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PFA)治疗慢性重度和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型16例,重度20例,全部患者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g静滴,每天一次,疗程28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乙肝病毒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慢性重型乙肝有11例存活,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20例慢性重度乙肝临床症状全部恢复,31例存活患者肝功好转,其中2例HBsAg转阴,13例HBeAg转阴,5例出现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14例HBV-DAN转阴。用药期间有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膦甲酸钠具有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血清病毒水平,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炎恢复,副作用小,可用于治疗慢性重度和重型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g静滴,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 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eAg滴度、HBV 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HBV 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A上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膦甲酸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结论膦甲酸钠对乙型肝炎病毒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等优点,膦甲酸钠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三叶香茶菜片联合拉米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拉米夫定治疗组52例,复方三叶香茶菜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46例,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观察病人肝功能、HBV DNA和HBeAg的转阴、HBV DNA反弹情况。结果:复方三叶香茶菜片联合拉米夫定组在肝功能复常、病毒学应答率与HBV DNA转阴方面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组,病毒学突破和反弹、生化学突破发生率明显低于拉米夫定组。结论:复方三叶香茶菜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促进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HBV DNA和HBeAg的转阴,并且能减少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发生率,预防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重肝及慢性乙肝(重度)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5例重或重型慢乙肝,在常规综合治疗(未行其他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10例仅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肾功能,电解质,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HBVDNA含量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9例慢重肝患者中6例存活,7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总胆红素下降,3例第一周总胆红素下降,但第二周复升,1例无效;16例重度慢性乙肝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14例肝功能(包括SB、ALT,AST,γ-GT等)有不同程度恢复,4例完全恢复正常,对照组4例重肝2例存活;4例重度或重型患者总胆红素下降,5例上升,治疗组18例患者进行细胞免疫检查,15例CD4活性增加,13例CD8活性降低,11例NK活性降低;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无明显改变,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2例出现血清转换,治疗组22例血清HBVDNA水平下降,从1687.24pg/ml降为295.74pg/ml,10例转阴,对照组5你HBVDNA下降,5例上升,总体水平由1295.59pg/ml上升至1565.31pg/ml。结论:膦甲酸钠具有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及调节细胞免疫作用。可以阻断肝炎发病进程,改善肝功能,可用于治疗慢性重度和重型肝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活动性肝硬变的疗效.方法:对8例病人采用膦甲酸钠(可耐)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HBV标志及膦甲酸钠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肝功能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其它指标显著好转.均未发生严重肾损害、明显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膦甲酸钠对乙型肝炎的DNA聚合酶有快速直接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活动性肝硬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吉林医学》2010,31(6):777-777
目的:回顾性评价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观察治疗1年时血清转氨酶(ALT)复常、HBeAg转阴和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在治疗1年时,80例患者ALT复常率为91.7%(73/80);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88.3%(70/80);血清HBeAg转阴率为56.7%(45/80)。80例患者中有9例(11.1%)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化。结论: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连续用药1年以上时,患者肝功能复常、病毒转阴及血清学转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63例HBeAg阳性、HBV DNA阳性,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按2:1比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动态检测血清学、生化学和病毒学变化。结果:治疗12mo时9例患者HBeAg转为阴性(21.42%),其中6例同时出现Anti-HBe(14.28%)。多数患者尽管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但HBeAg水平在拉米夫定治疗后均有下降,对照组HBeAg滴度变化不明显。HBeAg转阴组治疗前HBeAg水平平均为742.74,未转阴组为1454.1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53),表明治疗前HBeAg水平影响HBeAg转阴及HBeAg血清转换。结论:治疗前HBeAg水平是HBeAg转阴及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因素:多数患者尽管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但HBeAg水平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刘启荣  卓筠  李家兰  张孝荣 《重庆医学》2006,35(17):1593-1594
目的 观察胸腺肽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HBeAg、HBV—DNA阳性、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周3次用胸腺肽4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1次,疗程3个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对照组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开始每1个月检测1次肝功能,每3个月检测1次HBV—DNA定量及乙肝病毒血免疫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项目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胸腺肽和拉米夫定治疗后,ALT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HBeAg转阴率40%,HBV—DNA转阴率60%。治疗期间患者可有轻度不良反应(1例轻度腹泻.3例头昏,1周内自行缓解)。结论 胸腺肽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06-106,10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与HBV DNA的阳性表现及其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4例有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同时进行HBVM与HBV DNA检测,对HBVM用ELISA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HBV DNA定性检测结果表明,急慢性肝炎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94.16%,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1.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3例HBV DNA阳性,但HBVM全阴性,7例抗HBsAb、抗HBe、抗HBc阳性,1例HBV DNA呈阳性。肝功能检测提示患者有肝细胞损伤。结论:HBVM的检测不能作为HBV感染及HBV活动的唯一指标;HBV DNA能准确地反映HBV感染及HBV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d-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选择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儿童97例,拉米夫定组35例,d-2b干扰素组28例,拉米夫定联合d-2b干扰素组34例,疗程48周,观察患者血常规、肝功能、HBV—M、HBV—DNA及不良反应。