,均经常规视力、视野、屈光和眼底检查,确诊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使用丹麦DISA 2000C型肌电图仪在暗光屏蔽室内进行测量。背景光亮度0.9cd/m~2,黑白棋盘格平均光亮度100cd/m~2,对比度80%,应用全视野,图形和方格  相似文献   

2.
作者们观察及随访了48例病人,男22女26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上,单眼或双眼因视神经疾患而突然视力减退者,有40例随访1个月到11年。结果:发病年龄以55~65岁为最多,多数病人是突然发作,眼前出现一层薄幕。双眼同时受累者开始有9例(19%),最后为23例(28%)。在新近受累的60只眼中有21只眼视力正常(20/20~20/25);14只眼为20/30~20/80;10只眼为20/100~20/400;15只眼为指数或更坏。在旧和新的视力欠缺的64只眼中,有51只眼视野出现大小不同的弓形缺损,8只眼有中心暗点,1只眼生理盲点扩大。双眼视野缺损者有10例其弓形缺损相同(例如均在鼻下象限),6例不相同。40只眼在发病的3个月内眼底检查所见为视乳头  相似文献   

3.
1987年4月我们到南京盲童学校对64例盲童进行眼病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4例盲童中,男39例,女25例,共128只眼。年龄最小6岁,最大22岁,平均年龄16.5岁。检查方法:因盲人行动不便,64例盲人均在学校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问病史,查视力,用2%后马托品散瞳检查眼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1~1996年间又对36例(39只眼)高眼压青光眼病人,经过多种药物冶疗,眼压仍不能降至4.67kPa(35mmHg)以下时采用后巩膜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一、一般资料共36例(39只眼)。男19例,女17例,右眼17只眼,左眼22只眼、年龄18~87岁,平均54.6岁。慢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干眼症患者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变化.方法 试验组为视力正常的干眼症患者40例(80只眼),模拟分别为:85cd/m2无眩光(85cd/m2without glare,85wog)、85cd/m2有眩光(85cd/m2with glare,85wg)两种昼的环境,在不同空间频区进行CS测定.与试验组年龄匹配的门诊患者30例(60只眼)为正常对照组.双眼视力均≥0.8.结果 干眼患者CS值在各空间频区都有下降,尤其在低空间频率CS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极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无防腐剂人工泪液)后30minCS值明显上升,用药前后CS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干眼患者在视力检查正常的前提下,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应用人工泪液后视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39眼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手术治疗和用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视神经损伤7天之内就诊者,无光感16眼仅3眼视力提高,光感以上者17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20天就诊2例(4眼)无变化,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视力提高。结论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经CT检查有神经受压迫的阳性征象者,不论有无光感均应及早手术,无阳性征象者及早用药治疗多途径给药,效果较好。伤后立即失明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眼底内科住院的非手术和外伤的无光感眼病种构成及其视力恢复情况.方法 在眼底内科住院治疗的无光感患者367例43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经暗室手电光检查结合瞳孔对光反射检查确定视力为无光感.其中,男性208例235只眼,女性159例195只眼.双眼63例126只眼,单眼304例304只眼.单眼患眼中,右眼159只,左眼145只.年龄2.50~86.00岁,平均年龄(40.85±18.03)岁.观察患眼的病种构成.针对不同病种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观察出院时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430只患眼中,视神经炎157只眼,占36.5%;葡萄膜炎68只眼,占15.8%;视网膜血管性疾病54只眼,占12.6%;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5只眼,占8.1%;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9只眼,占6.7%;视神经萎缩28只眼,占6.5%;眼球外伤18只眼,占4.2%;放射性视神经病变17只眼,占4.0%;青光眼10只眼,占2.3%;视网膜脱离5只眼,占1.2%;压迫性视神经病变4只眼,占0.9%;眶尖综合征2只眼,占0.5%;癔症2只眼,占0.5%;眶蜂窝织炎1只眼,占0.2%.经住院积极治疗后,视力仍为无光感269只眼,占62.6%;视力恢复至光感及以上161只眼,占37.4%.视力恢复至光感及以上的161只眼中,视力光感~<0.02者74只跟,占总患眼的17.2%;≥0.02~<0.05者25只眼,占总患眼的5.8%;≥0.05~<0.1者14只眼,占3.3%;≥0.1~<0.3者11只眼,占2.6%;≥0.3者37只眼,占8.6%.结论 非手术和外伤的无光感眼主要为累及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病变所致.经积极住院治疗后可使部分患眼视力恢复至光感及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1.5 8例 (6 0只眼 )中 ,男 19例 (19只眼 ) ,女 39例 (41只眼 ) ;年龄最大 93岁 ,最小 15岁 ,平均 6 2岁 ;6 0只眼中老年性白内障 5 5只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 4只眼 ,外伤性白内障 1只眼 ;术前视力最低为光感 ,最高 0 .3。2 .手术方法 :6 0只眼术前均行角膜曲率、A超检查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 ,非接触眼压计检查了解眼压情况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在 8.0 m mol/ L 以下。手术均在门诊完成 ,1%的卡因表麻后 ,采用美国眼力健 AMO Opsys超声乳化仪进行手术。