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出院计划模式,并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总体得分、情感波动、体力活动和环境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呼吸困难管理、安全行为方面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出院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其中情感波动、体力活动和环境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5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采用延伸护理,进行持续1年的电话及入户随访干预,重点指导呼吸肌功能锻炼、家庭氧疗、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6周、出院后6个月、出院12个月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效受试者分别为45例、40例,出院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 )患者实施自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C O 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也优于入院时。结论实施自我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5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包括圈员培训,建立品管圈小组,基础调查工作,制订应对措施,将患者的康复计划与品管圈活动计划相结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变化,采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104.23±14.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6.37±1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2,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39.58±1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23±1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远程模式下的动机性访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且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出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基于微信平台,采用远程动机访谈模式开展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电话/家庭访视模式开展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1,3,6个月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的自我效能感、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模式下动机性访谈能够在现有医疗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中保障动机性访谈在延续性护理中的质量,该模式可在其他慢性病延续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后果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评定用药依从性,统计戒烟、戒酒、规律体育运动、肺功能锻炼状况评定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自护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定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7.1%)、健康生活方式依从率(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6.5%、70.6%)(P<0.05);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效能,促进患者保持良好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健康护理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保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接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自我健康护理教育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GRQ呼吸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戒烟成功率达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自我健康护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戒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护理计划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实现了以患者和家庭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和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困难改善程度、6 min步行试验、Borg指数、自我效能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呼吸困难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Borg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Borg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程度,提高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联合中医膏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出院后行延续护理联合中医膏方调理疗法,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护理随访。评价比较两组出院1个月后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自我效能量表(CSE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 O2)、总距离、Bo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温度与环境、安全行为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联合中医膏方调理疗法能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1名COPD病人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病人以过渡期护理模式(TCM)为依据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病人住院时和出院后8周采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病人家属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COPD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明显降低,干预组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TCM为COPD病人家属提供过渡期护理,有利于降低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干预组予以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分别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变化。结果:干预组在生活方式、躯体活动、治疗相关、社会心理和自我管理总分问均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郭佳华  赵洁  方向红 《全科护理》2013,(35):3305-3307
[目的]探讨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术后对两组病人掌握乳腺癌康复知识情况、满意度及肢体活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病人对乳腺癌康复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肢体活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能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病人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离院后微信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方面的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有利于COPD患者提高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机械通气联合振动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行机械通气联合振动雾化治疗的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2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20例,后将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率及护理前及护理后3 d,7 d的B russel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3 d,7 d的B russel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COPD病人机械通气联合振动雾化中的护理效果好,广受病人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病情稳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技能和自我管理培训,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康复依从性比较,并用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自我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行为,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作为指导,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采取护 理措施,满足其躯体和心理各层次的需要;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分别在人院时、治疗6周后及出院 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 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和出院时2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 及SDSS评分均低于人院时(P〈0.05,0.01),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6周后和出院时2组NOSIE-30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0.01),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更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临床护理,能 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周玉霞 《全科护理》2010,(10):861-862
[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在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8例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相对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01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随意探视,观察组51例进行亲属探视的护理干预。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测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效果评定病人的精神症状。[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2周、8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NOSIE评分中激惹、抑郁及精神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情有一定影响,适当选择探视时机探视,对改善病情有明显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20.
潘惠娟 《全科护理》2013,(30):2789-2790
[目的]观察密固达(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骨痛及骨密度(BMD)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密固达联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程度及BMD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痛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固达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的BMD,改善骨痛症状.同时,通过护理干预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