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湘西州1990~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71 26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87/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合计死亡680例,年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1.29/10万、0.40%。年均报告发病率,肠道传染病为170.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02.8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46.67/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5.90/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痢疾、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减少和肺结核、乙肝、梅毒等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1990~2010年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12091例,年均发病率为146.61/10万;死亡2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27/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1.39/10万,占发病总数的41.8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4.59/10万,占发病总数的30.4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18/10万,占发病总数的26.7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占总数的0.99%。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75.70/10万)、肺结核(36.26/10万)、细菌性痢疾(16.49/10万)。[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是普兰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禄劝县2007~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收集禄劝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禄劝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5698例,年发病率为207.47/10万~306.60/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48.64/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39%;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2.57%;肠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25.41%;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占发病总数的0.63%。报告的主要疾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手足口病、风疹等。[结论]禄劝县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同时必须加强对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病等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亚市10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三亚市2000~2009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表及网络直报系统中所获得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9年三亚市法定报告甲、乙传染病发病率为350.61/10万~320.0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24.26/10万。10年来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70.31/10万上升到156.03/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88.00/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7.20/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呈单峰下降,高峰为2004年237.25/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年发病率为212.35/10万~212.35/10万。[结论]三亚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以及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周兴亮 《预防医学论坛》2012,(4):314-315,317
[目的]了解南华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南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县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2 266例,年均发病率为192.5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28.95/10万、242.45/10万、148.92/10万、166.58/10万、176.00/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呼吸道传染病为138.96/10万,肠道传染病为13.84/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37.12/10万,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为2.55/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103.71/10万)、病毒性肝炎(36.18/10万)、流行性腮腺炎(31.34/10万)、手足口病(6.79/10万)、细菌性痢疾(4.08/10万)。5年中发现艾滋病病人11例,年均发病率0.93/10万。[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艾滋病是南华县的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台江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台江县2004~2009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累计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3 741例,死亡16例,年均发病率为412.64/10万,病死率为0.43%。年均发病率(/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231.30,肠道传染病为111.85,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40.59,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为2.76,其他传染病为26.14;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乙类传染病为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分别为193.69/10万、87.91/10万、38.94/10万),丙类传染病为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分别为25.04/10万、22.17/10万、7.83/10万)。死亡的16例中,肺结核9例,狂犬病6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结论]台江县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肺结核、细菌性痢疾、乙肝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湘西州1990~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7126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87/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合计死亡680例,年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1.29/10万、0.40%。年均报告发病率,肠道传染病为170.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02.8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46.67/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5.90/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痢疾、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减少和肺结核、乙肝、梅毒等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1990~2010年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清远市近10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清远市1999-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 年间清远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0种70546例,年发病率介于132.15/10~293.6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88.90/10万,死亡率为1.36/10万,病死率为0.72%,发病高峰为春夏季;传染病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1.34%,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位居第2位,占36.40%;肠道传染病占10.84%,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97%,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乙肝、梅毒、麻疹和狂犬病.[结论]清远市传染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加大对呼吸道传染病和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的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加强计划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衢州市18年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衢州市18年以来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8年来共报告各类传染病156351例,平均发病率368.