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2.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LT)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sE-SLT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58例HSP患儿为对象与30名健康儿为对照(NC)组,采血行sE-SLT和sICAM-1定量检测。结果:HSP发作期有无肾炎患儿血清sICAM-1和sE-SLT水平差异显著(P<0.01);不稳定组患儿血清sICAM-1和sE-SLT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HSP患儿治疗前,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E-SLT与sICAM-1呈显著正相关(r=0.6052,P<0.01);HSP患儿复发后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又显著升高(P<0.01)。结论:HSP患儿血清sE-SLT和sICAM-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对判定病情、预测转归及疗效评定,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4 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sICAM - 1的水平 ,其中有 2 8例测定了恢复期血清sICAM - 1的水平 ,同时以 2 0例正常儿童血清sICAM - 1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 - 1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较轻、中度发作升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sICAM- 1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15年1~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ELISA测定45例重症(重症组)、42例普通HFMD患儿(普通组)急性期和恢复期TNF-α、IL-6、sICAM-1的水平,与2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普通组和重症组患儿急性期TNF-α、IL-6、sICAM-1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症组较普通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比恢复期有显著增高(P<0.05);重症组恢复期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恢复期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sICAM-1参与了HFMD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动态观察水平变化可有助于判断其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 E-SL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研究组接受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LT)、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E-SLT、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E-SLT、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7.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是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但对这类气道炎症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 cules1,sICAM1),是表达于内皮细胞和其他抗原递呈细胞表面上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s1,ICAM1)脱落后于血液中的可溶形式,通过与ICAM1竞争结合配体起到调节气道炎症的作用。内皮细胞表面细胞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是内皮细胞损伤的早期变化[1]。E选择素(E selectin,E SLT)是介导内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和尿液中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HSP患儿67例,其中无肾损伤37例(NO-HSPN组),有肾损伤30例(HSPN组),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常规方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结果:3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017和1.408,P均>0.05),尿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613和14.425,P均<0.05)。NO-HSPN组和HSPN组尿液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NO-HSPN组和HSP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sVCAM-1水平在HSPN组较NO-HSPN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HSPN组尿液sVCAM-1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625,P=0.003)。结论:HSPN患儿尿液sICAM-1和sVCAM-1水平增高,其中尿液sVCAM-1可以用于肾脏免疫炎性损伤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变化。方法:将3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皮损分布分为寻常型与节段型,分别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白斑及正常皮肤的疱液,同时抽取外周血5mL,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液及血清中sICAM-1及IL-12的水平。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皮肤组织液sICAM-1及IL-12水平较非白斑处显著增高;而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组织液sICAM-1及IL-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及IL-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微环境处于免疫异常状态,sICAM-1及IL-12可能参与了其发病的某一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中IL-6、IL-8、TNF水平,并设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中IL-6、IL-8、TNF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及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中IL-6、IL-8、TN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TN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哮喘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动态监测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治疗,根据治疗5 d内病情进展情况分为加重组(36例)及稳定组(8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sICAM-1、IL-8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广义方程分析患者治疗1、3、5 d血清sICAM-1、IL-8动态变化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sICAM-1、IL-8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5 d内,116例患者中36例出现疾病进展,占31.03%。加重组治疗第1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广义方程分析,与治疗第1天比较,加重组治疗第3、5天血清sICAM-1、IL-8水平均升高,稳定组治疗第3、5天血清sICAM-1、IL-8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第3天比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 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 E(IgE)的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肺功能及IgE水平检测,依据血清IgE水平将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25)和IgE正常组(n=25),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33 水平,比较健康者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期血清IL-33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分析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清IL-33高于IgE正常组(P<0.05);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者 (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13,P=0.003;r=-0.504,P<0.001);哮喘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患者FEV1和PEF 亦呈负相关关系(r=-0.386,P=0.006;r=-0.324,P=0.022)。