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石膏为主的清法和大黄为主的泻法在气分高热救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石膏宜于生用重用,卫气、气营、气血同病仍可投之;用大黄不拘燥矢和一、二次通下,湿温高热也可以之建功;两者的退热作用,主要在于使邪毒迅速排出。  相似文献   

2.
谈毒与痛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痛风属湿热瘀毒为患。湿热毒邪的产生责之饮食失节、脏腑失调 ,日久酝酿而生。湿热毒邪蒸灼气血 ,血热妄行而为瘀。毒邪内伏 ,不发作可如常人。若毒邪受外邪引动 ,毒阻经络 ,则关节红肿疼痛突发。湿热浊毒易趋下焦 ,关节为经络汇集之处 ,夜间血行迟涩 ,阳入于阴 ,故疼痛多发作于夜间及下肢。毒邪久留 ,若蒸酿气血津液 ,生成痰瘀 ,结于关节、皮肤、肾脏等可成痰核、肿块。毒邪留于肾 ,损伤肾之精气 ,肾脏功能衰退 ,可出现癃闭、关格等证。痛风治疗首当分期。间歇期重用调补脾肾之品 ,绝毒内生之源 ,方选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急性发作期重用清解之剂 ,一方面阻断湿热瘀毒对机体的损害 ,另一方面 ,开前后二阴 ,促进毒邪的排出 ,使邪去正安 ,常用金银花、忍冬藤、蒲公英、大黄、土茯苓、车前子等。大黄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效著力宏之品 ,可重用之。  相似文献   

3.
介绍贾英杰教授运用大黄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提出临床运用大黄不应拘于泻下药的范畴,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大黄既可泻下癌毒、瘀血,又可通腑气、调气血进而达到缓中补虚、安和五脏。同时认为,泻下癌毒、瘀血亦有缓下和峻下之别,需根据毒瘀的轻重、大便的溏结、正气的强弱综合考虑大黄的运用,且常以生大黄与熟大黄并用以防伤胃之虞。从量效关系、常用配伍两个方面总结了大黄的用药法度,提出大黄小剂量(3~5 g)应用缓中补虚,中剂量(10~30 g)应用去湿泻浊,大剂量(10~30 g)应用急下通腑,且常与黄芪配伍扶正抗癌,与枳壳、厚朴、莱菔子配伍畅达三焦气机,与郁金、姜黄配伍化浊解毒祛瘀。  相似文献   

4.
大黄涂膜剂促进烧伤创面修复作用的实验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黄涂膜剂促进烧伤创面修复作用的实验及临床观察李玉环魏梅新王晓萌杜金风高志成(河北医科大学三院050051)烧伤是外科常见病,浅Ⅱ°烧伤尤为多见,中医称烧伤为火疮、烫火疮、火烧伤等,其病因是火热之毒侵袭机体,损伤皮肤、经脉、导致气血瘀滞,经脉阻塞。大...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中医脾虚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脾虚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指出脾虚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瘀和毒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直接原因,风寒湿三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外在原因。首先,脾虚可以导致营卫不和,使人卫气虚弱,易感受风、寒、湿等外邪;其次,脾虚也可导致气血不足、正气虚弱以及肝肾功能失调,出现关节的畸形;另外,脾虚还可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证候的不同;最后,脾虚则生痰,痰邪流注关节,阻碍关节气血运行而成瘀,瘀久则化毒,造成的关节红肿热痛。  相似文献   

6.
常爽 《中医药信息》2008,25(2):14-15
扁平疣,中医称“扁瘊”,现代医学认为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火妄动、气血不和,外感风邪之毒阻于肌肤所致。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常侵犯人体上部,使人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足,导致风热之毒乘虚而人皮肤,蕴结成瘊;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粟山的《伤寒温病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组成,具有宣泄郁火,调畅气血,祛风解毒,化瘀消肿之功.方中以白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佳,大黄为使.僵蚕辛成平入肺经,具有宣通火郁之功,蝉蜕气寒味咸且凉入肺经,为轻清之品,甘寒清热,轻浮宣散,有透邪达热,解毒利咽之功;二药相伍,升清阳而散风热。姜黄辛苦而温,辛温相合.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苦温相合,破瘀逐血,消肿止痛.助僵蚕、蝉蜕以使火郁外达,大黄味苦大寒,上下通行,既能攻下热结,使郁火得降,又能推陈致新,使气血流畅。四药相伍,一…  相似文献   

8.
冯建庄  张桂芳 《新中医》1997,29(1):30-31
对45例白血病及伴有发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酌情服用大黄、甘草以推陈致新、高畅气机、开门祛邪、使腑气通畅而毒祛热清。观察发现,大黄、甘草应用后有较发的退热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在发热人次、热势程度及持续时间上均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萧笛 《家庭中医药》2006,13(3):14-14
说到中药与老外的关系,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柏杨《中国人史纲》中有这样的描述:在19世纪,传播闭塞的中国人甚至认定,“西洋人既然有犬羊的本质,他们又以牛奶作饮料,证明他们非吃牛奶、酪浆就不能维持生命。牛奶、酪浆不容易消化,胶结在肚子里,必须吃大黄和大量饮茶,才能使它化解。假如几个月不吃的话,双目就会失明,肠胃就会壅塞。所以西洋人宴客时,最贵重的食品,莫过于大黄,即令最贫苦的人家,也都在胸前挂一小口袋大黄,时常用舌头去舐一舐,或用鼻子去嗅一嗅。而大黄和茶叶,只有中国才出产,因之,野蛮的西洋人,必须依赖中国。  相似文献   

