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构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黏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 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1.3亿高血压患者中,  相似文献   

3.
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其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相同,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年龄若≥80岁,则符合老老年高血压诊断[1].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往往> 200 mmHg/120mmHg[2],临床上具体治疗存在争议[3].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56例,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丽娟 《新疆医学》2014,(2):118-119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眼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即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高血压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2].高血压患者如不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血压进行控制,将会加大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而慢性心脑血管性疾病也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3].正常人血压应低于140/90 mmHg,高于上述标准即为高血压.凡能降低血压而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称为抗高血压药物[4].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老年期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常可导致机体的重要脏器脑、心、肾的继发性病变.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脑、肾损害病人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7.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或体循环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1]。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视,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有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查体时被发现^[2]。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SP<140mmHg,且DP<90mmHg为正常血压;SP≥140mmHg , 且(或)DP≥90mmHg为高血压.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无论是那一种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的侧压力.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血压的高限(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一天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者[1].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卒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降压治疗达标可防止引起或延缓心、脑、肾等脏器损害,减少其并发症[2].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常可导致机体的重要脏器脑、心、肾的继发性病变.休息5min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患者逐年增加.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已经成为基层医院非常重要的任务.我院自2009年6~12月对226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长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200余例高血压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是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mmHg,符合其中一项者可确诊为高血压。2002年我国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35-74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控制率为(〈140/90 mmHg)8.1%。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有关高血压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我们应用小剂量琉甲丙脯酸和长效心痛定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近两年于我科住院的男性老年高血压患者77例,年龄65~80岁,病程3个月~20年,均符合≥140/90mmHg高血压诊断新标准,其中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29例,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32例,3级高血压(≥180/110mmHg)1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mmHg)6例,肾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者均不列入本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7.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并除外其他使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亢等所致的收缩压升高)、老年人假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等,就可以诊断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60%~70%[1].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在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的主要因素。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1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仅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仅占高血压人群的36.3%。普遍存在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现象。故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四次修订高血压定义,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WHO/ISH指南委员会的专家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亚组,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将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梯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治疗方案做简要阐述.一、新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根据 WHO 建议,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二项中有一项经核实即可诊断;而以160>收缩压>140mmHg,95>舒张压>90mmHg 为临界高血压。我国1979年心血管病流行学及人群防治科研工作汇报讨论会已决定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