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sperger综合征儿童的心理理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sperger综合征(AS)儿童心理理论测试的完成情况。方法:使用中文版“心理理论”测试工具和图片词汇测验(PPVT)测试7~12岁AS儿童32名和正常对照儿童30名。结果:AS儿童表情辨认测试通过率94%,与正常对照组通过率(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表情归因测试通过率低于正常对照组(81%,100%,χ2=4.23,P=0.039)。“地点变换”和“内容变换”两项错误信念测试通过率分别为69%和6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通过率(100%,97%,χ2=8.99、10.91,P=0.003,0.001)。结论:部分学龄期AS儿童缺乏表情归因和判断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考察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特点,探讨孤独症心理理论缺失假说。方法18名3-15岁的孤独症儿童为实验组,30名3-16岁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接受了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以及“外表-真实任务”、“意外位置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三个心理理论测验任务。结果⑴在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中,孤独症组IQ低于正常组(98.8±25.2/117.2±14.3,t=-2.760,P<0.05)。⑵所有被试在各项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2~1.000,P<0.01)。⑶孤独症组的外表-真实任务(247/927,u=-5.007,P<0.001)、位置错误信念问题(173/862,u=-5.661,P<0.001)、内容自我错误信念问题(178/725,u=-4.277,P<0.001)及内容他人错误信念问题(163.5/739.5,u=-4.639,P<0.001)得分均低于正常组。结论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语义理解与工作记忆特点及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纳入30例首诊未用药的ADHD儿童(年龄6~13岁),同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IV)进行症状评估,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的词汇分测验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中文修订版进行语义理解测验,用数字广度测试言语工作记忆,心理旋转和点矩阵任务测试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结果:ADHD组词汇测验得分[(12.2±2.7)vs(14.4±2.9),P0.05]、PPVT得分[(112.3±9.7)vs(117.5±8),P0.05]均低于对照组;ADHD组数字广度-倒背[(3.9±1.4)vs(5.1±1.7),P0.05]、心理旋转[(4.9±1.8)vs(6.0±1.7),P0.05]及点矩阵任务得分[(2.7±1.4)vs(3.5±1.5),P0.05]均低于对照组,数字广度-顺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词汇得分与心理旋转任务得分呈正相关(r=0.40,P0.05),PPVT测试与工作记忆各测试结果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词汇测验、PPVT测试与各项工作记忆测试结果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及其总分与点矩阵任务呈中度负相关(r=-0.56~-0.60,均P0.05)。结论:首诊ADHD儿童存在语义理解缺陷和工作记忆损伤,视空间工作记忆可能对ADHD儿童的语义理解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推理能力的神经心理特征及其与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关系。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试,智商≥70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20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22名正常儿童进行执行功能(复杂图形记忆任务、Stroop色字命名任务、数字字母连线任务、数字广度任务、汉诺塔任务、言语流畅性任务)和心理推理能力(表征变化任务、错误信念任务)测查,比较两组差异;并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测查,将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评分与两组执行功能和心理推理能力差异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复杂图形记忆任务中即时细节记忆[(5.2±5.7)vs.(10.8±6.5)]、延时细节记忆[(5.1±6.1)vs.(11.3±6.4)]、言语流畅性任务正确数[(15.6±6.9)vs.(21.1±5.2)]、Stroop色字命名任务第1试耗时[(24.8±17.3)s vs.(16.3±4.1)s]和第4试耗时[(61.0±33.3)svs.(41.3±11.2)s]、汉诺塔完成情况[(5/15)vs.(16/6)]和错误步骤数[(3.7±2.2)vs.(0.8±0.9)]、表征变化任务中自我信念正确数/错误数[(15/5)vs.(22/0)]和错误信念任务正确数/错误数[(13/7)vs.(22/0)]的测试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P0.05)。相关分析显示,复杂图形记忆任务成绩、言语流畅性任务成绩与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中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部分项目得分呈负相关(r=-0.45~-0.73,P0.05),Stroop色字命名任务、汉诺塔任务、表征变化任务、错误信念任务成绩与ADOS得分呈正相关(r=0.44~0.57,P0.05)。结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及心理推理能力的缺陷;执行功能与儿童孤独症三大核心症状均相关,心理推理能力与儿童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和局限性兴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脑瘫患儿推理加工与心理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名脑瘫患儿和36名正常对照组儿童,接受语义推理(因果推理和预期推理)、语用推理(简单语用和复杂语用推理)和心理理论(错误信念和错误预期)测试.结果:在各测试任务上脑瘫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因果推理对错误信念有预测作用,预期推理对错误预期有预测作用,简单语用推理对错误信念和错误预期都有预测作用,复杂语用推理对错误预期有预测作用.结论:脑瘫患儿的推理加工能力和心理理论落后于正常儿童,推理加工能力与心理理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天手语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错误信念任务范式对117名11-16岁后天手语聋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进行测试.结果:①大部分14岁的后天手语聋童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而15岁的大部分能通过;②同一年龄组中年级越高的聋童心理理论发展越好(F (3,117) =6.014,P<0.005);③在意外地点任务中女孩的成绩要显著高于男孩(t115=2.182,P<0.05),意外内容任务成绩则没有显著性别差异.结论:15岁可能是后天手语聋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性别因素对其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任务的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误念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更适于测试孤独症儿童误念理解能力的方法.