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脉象图的参数模型及共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以弹性腔模型,将心脏作模型的输入信号,实验得到的挠动脉搏波作为模型的输出,利用系统辨识技术对脉象图进行客观化研究,从而估计出模型中有生理间义的参数;并用这些参数作为脉搏波的特征值。通过对运动前后参数变化的比较,得到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同时采用中医脉象仪与西医的脉波仪采集患者的脉搏波,将2种仪器所获得参数进行对照与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和BPro脉波仪采集251例子宫肌瘤组与251例非子宫肌瘤组的脉搏波;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脉象图参数的最佳取脉压力、舒张期面积(Ad)、降中峡幅度(h4)、降中峡幅度/主波幅度(h4/h1)均值降低(P<0.05),重搏波幅度(h5)、重搏波幅度/主波幅度(h5/h1)均值增高(P<0.05,P<0.01).脉波图参数的增强指数(rAI)、增强压(rAP)均数降低(P<0.05).结论 脉象图与脉波图的分析目的不同,但有半数左右的脉象图参数与脉波图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脉波图分析中的rAP、rAI参数对脉象分析具有参考价值;子宫肌瘤组的血管顺应性与血管外周阻力与非子宫肌瘤组相比较,子宫肌瘤组的血管顺应性优于非子宫肌瘤组(P<0.05).2者相参,能够为中医的脉象诊断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医脉象发生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工程学方法形象客观地模拟人体各种脉象。方法构建了一个符合人体构造的运动的流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针对中医诊断教学的模拟系统——中医脉象发生仪。该系统将中医学与仿生学、机械学、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工程学方法结合起来。结果它成功模拟了人体常见的26种脉象,体现了各种脉象的指下特征,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学测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借助于这种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深入进行血液流变学、脉诊学、脉象特征提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脉象图的参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采用双弹性腔模型,将心脏作为模型的输入信号,实验得到的桡动脉脉搏波作为模型的输出,利用系统辩识技术对脉象图进行客观化研究,从而估计出模型中有生理意义的参数;并用这些参数作为脉搏波的特征值。通过对运动前后参数变化的比较,得到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仿中医脉象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象传感器是研究中医脉诊,检测脉象信号的关键器件,在进行“脉象智能分析系统”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对脉象传感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研制了三头式仿中医脉象传感器,并在临床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到满意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用于脉象信息描述的相关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对脉象信息的单触头压力检测方法、多触头压力检测方法和非压力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认为脉象信息全方位、动态采集和分析的实现有赖于脉象形成机理和脉象信息特征的进一步研究,以及脉象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连续小波变换的一般算法和梅林算法分析了 15例海洛因吸毒者和 15例正常人的脉象信号。两种算法均在 4个尺度下 ,对每一例脉象信号进行了处理 ,从两种算法分析的结果均发现 ,在 0 .2~ 0 .4 s时间间隔内 ,海洛因吸毒者和正常人脉象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间存在显著差异 ,并为每一算法提出了用于划分海洛因吸毒者与正常人的临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小波变换是处理脉象信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刺与脉象在传统中医观念中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本课题针对这一传统理论,建立一个基于频域上的模拟函数得出的脉象频谱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来检验针刺前后脉象发生的结构上的变化.由量化的脉象信号得出的大量统计数据显示,脉象在频域上的包络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并且针刺后其拟合率更高.由统计结果得出,脉象在频域上的衰减率明显增大.同时,从数学上说明了其衰减率的增大等价于脉象在时域上的降中峡、重搏波,及低频涨落程度的变化,也对时域上的脉象作了新的数学模型的模拟.本项研究证实了针刺对脉象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脉搏系统建模与脉象信息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要介绍了人体脉搏信息研究的意义、作用、方法及应用 ,重点从系统建模和信号分析角度综述了人体脉搏系统和脉搏信息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进展 ,并对存在的困难、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病人脉象频域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15例临床心律失常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主设计的针刺仪与脉象仪,检测针刺内关穴前后的脉象图以及针刺过程中针体受力数据,采用粗粒谱法对脉象数据进行频域分析,以所得功率谱中主频幅值P1与次主频幅值P2的比值作为特征参数,比较针刺前后此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 针刺前后脉象功率谱的特征参数发生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针刺内关穴使心血管系统获得优化方向的调节,从而有利于心率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动态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ing,DCM)是一种时空上可再生的网络模型,用来研究功能核磁共振中功能整合的因果关系,是效应连通性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实验设计中得到的激活区域时间序列加入到DCM模型中,实验任务的刺激响应作为对模型的扰动,利用DCM和贝叶斯估计计算出各神经元或者神经系统之间前后影响的因果关系,以及大范围的内在连接,然后利用贝叶斯因子对所设计各模型的参数做最优化选择,从中选择出符合生理的最佳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心算借位减法任务激活的左侧大脑区域,左侧顶上小叶、左侧顶下小叶和左侧额中回之间的效应连接,并得到符合生理意义的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12.
