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联合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人工机械通气在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方法60例ARDS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以人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结果成功救治52例,死亡8例,发生并发症4例,大黄联合治疗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未用大黄组。结论救治ARDS,采用大黄联合机械通气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亚生 《现代医院》2010,10(10):52-5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ARDS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模式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7天后57例病情好转或缓解,有效率91.9%,5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抢救护理。方法对15例刺激性气体致ARDS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针对性抢救护理。结果15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胸部X射线或CT提示肺水肿征象较通气前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机械通气治疗刺激性气体致ARDS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抢救护理是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6例 SARS并发 ARDS患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 2例治愈 ,其配合 BIPAP呼吸机治疗连续7d以上 ,平均每日治疗时间大于 2 2 h,治疗后 Sp O2 和 Pa O2 显著上升 (P <0 .0 5 )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气促紫绀减轻 ,呼吸频率减慢 ,心率减慢。14例死亡。结论 早期足量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无创机械通气对于支持 SARS并发 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十分必要。其能减轻呼吸肌疲劳 ,促使呼吸频率减慢 ,改善肺泡通气 ,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及 ARDS,促进炎症快速吸收 ,降低病死率 ,提高治愈率。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无效者 ,需及早进行有创持续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1例刺激性气体中毒致ARDS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结果11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2~4h后,治疗结束时,与通气前比较,患者血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治疗刺激性气体致ARDS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可考虑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如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转换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6.
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脑损伤均属中、重型颅脑损伤,均合并肺挫伤、肋骨骨折或/和血气胸而致ARDS,行脱水、合理补充血容量、及时机械通气及急诊外科手术抢救治疗。临床治愈39例,死亡9例(死亡率2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脑、胸原发伤,尽早正确采用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10月19例严重胸外伤并发ARDS的治疗过程.结果 19例均给予机械通气,未出现呼吸机所致气体栓塞等并发症,带机时间平均(5.5±1.4)d.死亡3例,病死率15.8%.结论 早期诊断并尽早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严重胸外伤并发ARD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针对性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ARDS患者48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48例患者,救治成功33例,死亡13例,放弃治疗2例,救治成功率68.75%。结论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确保气道的密闭性、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及俯卧位通气护理、精确的液体管理、合理的镇静及营养支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艳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54-495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早期治疗组,每组各有18例ARDS患者。对对照组中的ARDS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1周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而对早期治疗组中的ARDS患者于机械通气当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ARDS患者的死亡率较低,p<0.05。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及早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01-602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和肺内源性ARD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12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不同原因分为A组(肺内源性ARDS患者,60例)和B组(肺外源性ARDS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4 h后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结果 B组患者的PaO_2、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A组,PaCO_2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的治疗效果较肺内源性ARDS更为显著,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术后ARDS患儿,治疗组19例接受PS治疗,对照组24例未接受PS治疗。测定给药前后氧合指数(OI)、通气指数(VI)。记录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3例死亡。治疗组用药后OI和VI均显著降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 PS替代治疗能显著改善体外循环术后ARDS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有创机械通气(IMV)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序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 将ICU36例ARDS按人住时间编号随机分为有创-无创BiPAP序贯治疗组(A组18例)和常规IMV组(B组18例).所有患者均按ARDS常规治疗,尽早气管插管行IMV.当出现"ARDS控制窗"时,A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面)罩无创BiPAP序贯治疗;B组继续IMV,以SIMV+PSV模式撤机.结果 两组患者"ARDS控制窗"出现时间、生命体征(MAP、RR、HR)和动脉血气指标(A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均减少,住ICU时间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降低(P〈0.05).结论 序贯性有创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救治ARDS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3.
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对22例吸入性肺炎致ARDS病人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本组22例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5/22。结论重症吸入性肺炎致ARDS死亡率高,合理采取综合救治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已成为抢救呼衰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抢救更具有特殊意义.1987~1993年间我们用机械通气抢救治疗 9例收住ICU的创伤性 ARDS病人,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 呼吸末正压机械通气(PEEP);CVVH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 呼吸末正压机械通气(PEEP) CVVH。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PEEP水平的变化。结果38例ARDS患者加用CVVH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有效治愈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ARDS时能有效清除患者血管外肺水和致炎介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氧合功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16例患者治愈,6例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尽早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肺氧合为治疗重症ARDS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对3例ARDS患儿采取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经过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项消毒隔离,预防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发生气胸,经及时处理2 d后气胸消失,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ARDS患儿应及早应用机械通气与PS治疗。配合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唐军  熊英  郭文俊  母得志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16-3417
目的: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方法:将ARDS患儿15例分为两组,PS组(n=8)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基础上经气管注入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每次200mg/kg;对照组(n=7)经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不用固尔舒。结果:PS组呼吸机参数最高MAP水平和高浓度氧(FiO2≥50%)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S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PS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PS的治疗方案对新生儿ARDS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对3例ARDS患儿采取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经过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项消毒隔离,预防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发生气胸,经及时处理2d后气胸消失,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ARDS患儿应及早应用机械通气与PS治疗。配合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16例患者治愈,6例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尽早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肺氧合为治疗重症ARDS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