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我院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评估预警预控体系。对日常院内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及有效干预,从而减少院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建立护理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在院患者进行评估、录入,应用风险筛查表单和预警工具、制定风险控制制度及流程、根据不同分值实施不同干预措施。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评估预警预控体系实施5年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人数逐年增加,相对发生率逐年减少。结论院内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评估预警预控体系对护理风险的预见能力有效提高。能引起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高度重视,对规避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的识别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再一次敲响了护理安全管理的警钟.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近年来国外医疗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1].2年来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警、识别、评估、评价和报告处理,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消除隐患,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损伤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有组织、有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  相似文献   

4.
齐雯俊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99-1400,1402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提高传染病患者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某二级传染病专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呈报的79起护理不良事件,从分类、发生原因、与护士资历、发生时间、科室、病种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①护理不良事件前5位分别是给药错误、压疮、标本错误、输液相关事件、管路滑脱。②主要原因分别是不遵守操作规程,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③护士资历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④对新发传染病人、重病人在评估和沟通及自身知识方面存在显著不足。⑤不良事件发生在交接班时,尤其是在8:00和12:00左右。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对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按患者需求进行弹性排班;加强护理人员对新发传染病及重病人的防治知识培训,强化护理技术操作程序考核,增强沟通意识提升评估沟通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周兴华 《浙江医学》2013,(22):2032-2034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本文通过对我院197例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特点,探讨如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晓波  王欣怡 《河北医学》2012,18(8):1163-1165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它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 .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处理及上报已经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医院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制定措施对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评估监控过程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建立护理质量三级监控,建设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我院的住院患者进行全过程管理;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5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的事件总数、发生类型、Ⅰ级事件(警讯事件)与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率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对87862例次住院患者进行过程管理,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61例,Ⅰ级与Ⅱ级事件52例.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45例,其中I级与Ⅱ级事件24例,占全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33%;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116例,其中Ⅰ级与Ⅱ级事件28例,占全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14%,两年度Ⅰ~Ⅱ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监控过程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便捷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运行护理三级质量管理,落实住院患者的评估与过程管理,提高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积极性,能有效控制及预防住院患者发生Ⅰ级事件和Ⅱ级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195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及与不同工作年限和不同职称护士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分别是给药错误52例,占26.7%;遗漏各种治疗、检查、护理30例,占15.4%;发生院内压疮23例,占11.8%;主要原因分别是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安全管理不到位、临床带教工作不严谨。白班为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护士年限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系;护士职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加强重点人群监控,严格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加强年轻护士的专业培训,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管理者要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周鹍  岳占斌 《新疆医学》2014,44(11):114-115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护理安全管理一直是我院的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我院采取无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因对当事人不惩罚,因此不良事件上报真实、可靠.现就我院2013年1~12月临床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为中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前馈控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注重过程管理,做好护理风险识别,防患于未然;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积极创建安全文化氛围.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娜  任凤英 《新疆医学》2015,(2):255-257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目前医疗界的共识。只有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及防范能力,落实护理风险的管理制度,对风险事件高危人群、风险事件易发环节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摔倒、滑倒、烫伤、烧伤、坠床、用药错误、走失、外出未归、自杀、自杀未遂、误吸或窒息、非计划拔管、意外脱管、压疮、病历丢失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和防范,确保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识别和评估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因素,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和完善危重病人护理风险防范制度,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持续质量改进。结论加强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控制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70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风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708例护理不良事件,探讨主要护理不良事件存在的法律风险大小及关系。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7~2009年护理系统上报的70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对其中存在法律风险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估分析其法律风险大小、关系。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中法律风险最大的系统为精神科系统;法律风险最大的患者损伤级别为Ⅱ级;法律风险最大的不良事件类型为用药错误、药敏差错、实习生单独操作错误。结论要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法律风险,不仅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要根据不同系统、级别、类型不良事件各自的法律风险大小有针对性的配置资源、完善流程、引进管理系统和进行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4.
米新翠  刘英  宋玉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8):I0001-I0001
实现提高护理服务品质的目标,必须严格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护理学专家指出: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Ⅲ。通常把医院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均称为风险。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不幸和损失,同时会使医疗机构在人、财、物、声誉、形象方面受到损失。因此,必须引起护理管理者极为高度的重视。我院护理部2年来狠抓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在患者就医安全方面收效显著,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分析。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施以有效的预防。结果:在所有不良事件中,主要的不良事件构造类型,包括了24%的给药错误,23%的液体外渗,以及17%的臀红事件。同时还有8%的患者识别错误事件和7%压疮事件。医护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低于2年的有59%,其次工作经验为3年至5年的医护工作人员为27%,再者就是6年至10年的有9%,11年至20年的医护工作人员有5%。当发生某种不良情况时,发生的事件段主要在上午八点至十点之间,占据了总数的55%,其次发生时间点为晚上八点至十点,占据了总数的24%,最后就是下午三点至四点期间和其他时间阶段占据了总数的21%。结论:通过对儿科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从而及时采用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提升了护理整体成效,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1].  相似文献   

17.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料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包括患者在就诊和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是患者还是医院都越来越重视医疗安全问题,如何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1.1护士责任心问题:个别护士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操作时缺乏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评估识别护理风险,对有安全隐患的工作环节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日历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监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日历模式,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2.63%(1/38)低于对照组15.79%(6/38),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情况,观察组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动态监控中,护理安全日历应用下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玉青  李薇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40-141,14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对我院263临床部护理人员采用集中上课及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问卷考试及个人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培训后考核合格率达到98.9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9例,较2009年护理不良事件39例明显减少,两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9.26%,较2009年的95.87%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