方法:2(呈现方式)×2(被试类型)设计,采用经典误念任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呈现方式与传统图片-实物呈现方式,分别测试20名孤独症儿童和言语能力(PPVT-R)匹配的正常儿童.结果:呈现方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01),动画呈现方式使正常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误念理解成绩都有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提高更大.结论:孤独症儿童的误念理解能力在误念任务的传统呈现方式之下可能被低估了.充分考虑孤独症认知缺陷的多样性,使用恰当的任务方式,可能会更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汉语发育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的语言能力缺陷。方法:采用学习困难儿童筛查量表(PRS)、韦氏智力测验(WISC-R)和儿童读写能力家长问卷,从广州市某小学8-12岁儿童中,筛查出13位发育性阅读障碍的儿童,按年龄、性别、年级1∶1匹配正常对照组,应用语音技能、快速命名和词形加工测验等对两组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结果: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技能测验中的辨声母、辨韵母、语音合成三项测验的正确数均低于正常儿童(5.8±2.1/8.8±1.2,5.3±2.7/7.0±2.6,3.7±2.6/5.8±2.7,t=-4.696、-2.690、-0.555,P<0.05);快速命名测验的两项分测验-颜色和数字快速命名测验时间均长于正常儿童(37.9±8.6/28.0±4.5,19.5±2.7/15.6±3.7,t=4.348、3.048,P<0.05);而词形加工测验中,汉字命名测验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儿童(31.8±4.6/35.7±2.8,P<0.05),辨真假字两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缺陷和快速命名缺陷等语言能力缺陷。  相似文献   

9.
静进  亚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5):196-197,222
本研究用图片词汇测验(PPVT)汉版及蒙文译本对汉族和蒙古族一至三年儿童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两者成绩间差异并不显著,根据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认为两版PPVT具有同持等价鉴别性;蒙文译本PPVT可在使用母语的蒙古族儿童中推广使用。本研究结果不支持国外学者关于表音文字容易导致儿童阅读困难的观点,并对此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行为与认知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ADHD的儿童52名设为实验组,52名健康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于训练前和训练60次后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Conners Parents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瑞文联合型测验(Combined Raven's Test,CR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组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并将训练后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实验组PSQ的品行障碍、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训练后均低于训练前[(0.60±0.34)vs.(0.68±0.35),(0.92±0.57)vs.(1.25±0.70),(0.82±0.29)vs.(1.08±0.44);均P0.05];②实验组训练后的瑞文IQ值和WCST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得分均高于训练前[如,IQ值(105.37±22.76)vs.(97.37±24.15),P0.001],而WCST错误应答数、选择错误率、第一分类数、持续错误百分数得分均低于训练前[如,错误应答数(39.40±22.22)vs.(46.60±23.44),P0.001];③实验组训练后完成第一个分类应答数及持续性错误百分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2.03±5.08)vs.(10.65±0.84),(50.75±18.35)vs.(39.95±15.34);均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异常行为,提高其认知水平,但临床症状缓解后部分执行功能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配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方法: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天文测验(CRT-C2)筛选行为问题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进行1:2配对;用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评价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结果:(1)选择反应时,数字符号,连接数字成绩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和JPB影响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连接数字是内向问题的保护因素,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是外向问题的危险因素,连接数字是外向问题的保护问题,选择反应时、划消数字,数字符号,JPB总T分是混合问题的保护因素,JPB影响是混合问题的危险因素,混合问题儿童的JPB影响的检出率高于单一问题儿童,(2)CBCL总分与JPB总T分,数字符号,连接数字的T分有显著负相关。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较差,有轻微脑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记忆和学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Ⅳ亚型记忆学习功能及与持续性注意的关系。方法:对113名8-12岁注意缺陷我动障碍男童与83名正常儿童对照研究,并与持续性注意测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DHD各亚型图案记忆成绩均较对照组差;混合型儿童的图片记忆,言语记忆和故事记忆成绩较对照组差。持续性注意测验的击中度,虚报数,d‘值与记忆和学习相关。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记忆与学习功能损害,与注意障碍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比较两组儿童完成图形视觉加工任务和汉字视觉加工任务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结果:图形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78±0.10),正常儿童正确率为(0.81±0.08);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为(2494.42±488.23)ms,正常儿童为(2358.59 ± 593.4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字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96±0.04),正常儿童为(0.9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1715.21±343.76) ms]有长于正常儿童[(1598.72±318.03)ms]的趋势(P=0.073).结论:视觉加工能力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够显著,视觉加工能力可能只是汉字识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对经过珠心算训练和未经过珠心算训练的三、四年级儿童进行测验。结果 ①珠心算训练对于提高儿童的心算效率、数字记忆广度和无意义图形记忆有显著影响。②珠心算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速度并且对数字记忆广度和无意义图形的记忆成绩的提高作用发生较早。结论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T市幼儿园318名幼儿为对象、在2月中旬调查和测定了穿衣重量以及户外游戏时间、运动能力。