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起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它的开展一方面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弊端,另一方面它完整地保留了女性器官,从而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我院自2003年9月~2008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00余例子宫肌瘤患者,现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病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而亚洲较少,在我国,有报道结肠镜检查中诊断本病的人数占受检人数的3.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国内报道发病年龄以20—50岁占多数,约65%,男女发病率不一。溃疡性结肠炎多数起病缓慢,病程可为持续性或呈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的慢性过程,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单发及多发子宫肌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并根据疾病类型将其进行分组,观察组为多发患者49例,对照组为单发患者4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对比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组间临床各症状改善率、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发及多发子宫肌瘤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患者子宫功能的恢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栓塞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门技术,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栓塞其供血动脉,使瘤体失去营养而萎缩坏死吸收而缩小、消失,从而有效地控制月经过多等临床表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2002—04/2004—05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54例,现将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结核微波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2例住院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微波介入治疗;对照组予局部药物注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9月后痰菌阴转率及肺不张治愈率均达到100%,X线胸片病灶有效率88.1%,电子支气管镜复查病变支气管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较好.结论 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高龄人群最常见的心脏疾患。包括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其治疗策略概括为内科保守性治疗及介入或手术侵入性治疗。药物治疗在老龄患者可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肝肾功能损害、意识状态改变等药物副作用。对于48h内心绞痛症状恶化或持续胸痛超过20min,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速,心电图动态的ST段改变,心肌标记物升高的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早期介入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手段。由于老龄患者常合并多种疾患、各种脏器储备功能下降,而且老龄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弥漫而严重,心肌缺血面积大,再血管化治疗风险高,因此,对于老龄ACS患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是一种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心脏介入治疗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入治疗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深入医学各个领域.它的出现,给病人带来了福音,提供了治疗新途径.心脏介入尤为明显,但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现就我院1999年4月-2003年10月心脏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郝建  连娟  陈永超  陆学丹  黄缓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7):676-676,681
目的探讨肺肿瘤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癌检出率的研究。方法选择769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将穿刺吸出物涂片,用10%甲醛液固定,送病理科做细胞学检查。结果769例肺部肿瘤在B超引导下肺活检,确诊为肺癌患者685例,占89.1%,可疑癌14例,占1.8%。肺肿块活检确诊为非肺癌者61例,占7.9%,另有9例,占1.2%的患者肺肿块活检未能确诊。提示B超引导下肺活检对肺癌总检出率为90.9%(699/769),而肺部疾病部总检出率为98.8%(760/769)。结论B超引导下肺肿瘤活检术,无X线辐射,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入治疗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以下简称肝癌 )的首选疗法 ,方法简便 ,疗效确切 ,自 80年代在我国广泛开展以来 ,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了生存期 ,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将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情况综述如下。肝癌的介入治疗包括放射介入治疗和超声介入治疗。1 放射介入治疗195 0年 Klopp[1 ]首创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TAI) ,开创了医学史上经肝血管介入治疗的新纪元。 Kato[2 ] 进一步开展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 ,将肝癌的疗效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主要原理是 :肝癌组织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 ,…  相似文献   

10.
