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泰州口岸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4—12月,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媒介生物区系调查有关方法》,对泰州口岸蚊类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成蚊215只,经鉴定隶属2亚科4属6种,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年均蚊密度为9.9只/人工小时,6、9月为密度高峰期。[结论]进一步做好口岸蚊类本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蚊类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期到来之前,适时灭蚊,可有效的降低蚊类的密度。  相似文献   

2.
宁德口岸蚊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对宁德地区一类口岸三都澳港区和白马港区蚊类进行调查,查获蚊类8属29种。白马港区蚊虫主要孳生环境为积水坑、水沟、竹筒、旧船舱积水以及缸、罐、废弃桶类、轮胎等容器积水。调查发现缸、罐、轮胎、竹筒等容器积水普遍孳生蚊虫,阳性率达46.7%~71.4%,主要孽生白蚊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夜间人房成蚊密度平均为5.6只/间,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优势蚊种(88.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梅州口岸蚊类的种群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控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蚊幼采用集卵器法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一年的调查,共捕获蚊类268只,经鉴定有3属4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其次为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7月为蚊类活动的最高峰。结论初步摸清梅州口岸蚊类的基本情况,蚊类调查对于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繁殖高峰到来之前适时灭蚊,有效降低蚊密度。  相似文献   

4.
厦门口岸蚊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厦门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蚊类的种群构成为2亚科4属9种,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90.47%,7.54%,全年平均的蚊虫密度为12.58只/人工·小时,季节消长的高峰期为3、4、5月份。结论 做好口岸蚊类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蚊类的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到来之前,适时灭蚊可有效降低蚊密度,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梧州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类防制、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人工诱捕法和紫外灯诱捕法,同时采用蚊媒集卵器进行蚊幼监测。结果:捕获蚊类1科4属24种,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其次为致倦库蚊,再次为中华按蚊,5月和8月为蚊类活动的高峰期。结论:通过一年的调查,基本摸清梧州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厦门口岸蚊类本底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厦门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 蚊类的种群构成为2亚科4属9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占捕蚊总数的90.47%,年平均蚊虫密度为11.90只/人工小时,季节消长的高峰为4月份。[结论] 做好口岸蚊类本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蚊类的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到来之前适时灭蚊,可有效降低蚊密度,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威海口岸的蚊类本底,为蚊虫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威海口岸的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蚊类615只,分2属5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蚊虫活动高峰期为7、8、9三个月。〔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威海口岸的蚊类情况,应在蚊虫密度达到高峰前采取措施,可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深圳蛇口口岸蚊类分布情况并为蚊媒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08年5月—2009年6月对蛇口口岸进行了蚊类调查。成蚊采用人工诱捕法;幼虫采用集卵器法。〔结果〕蛇口口岸捕获成蚊经鉴定,隶属3属4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2种,阿蚊属1种;成蚊数4~9月较高,10月开始逐渐减少,12月消失。野外草地以白蚊伊蚊、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成蚊总数的56.7%、42.4%;蚊幼虫均为白纹伊蚊,年平均容器指数为8.98%,以11月份最高达35.0%。〔结论〕随着该码头进出境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量越来越多,应加强对口岸蚊类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图们口岸地区蚊类的本底情况,于1985~1993年在图们口岸所辖部分口岸(三合、开山屯、沙坨子、图们)进行了蚊虫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晋江深沪口岸蚊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晋江深沪口岸蚊类本底情况,为口岸今后鉴别外来蚊种和控制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3年8月~2004年7月对深沪口岸进行了蚊类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结果]共捕获蚊类254只,分类鉴定为3属6种,优势蚊种为骚扰阿蚊,占捕蚊总数的53.15%。白纹伊蚊的房屋指数为18.51%,容器指数为12.96%,布雷图指数为5.55%。