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制力度,降低发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宾川县5年来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06~2010年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06~2010年间无甲类传染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180.35/10万~251.8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26.48/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肝炎,痢疾、淋病,伤寒,占发病总数的66.27%。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居高不下,占发病总数的54.62%;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21.97%。艾滋病及感染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宾川县传染病疫情态势依然严峻,今后工作要加大对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凉山州彝族聚居区霍乱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凉山州1998年霍乱流行资料。[结果]1998年凉山州17个县市中10个县市发生霍乱流行,全州发病率14.75/10万,病死率12.96%。疫区分布在高寒山区或二半山区的彝族聚居区,疫点多面广;有3个流行波,流行期最长达122d,冬春季也出现暴发流行;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占63.75%。疫区环境污染严重。流行菌株以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小川血清型6b生物型占优势。[结论]1998年凉山州大面积霍乱流行的因素,为流动人口传入霍乱,引起暴发流行,病区贫困,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环境卫生状况不良是流行基础。不良习俗、连续的奔丧、探视、聚餐使疫情蔓延扩散。病区缺医少药,延误疫情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丽芸  初建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69-4471
[目的]探讨两次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为中国重大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汶川与唐山大地震震后疫情和防疫措施,归纳成功因素,分析不足,提出改进对策。[结果]迅速建立防疫组织,开展饮水检测与消毒,无害化处理遇难者遗体,开展环境消杀灭和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保障"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措施。[结论]整合防疫体系,完善防疫标准,建立卫生评估方法,规划物资储备以及开发防疫装备,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性病学方法对宝山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宝山区2005—2009年共报告流腮病例24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96/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4-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患者男女比例为1.5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职业分布发病以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生以学生为主,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建立晨检和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等预防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接种麻腮风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梅县乡镇公私立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现状,以促进卫生消毒和防病工作的落实与完善。[方法]2011年9月,对梅县乡镇39家幼儿园(公立21家,私立18家)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教室、睡室空气、课桌面、寝具、毛巾、玩具、工作人员手进行检测。[结果]合计调查39家幼儿园,幼儿园周围无污染、无噪音的占82.05%;在教室安装流水洗手设施的占20.51%;有保健室、隔离室的占56.41%;有清洗消毒记录的占46.15%;能做到一人一巾一杯一消毒的占100.00%。合计检测各种样品512份,全部合格的122份,合格率为23.83%。样品合格率,室内空气为22.61%、物体表面为28.68%、玩具为32.28%、工作人员手为12.77%,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4种样品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县乡镇公私立幼儿园均存在卫生消毒工作不落实、消毒质量差、防病设施不完备、管理与监督不到位、不完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路艳 《预防医学论坛》2011,(8):725-726,728
[目的]掌握邹城市城区餐饮单位食(饮)具卫生状况,确保消费者就餐卫生安全,为卫生监督监测执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对邹城市城区106家餐饮单位的食(饮)具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度邹城市城区餐饮单位食(饮)具合格率为83.26%。第1季度食(饮)具合格率最高(91.46%),第3季度合格率为最低(7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餐饮单位检测合格率分别为宾馆酒楼96.80%、饭店89.05%、饮食店76.82%、饮食摊点6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抽检的所有食(饮)具中,以盘子的合格率最低(65.02%),茶杯合格率为最高(96.35%),不同类别食(饮)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力消毒餐饮具检测合格率(95.68%)高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邹城市城区餐饮单位食(饮)具卫生质量整体合格率较低。对街头摊点划区域集中经营管理和进行集中式消毒是提高餐饮业食(饮)具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市2007~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宏宝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39-1940,1942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2007~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防治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连云港市2007~2009年乙脑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27/10万、0.19/10万、0.22/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灌云县、东海县;报告病例均≤10岁,均居住在农村。[结论]连云港市2007~2009年乙脑报告发病率较高,需强化防蚊、灭蚊措施以及做好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5.12”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灾区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卫生防疫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灾区民众卫生自救意识逐步提高。在局部上还存在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重点要解决好合理消杀灭、改善环境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进一步提高灾区民众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自觉性、满足灾区救灾部队指战员各种卫生健康的需求、充分利用卫生防病专家队伍的力量,强化卫生防疫工作的决策科学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回顾赴北川县参加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总结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的有效措施和经验体会.方法 归纳总结参加北京疾控系统卫生防疫队赴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的工作.结果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应专业互补、装备良好,统一管理;通过对灾后卫生资源和卫生状况的快速评估,掌握灾区基本情况;灾后不同阶段应突出不同...  相似文献   

19.
周良君  陈果  江智辉  王学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50-1752
目的了解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掌握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绵阳市不同年龄的健康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582份血清样本,人群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17,抗体阳性522人,阳性率89.7%,抗体保护率76.6%;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的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8月龄的儿童和北川县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及GMT均处于最低水平,不同性别间抗体水平无差异。结论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接种质量、采取必要措施加强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和人群麻疹监测工作,是实现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