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因素,每因素选择3水平,优选包合条件,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HP-β-CD比例为1∶12,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为3h,挥发油的包合率为66.71%,包合物的收得率为90.07%。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挥发油与HP-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采用饱和水溶法制备包合物,进行正交试验,以包合产率和包合率为筛选指标,优选包合工艺。使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包合效果进行评价,并考察包合物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最佳包合条件为1 mL油樟叶挥发油与8 g β-环糊精进行包合,包合时间3 h,包合物温度40℃,β-环糊精和水的体积比1:15。经红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形成了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试验得出的最佳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包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奈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收率和油利用率的综合评分为筛选指标,选择山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V/W)、包合温度及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优选包合工艺。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山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包合物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山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为1∶8.51(m L∶g),包合温度为13.10℃,搅拌时间为3小时。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表征结果表明包合物已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结论:最佳包合工艺合理、可行,有效地提高了山奈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包合五味子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含五味子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综合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对研磨法、超声法和饱和水溶液法进行比较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饱和水溶液法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采用显微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及稳定性考察。[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1∶10,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1h。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分别为82.57%、93.88%、9.39%,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且挥发油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包合后制剂稳定性增强。[结论]确定了五味子挥发油的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包合物制剂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经方配方颗粒平胃散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并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水量、蒸馏时间、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率为综合评分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包合质量,对包合物进行光、热、湿稳定性考察。结果:最终确立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浸泡0.5h,水蒸气蒸馏6h;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8(V∶m),30℃下搅拌包合90min。结论:优选出的经方配方颗粒平胃散挥发油提取工艺与包合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包合物进行鉴别分析。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6,包合时间为3 h,包合温度为40℃。结论此包合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的保留白术、桂枝中挥发油成分,为葶苈生脉方的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出薄荷脑和冰片β-环糊精(β-CD)的最佳包合工艺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薄荷脑、冰片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分别考察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薄荷脑和龙脑的相对含量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6∶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1.5 h;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均表明β-CD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在空气、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收得率和包合率较高、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香附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香附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香附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及差示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并对其粒径分布和粉末形态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与香附油比为8: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h;香附油包合前后薄层斑点基本一致;香附油红外特征吸收峰在包合后消失;差示热分析显示包合物与空白β-CD基本相似;包合物粒径范围在4~150μm之间,电镜下呈现片状或块状结晶。结论按优选工艺,香附油与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包合完全,粒径分布均匀,粉末形态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β-环糊精包合冠心康胶囊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β-CD与挥发油的用量比、包合温度及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冠心康胶囊挥发油的β-CD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用量比7∶1,包合温度45℃,超声时间40 min,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3%。结论:通过β-CD包合后可使挥发油粉末化,提高其稳定性。优选的包合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为冠心康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包合川芎挥发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征  郑啸  高珍  操锋  平其能 《中药材》2008,31(12):1903-1906
目的:摸索β-环糊精(β-CD)包合川芎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提高其主成分藁本内酯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与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最佳工艺;对包合物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定;采用HPLC分析考察包合后挥发油的稳定性。结果:确定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包合的最佳工艺即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2.5 h,川芎挥发油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1∶1,川芎挥发油与β-CD质量比为1∶7;TLC检验说明挥发油经包合形成了包合物;HPLC分析确证包合后藁本内酯极少发生异构,稳定性增加。结论:β-CD包合可有效改善藁本内酯的稳定性,同时使液体药物固体粉末化。  相似文献   

11.
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工艺及包合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工艺,并对其包合物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对影响包合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采用HPLC法,以β-细辛醚含量为指标研究包合前后石菖蒲挥发油稳定性。结果石菖蒲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3:1,β-CD:水=1:15,包合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h;包合后,在考察时间范围内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变化较小,RSD5%。结论筛选出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β-CD包合可有效提高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甘草酸粗品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时GA粗品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选,认为浸润时间为1h,出计量为投料量的6倍,硫酸酸化pH值为1时,GA粗品的重量收率、含量和纯品收率在最好水平,而试验选定的溶媒含量因素对结果影响不大,可控制在0.5%。从降低成本考虑,并进行生产价值功能试验分析,出汁量可减少至投料量的4倍,余下的2倍量药汁可作为下一料的套用药汁。实验结果说明新工艺优于老工艺,提高了GA粗品的收得率,节约了原料的费用。  相似文献   

13.
卞艳红  张丹雁  熊清平 《中药材》2007,30(11):1452-1455
目的:研究猪去氧胆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运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β-环糊精包合物猪去氧胆酸的3个主要因素——包合时间、β-环糊精与猪去氧胆酸的比例、包合温度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电镜扫描法、口感验证法以及溶解度测定法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猪去氧胆酸经β-环糊精已形成稳定的包合物,β-环糊精与猪去氧胆酸的比例对包合物的制备影响显著,猪去氧胆酸经β-环糊精包合后口感和溶解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猪去氧胆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包合时间30 min,β-环糊精与猪去氧胆酸的比例为5.78∶1,包合温度60℃。  相似文献   

14.
盐酸川芎嗪瓜环包合物的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盐酸川芎嗪瓜环包合物的溶出度.方法:以盐酸川芎嗪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川芎嗪瓜环包合物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率.结果:盐酸川芎嗪在2.0 ~10.0mg· L-1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川芎嗪及其包合物的溶出度在5 min时相差最大,包合物的累积溶出率约为盐酸川芎嗪1.33倍.结论:盐酸川芎嗪瓜环包合物可提高盐酸川芎嗪的溶出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温度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温度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含油率为评价包合指标.结果 最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温度条件的包合率、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薄荷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薄荷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薄荷油无需稀释,挥发油包合率为86.O%。结论:该法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血浆中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大鼠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血浆标本经甲醇-冰醋酸提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360 nm处检测,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在1 μg/ml~150 μg/ml,最低检测浓度为0.5 μg/ml.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中包合物灌胃时t1/2(β)=2.220 h,静脉注射时t1/2(β)=90.871 min.  相似文献   

18.
柠檬烯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珍霞  陶玲  钟玲  黄美燕  蔡宇 《中药材》2004,27(6):444-44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对柠檬烯挥发油的包合作用.方法:用正交实验法探讨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结果:挥发油:β-CD为1:9,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2h包合较佳.结论:此条件为柠檬烯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  相似文献   

19.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张幸生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70-1271
目的: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用正交实验法研究配比、温度、时间三个因素对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饱和水溶液法的制备工艺的影响,考察包合物的收率,并用TLC、显微影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薄荷油2.5ml,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3.5h。结论:此方法可用于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荆芥挥发油HI-CAP变性淀粉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鉴定与稳定性研究。方法以包合物得率、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比较四种包合材料β-CD、HP-β-CD、N-LOK变性淀粉、HI-CAP变性淀粉的包合效果,并优选HI-CAP变性淀粉包合荆芥挥发油的工艺;采用IR和DSC对优选工艺制得的包合物进行鉴定,并对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四种包合材料中,HI-CAP变性淀粉包合效果最好,且最优工艺为碾磨时间10min,荆芥挥发油:HI-CAP变性淀粉(V/m)为1:3,胶体磨面间隙为15μm;经IR和DSC鉴定,形成了荆芥挥发油HI-CAP变性淀粉包合物,该包合物具有抗光照、高温、高湿的性能。结论 HI-CAP变性淀粉可用于包合荆芥挥发油,且包合效果好、包合物稳定,可为HI-CAP变性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