超选择经导管子宫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选择经导管子宫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2例插管至子宫动脉主干栓塞,观察组13例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肌瘤供血分支。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性激素水平及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平均住院时间6d,对照组为13.5%、11d,P均〈0.05。结论 超选择经导管子宫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我院1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关系,以探讨老年AMI患者行PCI的最佳时间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2例住院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微波介入治疗;对照组予局部药物注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9月后痰菌阴转率及肺不张治愈率均达到100%,X线胸片病灶有效率88.1%,电子支气管镜复查病变支气管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较好。结论 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冠心病是CVD的主要临床类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患者重要的再血管化治疗策略,近年来在手术策略、新型介入设备研发、相关指南更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尽管相关的治疗和管理得到了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残留风险依然较大,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  184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 ,经桡动脉穿刺组 4 6例 ,对照组为经股动脉穿刺者 138例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 92 .2 % ,与经股动脉组 (94 .9% )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经桡动脉组明显少于经股动脉组 (10 .8% vs 2 8.3% ,P<0 .0 5 ) ;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经股动脉穿刺组 (P<0 .0 1)。而经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 .0 5 )。结论 经选择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经桡动脉途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我院进行的部分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的经验,以及血管开通后患者心绞痛症状的缓解、心功能改善以及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患者共223例。结果223支闭塞血管成功植入支架183支,未成功40例。植入药物涂层支架398枚,PCI成功率82.5%。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63例占82.9%,心功能明显改善的110例占71.9%,心律失常缓解27例占64.3%。结论介入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Amplatzer ASD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按照TTE所测的ASD最大伸展直径加4~8mm或者按所选封堵器周径﹥ASD周径的1/8~1/10选择Amplatzer ASD封堵器,操作采用"心房法"。术后随访行TTE、胸X片线及心电图检查,观察Amplatzer ASD封堵器的位置、形状及与相邻瓣膜的关系,了解肺血及心胸比例的情况,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3例ASD中,60例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5.2%。术后即刻行TTE检查有6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均于术后72h~3个月内消失;1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个月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及16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早期有7例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于出院前全部自行消失;术前8例心房颤动者术后有4例转为窦性心律;术前13例患者合并有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消失于术后6个月内,其余4例成为永久性。所有患者X线平片显示:肺血不同程度减轻,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所有成功封堵患者术后封堵器无组织反应、无金属反应,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装置无变形及折断,无血栓形成及溶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Amplatzer ASD封堵器封堵巨大ASD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在操作中应注意防止封堵器脱落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84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科)自1987年4月至2011年2月,1844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常见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及肺动脉瓣狭窄(PS)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记录各心腔大血管血氧资料及压力数据,计算肺循环血量与体循环血量比值(QP/QS);PDA、VSD分别做主动脉弓降部、左心室造影,以了解其大小、位置,ASD则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其大小及边缘情况。选择适当堵闭器常规操作,将其放置合适位置,再经造影或超声心动图了解堵闭器位置及有无残余分流情况,若情况良好则释放堵闭器。对PS、主动脉瓣狭窄(AS)则在测量跨瓣压差基础上,通过右心室、左心室造影测量瓣环大小,以选择适当球囊扩张狭窄瓣环。结果:我科共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1 844例,其中男性743例,女性1 101例;年龄0.3~72岁;体质量4.5~107 kg,平均23.9 kg。其中PDA共818例,ASD共600例,膜部VSD共190例,2例肌部VSD。PS 212例,AS 5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所做的射频打孔+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2例,其他冠状动脉瘘及复合畸形等17例。总成功率为98.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59%(11/1 844)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VSD)、右心室流出道破裂1例(PS),心跳骤停1例(AS),以上3例均死亡。三尖瓣腱索损伤1例(PS),心律失常-完全房室传导阻滞3例(VSD 1例,ASD 2例),伞漂移4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16%。对每例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要求其在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来院复查,随诊率达90%。讨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避免了开胸创伤大、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等高风险因素,封堵效果好,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但严格掌握适应证,仍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主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协办的第三届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和介入治疗国际研讨会(ACSES)暨急诊病例演示会于2004年7月30日在北京举行。在全面防治冠心病的共同旗帜下,翁心植院士、陈灏珠院士、钱贻简教授、陈新教授、陈明哲教授、Lim教授、Saito教授、陈显声教授、王晓民教授、王辰教授等一批享誉中外的著名专家和700多名医务人员以及健康报等20多家媒体30多位记者、编辑和10多个中外企业或厂家参加…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临床上出现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与桡动脉两种路径介入治疗(PCI)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法将拟在我院行 PC 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经股动脉 PC I治疗(对照组)和经桡动脉 PC I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造影剂使用量分别为5.09 min±1.12 min、9.22 min±1.29 min、49.54 min±7.11 m in、88.70 mL±11.06 mL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压包扎时间5.71 min±0.58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53 min±0.94 min(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 PC I成功率为98.09%和99.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28 min±2.91 min和6.24 d±0.69 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5%(P<0.05)。结论经股动脉与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较高成功率,桡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率更低、卧床时间更短,可以作为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