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供应室标准操作程序(SOP)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328件骨科手术外来器械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件,对照组手术器械在供应室给予常规清洗消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OP管理,比较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在影响手术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因素中,主要为清洗流程不够具体化、清洗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分别占比65.88%、27.06%;干预后观察组手术器械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应用SOP管理在骨科手术外来器械清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闭环管理在骨科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12月31日98件骨科手术室器械作为管理前组,实施常态化管理;将2022年1月1日~2月28日98件骨科手术室器械作为管理后组,采用FMEA闭环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器械管理流程潜在风险顺序数(RPN),手术器械回收率、损坏率、消毒杀菌合格率,超时接收污染架上器械发生率,器械拆零差错率与消毒方法差错率。结果:管理后组手术器械管理流程潜在RPN值低于管理前组(P<0.01);管理后组手术器械回收率、消毒杀菌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组(P<0.01);管理后组手术器械损坏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超时接收污染架上器械发生率、器械拆零差错率、器械消毒方法差错率低于管理前组(P<0.01,P<0.05)。结论:将FMEA闭环管理应用于骨科手术室器械管理,可降低手术器械管理流程潜在风险,提高手术器械回收率、消毒杀菌合格率,降低器械损坏率、超时接收污染架上器械发生率、器械拆零差错率、器械消毒方法差错率。  相似文献   

3.
林柳芳  梁清梅  李令 《当代护士》2021,28(11):174-176
目的 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及规范化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及规范化管理前)与2018年1月—12月(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及规范化管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及规范化管理前后卫生学检测合格率、高压灭菌合格率、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待消毒物品包装合格率.结果 实施后的卫生学检测合格率、高压灭菌合格率、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待消毒物品包装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使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感控质量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对提高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活动,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因器械问题导致的感染发生率、手术相关科室满意度等指标评价活动效果,并与实施前(2014年1~12月)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活动后,消毒供应室的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达标率、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包装合格率、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消毒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相关消毒知识,确保手术器械及消毒物品的清洗质量,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技能专业化与流程更新对手术器械管理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7年8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对照组);2007年9月~2009年3月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专人负责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组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及手术医务人员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正式运行1年半,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消毒供应室专人管理前的12.05%下降至专人管理后的2.25%;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率由10%下降至0.1%;手术医务人员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均P0.01或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专人管理,在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方面进行技能专业化与流程更新,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质量,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6月我院消毒供应室以PDCA循环管理法为质控重点的资料100份(PDCA组),与实施PDCA管理前的2012年7~12月(对照组)常规管理资料100份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清洗灭菌合格率。结果:PDCA组手卫生、灭菌物品、消毒液浓度、除锈、呼吸管路清洗消毒、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可提高工作质量,保障整体工作水平,从而提高科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体化规范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外来手术器械150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外来手术器械150件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一体化运作规范的管理方式,对照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未采用规范的管理方式.比较湿包的发生率和医生、护士的使用满意度.结果 两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进行器械清洗之后,检查其清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的器械清洗合格率较高,使用满意率较高,对照组中的器械清洗合格率较低,使用满意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器械经检测,灭菌效果较好,合格率较高,而对照组的灭菌效果较差,合格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一体化规范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外来手术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随机选取5000件清洗消毒物品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随机选取5000件消毒物品作为试验组,记录医院供应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器械管理情况,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器械包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质量,还能够降低器械包缺陷比例,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管理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氧疗用品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和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氧疗用品样本205份作为观察组,由供应室集中进行清洗消毒处理;选取2010年1~12月氧疗用品样本202份作为对照组,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处理.分别于消毒前后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样本致病菌检出率和消毒合格率.结果 与消毒前比较,消毒后两组样本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样本消毒合格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和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氧疗用品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其中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推荐在今后的临床消毒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统计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来手术器械48套284件,其中23套116件由公司人员清洗,25套168件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按流程清洗。清洗质量由护理部统一检查验收。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外来手术器械平均合格率为99.43%,公司人员清洗器械平均合格率为89.97%。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应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对消毒供应室综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8月我科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行音乐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综合质量效果。