结论: IL-3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并可能加剧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样分子1 (IL1RL1)、白细胞介素33(IL-33)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急性发作组,并将经性别、年龄成组匹配的104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缓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阳性率,根据MP感染情况将急性发作组分为急性发作MP阳性组与急性发作MP阴性组,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呼吸道分泌物IL-33、IL1RL1水平及血清IL-33、IL1RL1、免疫球蛋白E (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急性发作MP阳性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呼吸道分泌物IL-33、IL1RL1及血清IL-33、IL1RL1、IgE、EOS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组患者的MP感染阳性率为51.92%,明显高于缓解组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MP阳性组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IL-33、IL1RL1及血清IL-33、IL1RL1、IgE、EOS水平明显高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3 0例哮喘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 -1和IL -8。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sICAM -1和IL -8明显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对照组〔sICAM分别为 (3 47 81± 81 2 3 ) μg/L ,(2 2 4 85± 17 1) μg/L ,(2 0 4 5 5± 2 7 43 ) μg/L ,P =0 0 0 0 ;IL -8分别为 (2 6 78± 16 19)ng/L ,(5 3 8± 4 7)ng/L ,(3 63± 0 5 3 )ng/L ,P =0 .0 0 0〕 ,而缓解期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和白细胞介素 -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脑缺血炎性病理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3 d以内的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32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体检者30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和sICAM-1浓度。其中11例发病24 h内入院的患者进行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动态观察(发病第1 d,第3 d和第6 d)。所有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48~72 h的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发病3 d内[测定时间距发病时间平均为 (47.4±5.6) h]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浓度和sICAM-1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52.1±31.7) pg/ml vs. (135.4±18.3) pg/ml 和 (363.6±48.4) ng/ml vs. (227.2±30.1) ng/ml, P<0.01]。IL-6和 sICAM-1浓度随发病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IL-6浓度在发病第1 d [(364.5±29.7) pg/ml] 与第3 d[[(345.7±28.9) pg/ml]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6 d[(308.3±26.8) pg/ml]较第3 d明显降低 ( P<0.01);sICAM-1浓度在发病第1 d[(383.9±56.1) ng/ml], 第3 d[(354.6±40.8) ng/ml]和第6 d [(316.7±32.3) ng/ml] 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IL-6和sICAM-1浓度至第6 d时仍高于对照组 (P<0.01)。发病3 d内血清IL-6及sICAM-1水平均和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r=0.368, P<0.05和 r=0.594,P<0.01),血清 IL-6浓度和sICAM-1浓度呈正相关 (r=0.45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脑缺血炎性病理损伤,sICAM-1的升高可能与IL-6升高有关,二者血清水平值可能能够反映脑缺血后炎性病理损伤的程度和脑梗死体积大小。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细胞内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内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P选择素在儿童哮喘血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4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30例正常儿童血清sICAM - 1和血浆P选择素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sICAM - 1和P选择素明显高于缓解期 (P <0 .0 1) ,缓解期sICAM - 1和P选择素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sICAM - 1和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检测血sICAM - 1和P选择素水平对判断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ICAM-1和IL-1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胞间粘连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16例活动期、15例稳定期及20例健康者血清中要和IL-12水平,并与抗-dsDNA,抗核抗体(ANA),血沉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和活动期口才血清中IL-12水平依次降低;SLE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哮喘患者血清中的IL-12、IL-13和IgE水平,明确IL-12、IL-13和IgE相关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7例哮喘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27例,缓解期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L-13和IgE水平,并与体检正常2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哮喘发作期IL-12、IL-13与IgE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而IL-13和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IL-12与IgE呈负相关(r=-0.429,P<0.05),IL-13与IgE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 初步认为IL-12和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检测血清IL-12、IL-13及IgE水平可反映支气管哮喘的炎症状态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ICAM-1、sVCAM-1表达与可溶性P-选择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5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ICAM-1和sVCAM-1水平。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结果:ACS组血清sICAM-1、sVCAM-1、sP—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CS患者血清sICAM-1、sVCAM-1与sP—selectin呈显著正相关(r=0.519,0.517,均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sP—selec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它们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