Interactions between prevalent late-life medical conditions and expansion of the cerebral ventricl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irty elderly subjects received three magnetic resonance (MR) scans each, in 1997-1999, 2002-2004, and 2003-2005. A linear expansion model of MR-measured lateral ventricle volume was estimated for each subject by fitting a line to a plot of their 1997-1999 and 2002-2004 volumes as a function of time. Acceleration in ventricular expansion was defined as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2003-2005 volumes measured from MR and the 2003-2005 volumes predicted by the linear expansion model. Ventricular acceleration was analyzed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with age, race, history of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s fixed effects. Ventricular accel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n-whites, diabetics, and those without heart disease (p<0.05). Ventricular acceleration was higher in subjects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8). Acceleration of ventricular expansion in the elderly may be related to demographic and cardiovascular factor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应用于人工和自动胸外按压训练以及急救中实时精确测量按压深度的技术,以改善当前胸外按压无效或者过深的普遍现象。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二次积分的胸外按压深度测量技术,集成加速度测量模块、压力最值检测模块以及加速度数值积分处理算法,采用基于压力最值检测的加速度二次积分算法,通过对压力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采样的加速度数值进行二次积分获取位移。结果通过模拟实施胸外按压实验测试,并与NI公司DAQ采集数据对比分析,上述方法测量误差在5mm内。结论加速度二次积分算法能够有效解决胸外按压深度测量难题,在心肺复苏训练和急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后续AS中医证候要素量表研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AS中医证候的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结AS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共纳入文献89篇,最早发表于1988年,1998~2007年23篇(25.84%),2008~2018年65篇(73.03%),仅部分文献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季节分布。共纳入AS患者18541例,涉及中医证候29种,排名前4位的证候依次为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其中肝肾不足证为AS的主要证候(46.64%)。结论 AS中医证候主要包括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为AS的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15.
基于DPM的放射治疗剂量分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方法:通过改写蒙特卡罗剂量计算软件-DPM(dose planning method)扩展其功能。编程实现了DPM仿真模型的建市、输入文件的转化以及计算结果的可视化。结果:改写后的DPM不仅可以处理结构化介质。尤其又具有处理人体三维CT数据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结论:探索了用DPM进行精确剂量计算的路径,对于提高放射治疗计划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ANN)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方剂自动分析,对中医经验的挖掘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摄动思想的模糊聚类方法,对中医方剂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其中首先对方剂各味药的性味归经毒性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将基于传递闭包的摄动思想应用到方剂药群的聚类分析.然后以小柴胡汤的聚类分析为例,将此方法与传统的传递闭包矩阵聚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传递闭包矩阵的模糊聚类方法相比,基于摄动思想模糊的聚类方法效果更好,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中医处方组方原则,对于方剂分析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医诊断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模拟专家诊断的思维过程,引入征候筛选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诊断过程进行模拟和评价,实现了一个新的计算机化中医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脑不同计算思维方式的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标定大脑在进行计算时其相应功能区域的解剖位置 ,并比较和探讨在执行连续默算减法和重复默读乘法表过程中在大脑中的激活模式。实验采用 14个右手习惯志愿者 ,在进行上述两种思考过程中 ,通过多断层回波技术 T2加权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中枢激活反应。处理连续默算减法和重复默读乘法表这两种问题时的脑反应模式的截然不同证明 :大脑在处理连续默算减法和重复默读乘法表这两种任务时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处理途径。连续默算减法的 (P<0 .0 1,T=5 .4 1)功能定位在额叶上、中回后部和顶叶后部小叶 ,证明了在计算和暂存记忆操作中 ,这些功能区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重复默读乘法表的 (P<0 .0 1,T=4 .77)功能定位仅在侧枕回两侧的一组激活簇。  相似文献   

20.
Advances in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echnologies have helped reveal causal variants for genetic diseas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causality,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compare genomes of unrelated individuals with similar disease phenotypes to identify common disrupted genes. When working with cases of rare genetic disorders, finding similar individuals can be extremely difficult. We introduce a web tool, GeneYenta, which facilitates the matchmaking process, allowing clinicians to coordinate detailed comparisons for phenotypically similar cases. Importantly, the system is focused on phenotype annotation, with explicit limitations on highly confidential data that create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The procedure for matching of patient phenotypes, inspired by online dating services, uses an ontology­based semantic case matching algorithm with attribute weighting. We evaluate the capacity of the system using a curated reference data set and 19 clinician entered cases comparing four matching algorithms. We find that the inclusion of clinician weights can augment phenotype mat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