结果拉米夫定联合d-2b干扰素组治疗24周e系统转换及HBV—DNA转阴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及干扰素组,48周e系统转换高于其他两组,HBV—DNA转阴高于干扰素组,与拉米夫定组差异不明显。结论拉米夫定联合d-2b干扰素可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e系统转换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血清定量测定乙肝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88例,其中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43例,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另膦甲酸钠治疗组(治疗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乙肝HBV-DNA滴度下降情况.结果:肝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乙肝HBV-DNA近期阴转率42.22%,临床有效率93.3%;对照组HBV-DNA近期阴转率11.63%,临床有效率67.4%.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膦甲酸钠具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作用,改善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1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318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予拉米夫定(100mg qd)治疗12个月。疗效评估包括血清HBV病毒学,血清HBV免疫学,血清生化学应答。结果 治疗12个月末,血清HBV DNA总的转阴率为72.32%,治疗第9个月末的HBV DNA转阴者占转阴者总数的98.98%,一度转阴后再转阳的反跳率为24.40%,从未转阴的发生率为7.23%,HBeAg血清转阴率为33.96%;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9.75%,治疗第9个月末的血清转换者占转换者总数的90.32%;ALT恢复正常率为67.61%,反跳率为26.98%。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9.43%,部分应答83.33%,无应答7.23%。治疗前血清ALT不同水平组间 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HBV 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9个月的拉米夫定治疗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后期;机体免疫状况对拉米夫定治疗疗效有较大影响,治疗前ALT水平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刘春 《当代医学》2022,28(2):64-66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ST、ALT、TBi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L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恩替卡韦治疗,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14.
彭孟华  谭超 《中外医疗》2010,29(11):110-111
目的了解膦甲酸钠(可耐)、苦参联合应用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是否提高生存率。方法对78例血清定量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随机抽取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组3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5.6±20.5)岁;膦甲酸钠苦参治疗组4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1.4±20.7)岁,2组临床资料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上予以膦甲酸钠、苦参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膦甲酸钠苦参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5%,HBeAg阴转率为45%,临床有效率为72.5%;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7.89%;HBeAg阴转率为21.10%,临床有效率为42.10%。结论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膦甲酸钠加苦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临床指标变化特点,提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相关指标。方法:对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94例,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组;对行肝活检的42例按炎症程度分组,观察其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影响,并了解转阴时间,以提出最佳抗病毒方案。结果;(1)随着ALT、肝组织炎症程度增加,HBeAg、HBV—DNA转阴率增加。(2)在HBV—DNA转阴的患者中,治疗3个月时38例(84.4%)转阴,6个月时44例(97.8%)转阴。(3)在干扰索治疗中,已HBeAg血清转阴的5例HBV-1896前c区变异株患者,4例已HBV—DNA转阴的病情复发,1例始终无效。结论:治疗前ALT水平肝组织炎症程度高的对干扰素反应好,对治疗6个月无效者,建议停药;治疗前存在HBV一1896前C区变异株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加白介素-2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加白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sAg、HBeAg和HBV—DNA均阳性,谷丙转氨酶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57例给予干扰素加白介素-2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疗程均为6个月,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HBeAg、HBV—DNA转阴和降酶、利胆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联合白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其远期疗效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慢乙肝过程中血清HBV DNA和HBeAg含量的变化及其联系,探讨二者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分别应用恩替卡韦治疗(53例)和替比夫定治疗(31例)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共84例,观察治疗后48周内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和无HBeAg血清转换者不同时间点HBV DNA下降水平及其转阴率、血清HBV DNA载量与HBeAg水平的关联。结果 HBV DNA在核苷类似物治疗早期迅速下降;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较无转换者HBV DNA下降幅度大,HBV DNA转阴率高;基线血清HBV DNA和HBeAg含量成正相关(r=0.49,P<0.05),治疗48周后相关性消失;HBeAg血清学转换与基线血清HBV DNA、HBeAg定量以及治疗12周后的HBV DNA转阴率有关。结论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较无转换者HBV DNA下降速度快,病毒转阴率高,基线HBeAg、HBV DNA载量低,可通过观察HBV DNA下降水平和转阴率预测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30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ALT复常率、HBeAg转阴患者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第12、24、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及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迅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较高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1)目的:观察朝阳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2)方法:对50例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性,代偿期)病人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进行朝阳丸(36例)或干扰素(14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3)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血清补体,血清肝炎标志物,HBV DNA,肝脏超微结构及血清干扰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4)结论:朝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有较好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拟益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益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以自拟益肝解毒汤治疗;对照组73例以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复方益肝灵等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及HBV6项指标和HBV—DNA的变化,进行药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BeAg转阴效果、HBV—DNA转阴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自拟益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