[结论]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深沪口岸的蚊类种群构成,今后在开展灭蚊时,应根据各蚊种的生态习性,采取有效灭蚊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空港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对首都空港口岸不同生境蚊类进行调查,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共捕获成蚊6 35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2属3种;淡色库蚊占捕获总数的98.38%,为首都空港口岸优势蚊种;平均密度22.07只/h·灯,最低密度2.39只/h·灯,最高密度58.17只/h·灯,呈现单峰型变化;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首都空港口岸成蚊密度处于较高水平,季节消长规律明显,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和平均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淡色库蚊为首都空港口岸的绝对优势种,应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应重点清除蚊类滋生地,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泰州口岸的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指导制定有效的长期的鼠类防制措施。方法 于2001年5月1日起采用夹日法对泰州港高港港区和杨湾港区进行鼠情调查。结果 经过一年的调查,共捕啮齿动物131只,经过鉴定啮齿动物种群构成有2目2科4属4种,其中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62.6%。9月份鼠密度最高为2.3%。12月份最低为0.4%。全年平均鼠密度为1.2%。结论 做好口岸本底调查工作,在鼠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可降低口岸的鼠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的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制定有效的长期防制措施。[方法]于2001年5月~2002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泰州港高港港区和杨湾港区进行鼠情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27只,经过鉴定种群构成有2目2科4属4种,其中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捕获鼠类总数的63.78%;9月份鼠密度最高为2.31%,12月份最低为0.44%,全年平均鼠密度为1.32%。[结论]做好口岸本底调查工作,在鼠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可降低口岸的鼠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青岛机场口岸蚊类本底情况,为口岸控制蚊媒传染病和鉴别外来蚊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2月在青岛机场口岸采用紫外灯诱蚊法,配合采用水捞瓢勺取法和野外挥网等方法进行蚊类和其孳生地的调查,每月调查2次。[结果]共捕获蚊类2259只,其中紫外灯诱蚊法捕获1165只。经分类鉴定为4属12种,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了在山东和青岛地区从未有报道的“留边库蚊”。[结论]本次调查全面掌握了青岛机场蚊类的季节消长情况和其孳生场所。加强机场周边环境整治,消灭蚊虫孳生地是今后灭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香洲口岸北堤货运码头蚊类分布情况并为监测和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02年3月.2003年2月间对香洲口岸北堤货运码头进行了蚊类调查。成蚊采用人工诱捕法;幼虫采用集卵器法。[结果]香洲口岸北堤货运码头成蚊年平均密度为1.60只/人工小时,其中3、6月份最高,呈双峰型,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成蚊总数的74.89%;蚊幼虫均为白纹伊蚊,年平均诱器密度为6.72只/个,以5月份最高达15.45只/个,年平均容器指数为17.12%,以9月份最高达33.00%;成蚊密度季节消长与湿度有关;蚊幼虫诱器密度和容器指数季节消长与气温密切关系。[结论]随着该码头进出境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量越来越多,应加强对口岸蚊类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合肥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0年11月~2001年10月,对合肥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2001年4月~12月,对蚊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鼠231只,经鉴定为2目2科4属5种,分别为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小家鼠、臭鼩鼱。年平均鼠密度为3.86%,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对56份鼠肺、鼠血标本进行了EHF.V抗原、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捕蚊4655只,经鉴定隶属2亚科4属6种,分别为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蚊伊蚊。蚊类平均密度为86.20只/人工小时。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6~9月为高峰期。〔结论〕应定期开展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鼠、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南昌口岸蝇、蚊类的本底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南昌口岸蝇、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0年4~12月,按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媒介生物区系调查有关方法》,对南昌口岸蝇、蚊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蝇类4科9属10种,分别为舍蝇、市蝇、瘤胫厕蝇、厩腐蝇、厩螫蝇、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黑尾黑麻蝇、横带花蝇,其中昌北机场、滕王阁码头、李家庄仓库舍蝇为优势种,昌北码头丝光绿蝇为优势种;昌北机场、滕王阁码头8月为高峰月份,昌北码头6月为高峰月份,李家庄仓库10~11月为高峰月份。发现蚊类2亚科4属5种,分别为致倦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搔扰阿蚊、中华按蚊,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6、11月份为高峰期。[结论]做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蝇、蚊类的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期到来之前,适时灭蝇、蚊,可有效的降低蝇、蚊的密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防城港口岸有蚊类5属10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不同蚊种存在着一定的季节选择性,其密度随气温、降雨量、相对温度的变化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绥芬河口岸蚊种组成及生态习性。方法采用诱蚊器法收集蚊类。结果2008-2009年共捕获蚊类819只,2属9种。野外草地优势种群是刺扰伊蚊,畜厩优势种群是凶小库蚊。5-9月份均有蚊类活动,7月份为蚊类活动高峰,密度为169.5只/小时 灯。结论此次调查初步了解了绥芬河口岸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绥芬河口岸蚊类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深圳机场进行了蚊类种群和季节消长的调查。共捕获成蚊2属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1997年占64.39%;1998年占59.52%;1999年占5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