除 1例原有网脱超声乳化术后需进一步治疗外 ,其余均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资料 1.58例(60只眼)中,男19例(19只眼),女39例(41只眼);年龄最大93岁,最小15岁,平均62岁;60只眼中老年性白内障55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4只眼,外伤性白内障1只眼;术前视力最低为光感,最高0.3.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视觉诱发电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谊  李上  邹倩  冯联兵 《眼科新进展》2006,26(3):175-175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通过一般检查方法很难确诊。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通过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60例患者,并与对侧健眼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眼外伤312例312眼,其中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者60例(60眼),男48例,女12例。年龄5~78岁,平均34.5岁。视力以矫正视力为准:无光感者3例,光感~0.3者42例,大于0.3者15例。外伤原因:拳击或踢伤31例,机械伤20例,从高处意外摔伤9例。VEP检查时间距受伤时间12h~1月。1.2检查方法视力≥0.3(戴镜矫正)者行模式翻转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TecnisZ9000对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4例36眼,其中18眼为Tecnis Z9000组,18眼为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组。检查术后3mo最佳矫正远视力,不同亮度环境及有、无散瞳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结果:手术后3mo最佳矫正远视力Tecnis Z9000组为0.89±0.17,球面人工晶状体组为0.76±0.1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瞳孔下,两组晶状体在不同空间频率(1.5,3,6,12,18c/d)、不同照明条件下CS无显著差别。散瞳后Tecnis组亮环境(亮度为85cd/m2)下的12,18c/dCS及暗环境(亮度为3cd/m2)下1.5,3c/dCS均分别与同条件下的球面人工晶状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白内障术后早期,Tecnis Z9000可提高最佳矫正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改善术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4年11月至2022年7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首诊均被误诊为其他眼部疾病。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APD)、眼底彩色照相、眼眶核磁共振成像(MRI )、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32只眼。回顾分析患者临床及MRI、视野、P-VEP、FFA等特征。结果 49例患者中, 男性31例, 女性18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59.3±7.8)岁。均主诉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或视物遮挡感。出现症状至就诊时病程>2个月、≤2个月分别为12 (24.5%, 12/49)、37 (75.6%, 37/49)例。49只眼中, 误诊为视神经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或疑似青光眼、视盘血管炎、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分别为28 (57.1%, 28/49)、11 (22.4%, 11/4...  相似文献   

13.
颜榕  侯艳丽  王艳玲  张晓君 《眼科》2016,(4):265-269
目的探讨感染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和北京友谊医院眼科诊治的视神经周围炎病例10例。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随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主要指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中女性7例。平均发病年龄(33.8±12.7)岁(14~51岁)。10例患者16眼受累,视力在0.1以下10眼(62.5%);至少1眼视力低于0.1者8例(80%)。16只受累眼中有轻到中度视盘水肿者13眼(81.3%),其中2眼伴视盘周围火焰状出血。全部患者完成至少1次头颅MRI检查,其中7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并均发现有视神经鞘强化。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同时接受了抗病毒药物治疗。平均随访(854.1±198.1)天(400~1035天)。除4眼最终随访视力0.5以下,其余均恢复至1.0或以上。结论感染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与原发脱髓鞘性视神经炎临床表现类似,但双眼受累更多见,视盘水肿及盘周出血更明显,可能与前驱感染相关。影像学表现为视神经信号增高及增粗,增强后可见视神经鞘强化,需与视神经鞘膜瘤鉴别。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视功能大多数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眼球钝锉伤可致眼结构损伤及视神经传导障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可较早反映出视神经病变程度。本文就屈光介质清晰的眼球钝挫伤121例(132眼)行PVEP检测,与正常PVEP比较及治疗前后对比,评价视神经损伤程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眼球钝挫伤121例(132眼),否认眼病史,排除外伤致眼前段损害。其中单眼110例,双眼11例,年龄14~57岁,平均48.2岁。受伤距就诊时间2h~2个月;眼底无明显异常102眼,视网膜水肿30眼。视力0.1~0.25者40眼,0.3~0.5者50眼,>0.5者42眼。