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工开放气道患者采用传统的吸氧、吸痰、气道湿化治疗,有很多不便。临床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吸氧通常是将7号针头连在氧气管上,剪去钢针部分,然后将余下软管部分插入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内;气道湿化是将配好的湿化液用注射器每隔30min向开放气道内推注2—5ml,或用60ml注射器抽吸湿化液后连接延长管、针头,将湿化液用微量注射泵以10ml/h速度持续泵人气道的方式,然后用胶布将吸氧和湿化2根头皮针软管沿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口进行缠绕固定,从而进行吸氧和湿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量注射泵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病人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气管切开后,其呼吸道水份丢失增加,可达800ml/d,若湿化不充分,则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导致呼吸道阻塞,还可为感染创造条件。因此,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润、消炎抗菌、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1传统湿化法传统的湿化方法有:持续给药法和输液器滴注法。即取输液器一套,操作同静脉输液,剪去针头,然后将头皮输液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cm,用胶布将湿化软管并联固定于胸壁,以0.2~0.4ml/min的速度持续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静脉头皮针伸入气管切开处,并在气管套管外口放一块单层湿纱布,辅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比较两组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痰痂形成、气管切开带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比气管切开处覆盖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有效湿化气道,减少日吸痰次数,缩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以来,我们将自制痰培养标本简易留取法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方法:无菌密封玻璃小瓶瓶塞上插入50 ml注射器针头1个,9号头皮针1个,注射器针头尾端接一次性吸痰管,头皮针尾端接50 ml注射器,按照吸痰方法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套管中,一只手握住注射器针柄往外拉,另一只手捏住吸痰管边旋边往外抽,利用负压的原理将痰液抽吸到无菌小瓶内,贴上标签直接送验.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气道湿化"针头"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病人的常规护理。目前临床上对不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病人常用的湿化方法有湿化液气道内注射器注入法、连接输液装置气道内滴入法和气道内微量泵泵入法。这 3种方法均存在湿化不均匀的缺点 ,一方面是被持续泵入或注入的局部湿化过度 ,引起病人呛咳 ;另一方面是未被湿化到的部位仍然干燥 ,引起痰液结痂。为克服上述弊端 ,经反复试验 ,研制出气道湿化专用的“针头”。现介绍如下。1 结构与制作  采用同普通一次性输液头皮针一样的聚乙烯材料 ,针栓与一次性注射器相衔接。“针头”的管径 3mm~ 4mm ,长度也与一般针头相…  相似文献   

6.
气道湿化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非常重要,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呼吸道的护理质量,传统加法用输液器滴入湿化液,滴速不易控制。在2007年我科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材料微量泵,一次性延长管、50 ml注射器,头皮针(去掉针头)。2方法将注射器抽取湿化液,连接延长管,延长管连接头及针将50 ml注射器置于微量泵上,将头皮针置于气管套管(5~8cm)。气管插管(15~18 cm)并妥善固定遵医嘱调节泵速。3讨论用输液泵输注湿化液,能将湿化液匀速持续注入呼吸道,方便实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微量泵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郝…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病人吸氧罩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中,有一部分要做治疗性气管切开及预防性气管切开。以往我们采用10号导尿管或用头皮针改用的吸氧管给病人吸氧,发现有以下缺点:①氧气管直接放入气管内套管内,易使呼吸道粘膜干燥,不利于痰液稀释及咳出。②当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易将吸氧管咳出。③若用较粗的吸氧管,则部分堵塞了气管内套管,影响二氧化碳的呼出及吸痰。为了保证气管切开病人有效地吸入氧气,我们制作了吸氧罩,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图1)用一塑料口杯,在其顶部用剪刀挖一小孔,在口杯两侧挖2~3个小孔,将吸氧管自顶部插入,口杯底部扣在气管切开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改良气道内湿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重度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2组均予0.45%的生理盐水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气道,对照组予微量泵的延长管接上头皮针软管,将软管放入气管套管内;试验组予微量泵的延长管接上头皮针后,将针头刺破吸氧管而泵入气道内.结果 实验组痰痂形成、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气道内湿化方法起到充分湿化气道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的病人较多,由于气管切开后管口直接与外界相通,管口的暴露易造成异物掉入气管内;又因气管切开后气管缩短,吸入气体未经生理气道的自然湿化,痰液粘稠易结痂,造成气管切开管腔被痰痂堵塞,影响病人的换气功能,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套管外口上放一块单层湿纱布,需经常将纱布打湿,且纱布固定不容易,翻身时易移位,我们自制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的专用保护罩加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病人.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黄凤珠  林丽娟 《现代护理》2006,12(11):1059-1059
在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的病人较多,由于气管切开后管口直接与外界相通,管口的暴露易造成异物掉入气管内;又因气管切开后气管缩短,吸入气体未经生理气道的自然湿化,痰液粘稠易结痂,造成气管切开管腔被痰痂堵塞,影响病人的换气功能,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套管外口上放一块单层湿纱布,需经常将纱布打湿,且纱布固定不容易,翻身时易移位,我们自制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的专用保护罩加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病人。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1材料与制作该保护罩取材方便,不需成本,即将平时输液用的250 ml塑料瓶一分为二,取瓶身高度4.5 cm,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护理学科理论与实践》一书征文通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病人很多 ,部分病人气管切开后间断使用呼吸机 ,脱机时通过气管切开处自主呼吸 ,由于气管切开管口无专用湿化罩 ,脱机后直径 1.2cm的管口直接暴露易造成异物掉入气管内 ,又因气管切开后气道缩短 ,吸入气体未经生理气道的湿化功能 ,痰液黏稠造成气管切开管腔内痰痂堵塞 ,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切开管口上放 1块单层湿纱布 ,要经常将纱布打湿 ,有时水顺纱布流下滴湿病人衣服 ,很不方便 ,为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设计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专用湿化罩 ,用于硅胶气管套管病人脱机时使用。1 制作该湿化罩取材方便 ,价格低廉 ,为平时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排痰方法.方法将74例有机磷中毒气管切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大湿化液剂量,每次滴注为5 ml,每日湿化液量在500ml以上,吸痰管只在气管套管口吸痰,同时配合胸壁加压法.对照组每次湿化液滴注2 ml,每日总量在250 ml.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充分湿化气道是气管切开排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的最佳湿化方式。方法5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用输液泵将湿化液24h持续泵入气管内实施气道湿化;实验组25例,用输液泵将湿化液泵入经过改良的氧气驱动雾化器,以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法湿化气道。比较两组在湿化效果、并发症、每日吸痰次数、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的不同以及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在湿化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少(P〈0.05);实验组每日吸痰次数少,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湿化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持续湿化液泵入。  相似文献   