10.
论大黄解结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的解毒功效历代都有记载,但是随着对大黄和“毒邪”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解毒功效的认识也需重新厘定。本文从日本古方派对大黄的认识出发,认为大黄解毒的主要内涵即是“通利结毒”,辅以解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杖疮、冻疮之毒,涉及部分六淫邪毒。通过对传统及现代“毒邪”所致病证以及大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研究结果的总结认为。大黄除泻下作用之外还具有广谱抗菌、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改善肾功能、利尿、降尿素氮、止血活血、镇痛消炎、抑酶、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提出随着现代中药药理学日新月异的进展,最终将会阐明大黄解毒的原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黄的解毒功效历代都有记载,但是随着对大黄和“毒邪”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解毒功效的认识也需重新厘定。本文从日本古方派对大黄的认识出发,认为大黄解毒的主要内涵即是“通利结毒”,辅以解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杖疮、冻疮之毒,涉及部分六淫邪毒。通过对传统及现代“毒邪”所致病证以及大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研究结果的总结认为。大黄除泻下作用之外还具有广谱抗菌、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改善肾功能、利尿、降尿素氮、止血活血、镇痛消炎、抑酶、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提出随着现代中药药理学日新月异的进展,最终将会阐明大黄解毒的原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大黄别名川军、文军、锦纹、生军、将军,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药用历史悠久,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去瘀、清泻温热的作用,可用于痈疡肿毒、疔疮、烫火伤[1]。历代医家都把大黄作为治疗臃肿疔疮  相似文献   

13.
"去宛陈莝"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治则。探讨"去宛陈莝"的理论内涵,结合慢性肾衰竭"水湿""浊毒""瘀血"内盛的病机特点,活用"去宛陈莝"理论治疗,以利水渗湿、降浊排毒、活血逐瘀为大法,辅以清热、通腑、益气、温阳,以祛除体内淤积的瘀血、水湿、湿热、浊毒等邪气,使气血津液畅通,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沈东  熊壮  刘铁军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83-1586
刘铁军教授认为,基于"脏毒腑秽学说",肝癌应以脏毒立论.肝失条达,久病入络,毒伏脏腑是肝癌脏毒产生、发展的基础.脏毒流窜是肝癌并发症发生和肝癌转移的根本原因.临床将肝癌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肝胆湿热、脏毒伤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阴阳俱虚等证型,以肃清毒源为治疗根本原则,施以疏泄、化瘀、通腑、扶正四法,分别予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合(或)茵陈蒿汤、大黄蛰虫丸、化癥散积方/一贯煎、真武汤/实脾饮、八珍汤加味治疗,大黄运用贯彻在治疗始末,体现扶正祛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郑家远 《四川中医》2003,21(4):62-63
病毒性心肌炎是外感风温邪毒未愈,内舍于心,复因受凉、运动等因素诱发,致邪毒瘀浊互结心包,使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而发生的一种疾病。故在辨证施治的时候,采用益气滋阴、清解热毒、消瘀通络的扶正祛邪方法,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田莎  田雪飞  黄晓蒂 《中医药导报》2020,26(10):143-147
基于大黄、下法、药物性肝肾损伤相关的临床及基础实验,从药物性肝肾损伤的机制,大黄的通便、利尿、利胆作用,大黄的保肝护肾作用,大黄保肝护肾的配伍规律等4个角度进行综合评述,探寻下法代表药大黄及以大黄为主的方药拮抗药物性肝肾损伤的有效性、机制及其常见配伍。急性药物性肝肾损伤具有"邪实"的特点,下法是一种"去莝除毒"的积极主动疗法之一。大黄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攻下药物,具有攻下积滞、利胆、利尿等功效,且具有保肝护肾作用,与补气、利水渗湿、活血祛瘀等药物配伍,有助于给药邪出路、净化排毒,是修复急性药物性肝肾损伤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金黄散是由生天南星、陈皮、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混合研细末所组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通气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中风毒邪致病相关问题,基于从化理论进行辨析溯源,分析邪从火化,以火热之邪为质变载体,蕴化成毒,毒邪酷烈亢盛,损正伤络,败坏形质,变生猝疾的过程。毒邪作为中风急性发作的催化剂,是促使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从量变到质变演化的核心要素,临证辨治当以清热解毒为法,祛除有形实邪,调理素体火热,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祛除诸邪,使正气来复,体质调和,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大黄附子汤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机理与下法较其他治法,具有更为广泛而快捷的宣通脏腑经络,调理气血阴阳等全身作用,以及大黄、附子等药物“无所不至”、“无坚不摧”的特性有关。根据中医的标本缓急理论,在疾病过程中,一旦出现或伴有“阴结”,即应考虑运用大黄附子汤。归纳了该方的适应证、禁忌证、常用剂量、煎服法和服药反应等临床运用要点。  相似文献   

20.
大黄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黄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罗军刘振安(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510010)刘焱文何再安(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武汉430061)大黄RheumPalmatuml为传统中药,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1]。具有明显抑制疱疹病毒的作用和对动物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