结果:实施后差错发生率和临床科室的满意情况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应用于消毒供应室,能降低消毒供应室包装器械包的差错发生率,提高临床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措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入住的新生儿3 118例,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1 535例为对照组,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1 583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的措施,包括环境改造、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要求、空气及仪器消毒、加强患儿呼吸管理及规范护理操作等措施,比较实施集束化措施前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集束化措施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好转,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集束化措施能系统地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供一体化下无菌包质量缺陷发生原因,探讨无菌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供一体化下1355185个灭菌无菌包的质量缺陷发生情况。比较2011年与2012年度灭菌无菌包的质量缺陷发生率。结果无菌包质量缺陷类型包括包装方法不正确、器械不配套等9类。2012年度灭菌无菌包质量缺陷的总发生率较2011年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32%vs 0.0043%,χ2=30.430,P〈0.001)。结论认真落实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下无菌包处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无菌包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措施,旨在分析减少腔镜损坏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室自2015年1~3月实施的1200台手术为观察组,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进行细节管理,将2014年10~12月的1200例手术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手术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率等方面与细节管理实施前的1200例手术进行对比,同时观察进行手术的医师对于细节管理实施的满意度.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手术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通过对术中腔镜进行有效的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手术腔镜器械的完好率及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有效降低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并显著增加手术医师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因此,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实施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雾化吸人治疗中雾化器的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以规范呼吸机患者雾化器的消毒与保存方式,从而减低VAP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11-01—2012—12收治进行雾化吸入的123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落实预防VAP的集束化治疗。对照组:雾化器集中以1000ra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冲洗晾干后使用。实验组:患者固定雾化器,使用毕以75%酒精擦抹消毒后装入无菌罐待用。结果: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天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固定雾化器、以75%酒精擦拭消毒雾化器、无菌罐保存对于降低AVP的发生有显著效果。严格雾化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AV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术后器械在手术室清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器械回收—器械清洗后由手术室包装和检查—消毒供应中心完成器械灭菌和存放;采用二维码技术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器械包缺陷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后,器械包缺陷发生率较管理前低,管理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可降低器械包缺陷发生率。管理者应定期举办各种消毒供应专业与质量管理培训班,提高手术室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用于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管理对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PDCA循环用于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根据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现状,找出现存问题,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措施和计划并实施;调查效果,跟进检查,提高措施和计划落实的有效性;总结检查的结果,对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分析比较PDCA循环运用前(2006年1月~2008年12月)和运用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防止护理人才的流失,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供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物器械使用流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予以分析。旨在为该类器械的管理提供科学管理方式。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实施手供管理后,我院骨科200例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管理组。另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实施手供管理前,我院骨科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实施手术前后器械问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果:管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器械污染、数量错误、运送不及时、包装盒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管理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管理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供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物器械使用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手术前后器械问题以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将细节管理应用到CSSD中,对CSSD工作中的每一薄弱环节进行辨认、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争取医院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配合,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把CSSD工作细化为4个工作小组,并制定各个小组的工作流程;对影响CSSD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重点环节实施细节管理干预。从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服务满意度等方面评价2009年与2010年CSSD工作质量上的差异,并比较职业暴露情况。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CSSD无菌包标识规范,配置器械功能完好,护士仪容仪表规范,下收下送符合要求,能及时送到指定地点,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基本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且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明显减少(P〈0.05)。结论:细节管理的实施,使得CSSD的质量、服务、安全、效率等各个层面都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提升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环节规范化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依据三级甲等医院复评标准,查找诊疗器械消毒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消毒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规范器械回收环节,完善消毒室基础设施以及清洗灭菌工作流程。结果口腔诊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提高(P0.01);器械耗损和维护成本降低(P0.01)。结论加强环节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器械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