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经本院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单纯胸腰段骨折患者54例,按是否经伤椎置钉分为观察组(经伤椎置钉)、对照组(跨伤椎置钉)。结果:术后3d、6个月,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d,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功能障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伤椎双侧置钉与经伤椎单侧置钉治疗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段骨折的过程中经伤椎置钉可以更好地恢复及保持患椎AH、Cobb角,维持脊柱生理曲度,避免椎体高度丢失等问题的出现,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32例经影像学诊断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给予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根据椎体复位的程度及椎管骨块占位情况选择病例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12~29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28例,占87.5%,3例部分恢复,占9.4%;1例未恢复,占3.1%.Cohb角由术前平均27.5°(100°~41°)矫正到术后平均4°(0°~10°).术后CT复查椎管容积明显扩大.ASIA分级C、D级患者均有1~2级的恢复.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即时复查的X线片比较,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以有效地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应掌握适应证、熟悉相关的器械和操作步骤,进行有效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均在伤后24 h内给予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前后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并计算病椎椎体前缘恢复比。结果 25例经随访椎体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CT扫描未见骨吸收及"蛋壳"现象,未见植骨颗粒后移进入椎管内。无断钉断棒、椎体失稳及继发后凸畸形等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得分术前8分,术后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3个月、9个月Cobb角及病椎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比术前38.98%,术后5 d 96.52%,术后3个月94.84%,术后9个月93.57%。术后5 d、3个月、9个月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后手法复位、内固定及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减少了椎弓根钉的前后负荷,可维持术后椎体高度,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4.
陈敏  白龙  陈亮清 《现代保健》2011,(34):118-119
目的探讨USS椎弓根固定复位并椎体缺损空洞部充填骨水泥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USS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根据临床神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复位后路于伤椎进行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柱稳定。术前术后随访,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和相邻间隙变化等。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塌陷,椎间隙无明显改变,术前神经症状消失。结论USS短节段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伤椎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能有效地填充椎体内骨缺损,而且早期下床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本科室收入治疗的48例的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病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的Cobb角和伤椎椎体压缩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者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与伤椎椎体压缩率恢复好于对照组,组间各项差异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P<0.05),有意义。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20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术,15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1(平均12)个月。20例四钉固定无改变2例,部分改善5例,余均完全复位。15例六钉固定椎体复位达90%-100%。脱位完全纠正。术后近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满意,是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采取脊柱后正中入路椎管探查减压或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7例。结果:37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按Frankel分级(除A级1例无改善外)均有1~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Cobb角由术前平均28.3°恢复到术后平均4°。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骨折、胸腰椎爆裂骨折近年来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笔者对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人工骨颗粒混合自体髂骨骨泥椎体内植骨,中远期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引导椎体成形术辅助短节段椎弓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应用的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对1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采取采用导航引导下的短节段椎弓钉固定结合钙磷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内植完成后即作X线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进行吻合测量。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内植物位置理想,椎弓钉位置评级:理想68枚(94%),3枚突破椎弓根外侧皮质(4%),Ⅱ级1枚。术后1周离床负重行走:椎体高度丢失恢复40%,随访12个月后显示椎体高度平均改变0.15%,过伸过屈动力摄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有椎弓钉松动、断裂病例。结论导航引导椎弓钉植入及钙磷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只需一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使内植物精确植入最佳位置,提高了椎弓钉植入及椎体成形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9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段骨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体内植骨组31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同时,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同期37例行单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无植骨治疗者作为对照组.随诊3~58个月.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及随诊时伤椎高度比值、脊柱后凸成角矫正、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效情况以及腰背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脊柱后凸成角术前分别为(49.6±2.0)%、(93.4±1.0)%、(18.3±2.0)°和(50.3±1.0)%、(94.1±3.0)%、(17.9±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别为(94.3±1.0)%、(96.7±3.0)%、(6.2±1.0)°和(90.1±4.0)%、(95.8±2.0)%、(7.3±2.0)°,椎体内植骨组椎体高度恢复和脊柱后凸成角矫正优于对照组(P<0.05);随诊时分别为(92.5±3.0)%、(94.4±1.0)%、(7.6±1.0)°和(85.2±2.0)%、(90.5±3.0)%、(11.7±1.0)°,两组高度恢复和脊柱后凸矫正丢失率分别为(2.4±0.1)%、(2.3±0.5)%、(1.2±0.1)°和(5.3±0.5)%、(5.1±0.1)%、(4.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及随诊时平均提高1~2级,椎体内植骨组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内植骨组无内固定失效,对照组内固定失效4例,占10.81%.随诊时椎体内植骨组腰背疼痛2例,占6.45%,对照组腰背疼痛5例,占13.51%.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有效防止复位固定后的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并能减少术后腰背疼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Quantitative CT of vertebral trabecular bone is established as a useful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bone mass. We have developed a modified method of spinal CT which can be used on any standard third or fourth generation whole body scanner without requiring extra software or hardware. Measurements have a high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ith acceptable cost and radiation exposure. We have shown that our results compare favourably with those from other centr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easurements encourages the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7.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93-1295
目的探讨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1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VAS评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椎体中部高度(术前、术后、末次随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3±8.7)月(6~30月),平均手术时间为(61.4±8.9)min,住院时间为(7.1±2.3)天,骨水泥注入量(5.4±0.6)m L。3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术后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OVCFs患者疼痛,并能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19.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8,(2):201-202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后病椎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9例OVCF患者,其中93例行PVP术,76例行PKP术,随访至2017年6月,比较两组的病椎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平均年龄、平均骨密度、平均随访时间、骨水泥平均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的术后椎体平均高度恢复率、病椎再骨折率均显著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邻近椎体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CF患者行PVP和PKP术远期均可能导致邻近椎体再骨折,但PVP可降低病椎再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