14.
裴文菊 《现代护理》2006,12(10):890-891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排痰方法.方法将74例有机磷中毒气管切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大湿化液剂量,每次滴注为5 ml,每日湿化液量在500ml以上,吸痰管只在气管套管口吸痰,同时配合胸壁加压法.对照组每次湿化液滴注2 ml,每日总量在250 ml.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充分湿化气道是气管切开排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使用人工气道病人,在脱机过程中,常使用湿化气道和给氧方式用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与气管的湿化[1],如果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2,3],然而气管套管上没有专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只能将氧气管及湿化管固定于气管套管内。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将氧气管或湿化管端部压入气管套管内时,必然会造成氧气管或湿化管的弯折,以致管内气流不通畅;吸痰时,反复要将两管从导管内取出,吸痰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增加了感染机会;且更容易发生两管的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自制湿化罩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病人很多,部分病人气管切开后间断使用呼吸机,脱机时通过气管切开处自主呼吸,由于气管切开管口无专用湿化罩,脱机后直径1.2 cm的管口直接暴露易造成异物掉入气管内,又因气管切开后气道缩短,吸入气体未经生理气道的湿化功能,痰液黏稠造成气管切开管腔内痰痂堵塞,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切开管口上放1块单层湿纱布,要经常将纱布打湿,有时水顺纱布流下滴湿病人衣服,很不方便,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专用湿化罩,用于硅胶气管套管病人脱机时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气管插管患者常需要呼吸道湿化,以稀释痰液,利于吸出。我科使用YYX型一次性吸氧管,其管道直径粗约2mm,呼吸道湿化管管径约为1mm,而小儿气管插管其管径细,将氧气管和湿化管放入后几乎完全将管道堵塞,严重阻碍了正常的通气,使得CO2潴留,PO2降低,影响了患儿康复。为此,我科将一次性头皮针应用于小儿气管插管中,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制作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鼻塞型1根。(1)用剪刀将吸氧管鼻塞上1/3剪掉(鼻塞头剪掉),留下接头,将头皮针连接在接头上,使其密闭不漏气;(2)微泵泵入的湿化液连接管末端连接一次性头皮针,将头皮针针头刺入改良后的氧气管内,刺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吸痰三通管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 ,需要经常吸痰 ,临床上 ,习惯的做法是吸痰前分离呼吸机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会管的联接 ,吸痰后再重新联接。操作极为不便易污染 ,间断呼吸时间长。因此 ,我们总结了临床经验 ,采用了一种新的配件———吸痰三通管。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用物 :一次性吸痰三通管。2 操作方法 :将一次性吸痰三通管的直管与一次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联接 ;无盖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呼吸机(呼吸囊 )联接 ,有盖的一端 ,拉开上层湿化盖 ,用一次性注射器直接滴入抗生素湿化液 ,拧开下层吸痰口 ,插入吸…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2007年6月,我们对4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气管内湿化时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9例,男46例,女33例,18~84岁,平均56.7岁,平均住院94d。重型颅脑损伤64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脑肿瘤2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39例,双号为实验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给予间隙气管内滴药,使用注射器每2h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3~5m l;实验组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采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滴药,操作方法同输液,剪去针头,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 cm后固定,以…  相似文献   

20.
用头皮针替代针头进行气管内滴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温化及湿化作用,而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接呼吸机实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就失去了这种功能。临床上为防止吸入的气体于燥及痰痴形成,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需定时进行气管内滴药。以往我们用空针接针头进行气管内滴药,曾出现过2次针头脱落掉到人工气道内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近几年以来,我们使用空外接头皮外进行气管内滴药,用于临床95余例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用任何型号的头皮针均可,去掉头皮计前2/3部分,后1/3作简药前端,另一端与空外衔接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