所得结果与日本幼儿(荒木等1982)进行了比较。在大致相同的室外气温、生活室温和放园回家后的自由时间的条件下、与中国幼儿相比,日本幼儿穿衣薄少、户外游戏时间长。而且,日本幼儿的运动能力优于中国幼儿。根据此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穿衣重量对幼儿的运动能力有着一定影响、薄着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耐寒暑能力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各亚型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差异。方法: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结果将170名儿童分成4组,对各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的视觉反应控制商数与本体感及身体协调因子分呈负相关;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的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与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呈正相关;混合型儿童的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与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呈正相关;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低于临界值;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的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低于临界值.触觉防御及情绪因子分高于临界值;其他各项因子分接近临界值。结论: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结果诊断的ADHD各亚型的综合商数与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因子分的相关性是不同的;各亚型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均较低,且都存在着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问题;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失调比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评定65例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行为问题。结果:87.7%的ADHD儿童伴有感觉统合失调,ADHD儿童多伴有品行障碍等行为问题;且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的ADHD儿童的心身问题和焦虑问题有统计学差异(P<0.01),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结论:ADHD儿童多伴有感觉统合失调,且其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4~6岁幼儿静、动态姿势控制能力(posture control ability, PCA)的年龄及性别特征,分析各感受器对幼儿PCA的贡献率。方法 对100名幼儿进行静、动态PCA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腿PCA的差异性,ANOVA分析年龄×性别和4种站立条件(单脚睁/闭眼硬地站立、单脚睁/闭眼垫上站立)对PCA的影响。结果 单脚睁眼硬地站立下4~6岁幼儿两单腿的静态PCA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优势腿静态PCA 6岁组>5岁组>4岁组;4种站立条件下站立时间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各感受器在维持姿势控制时贡献率总和大于100%,且存在前庭觉>视觉>本体觉;动态PCA 6岁组显著优于4岁组、5岁组。结论 4~6 岁幼儿静态PCA已有优势腿与非优势腿之分;动、静态PCA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中6岁女童前庭觉系统发展速度快于男童;幼儿通过视觉、本体觉、前庭觉等通过复杂的整合作用维持身体的姿势控制,其中前庭觉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视觉、本体感觉。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of children (ages 7 through 12) wishes to determine (a) whether variation in frontal lobe brain chemistry, determined from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MRS), is related to performance on a working memory task in children, and (b) whether 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DI; the imprecise expression of the genetic plan for development due to several know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underlies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brain chemistry. 1H-MRS assessed neurometabolites in a right frontal white matter voxel. The Visual Two-Back test assessed working memory. A composite measure of DI was created from measures of minor physical anomalies, fluctuating asymmetry of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fluctuating asymmetry of dermatoglyphic features. Greater DI strongly predicted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creatine-phosphocreatine (Cre) and choline-containing compounds, whereas Cre and N-acetyl-aspartat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orking memory skills. Working memory skills thus seem related to frontal lobe energy metabolism, which in turn is related to DI.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Motor imagery (MI) refers to the imagination of a motor task without actual movement execu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MI accuracy and vividness, and motor proficiency between children (n = 101; 7–12 years) and young adults (n = 140; 18–25 year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young adul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and rated their MI significantly more vivid than children. For MI accuracy, between-subject effects showed that young adults had higher scores than children on three of the four subscales and the action subscal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motor proficienc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I ability continues to develop into adulth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