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早期眼部表现,以及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6例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眼与神经系统发病时间间隔、视力、视野、眼底、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VEF、MRI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之比1:2.2,平均发病年龄30岁,多数(88%)在首次发病5年内出现MS其他CNS症状。视力、视野、眼底均有异常,脑脊液检查有异常。视觉诱发电位和MRI检查阳性率高。结论 视神经炎可为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表现,MRI是首选的鉴别诊断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是神经外科急症和常见病 ,由于专业的局限 ,以往视神经损伤被忽视 ,导致视神经损伤遗漏。我院神经外科与华北煤炭医学院附院眼科结合 ,于 1996年3月至 1999年 8月 ,对 8例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经开颅视神经管开放减压、视神经鞘切开手术 ,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8例中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18~ 45岁。平均 33.8岁。均为中度颅脑损伤 ,GCS10~ 12分 ,6例为车祸伤 ,2例为高处坠落伤。8例病人均意识清楚 ,患眼视力下降 ,其中 4例视力 0 .2 ,3例光感~ 0 .0 1,1例无光感。患眼瞳孔中度或…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较常见的眼部急症。其主要表现患眼视力骤降或丧失 ,瞳孔散大 ,早期眼底表现基本正常。病因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下及暴力击伤。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 ,常致永久性视功能丧失。笔者从 1999年初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10例 ,获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 :均为病因类同 ,影像学检查排除视神经管骨折 ,治疗组 10例 10眼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6~ 48岁 ,就诊视力无光感5例 ,视力低下 5例 ,就诊时间伤后最短 2小时 ,最长达 7天。对照组 10例 10眼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 7~ 45岁 ,就诊视力无光感 6…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 (MS)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的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视神经、脊髓、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尤以前三者受累为多见。视神经的损害往往提示该病处于早期病理损害阶段。使用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 ,可以较客观提供视通路神经传导及视中枢是否被病变波及 ,配合视力检查 ,可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本文介绍 35例 MS的 VEP与视力相互关系 ,提示两者有一定内在联系 ,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共 35例 ,男 7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7年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7例.双眼病人3例,单眼病人6例;共12只眼.年龄37~60岁,平均44.6岁视力≤0.05者1只眼,0.06~0.2者2只眼,≥0.3者9只眼.转移灶呈黄白色扁平隆起,病灶表面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浅脱离.病灶数目为单个者2只眼,2个者3只眼,3个或以上者7只眼.转移灶位于后极部者4只眼,位于黄斑及其周者6只眼,位于视盘周者2只眼.原发病灶为肺及支气管肿瘤者5例;乳腺癌者3例;大肠癌者1例.采用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B型超声波作检查.治疗采用]经瞳孔温热疗法.波长810μm;所用能量250~1000mw,平均510mw;光斑大小2.0~3.0mm;曝光时间60s或120s.以转移灶处小现灰白色反应斑为宜.治疗点数2~6个点,平均3.7个点.治疗次数1~6次,平均2.9次.治疗间隔时间1~3个月.其中1例转移灶位于黄斑中心合并维替泊芬(visudyne)光动力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转移癌处呈扁平瘢痕色素沉着,渗液吸收.视力增进者2只眼;视力不变者4只眼;视力下降者6只眼视力下降缘于转移灶就在黄斑部或存在黄斑继发病变.观察时间1~32个月,平均9.6个月.结论 脉络膜转移癌适宜采用经瞳孔温热疗法.该疗法治疗脉络膜转移癌效果确切而价廉,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Coats病的诊治和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青少年Coats病的眼底表现、治疗效果及随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62至2006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Coats病的24例(26只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初诊年龄1~18岁,平均7岁;男件18例,女性6例;双眼2例(均为女性),单眼22例;10只右眼,16只左眼.根据患者眼底病情给予激光光凝、冷凝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随访时间1~44年,平均5年.结果 在26只患眼中,眼底有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动脉瘤、无灌注区及黄斑渗出者7只眼;合并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15只眼;晚期病变已无光感或濒于失明者4只眼.共有21只眼行激光治疗,10只眼眼底渗出和出血吸收,视网膜复位,视力增进,其中6只眼视力在0.8以上;共计10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6只眼曾行激光治疗,2只眼外加冷凝治疗,术后视力最佳为0.1.在治疗后的随诊中,有5例眼底又出现新的病变,及时补充激光治疗,保持了较好视力.24只眼中,有10只眼(42%)视力增加,12只眼(50%)视力未改变,2只眼(8%)视力减退.结论 青少年Coats病的病灶在周边,渗出性病变多累及黄斑部.若早期发现并及时予以激光治疗,患者预后视力较好,但需长期随诊,随访中如发现新病变需补充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