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R Band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在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行经桡动脉途径的PCI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3例使用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对照组70例使用常规的绷带压迫止血,观察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结果 2组1次止血成功率和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迫止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应用TR Band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安全有效,止血时间短,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王肖群 《吉林医学》2010,31(36):6868-6869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后使用TR Band止血气囊压迫穿刺部位的适宜止血时间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将586例桡动脉径路PCI术后使用TR Band止血气囊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患者。按止血时间分为2h组和4h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h组的压迫止血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比4h组的少(P<0.05~0.01)。结论:TR Band止血气囊用于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时间最好为2h。密切观察和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日本Terumo公司生产)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TR Band组(20例),“8”字绷带包扎组(20例),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分别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及弹力绷带“8”字包扎止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止血耗时、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情况、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压迫侧手部、前臂肿胀、青淤现象。结果:TR Band组与“8”字绷带包扎组比较,在止血效果、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止血时间、患者舒适度上TR Band组优于“8”字绷带包扎组(P〈0.05),静脉回流障碍、压迫侧手部、前臂肿胀、青淤现象少于“8”字绷带包扎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贵州航天医院心内科行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环绕包扎止血,试验组采取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术后止血时间、术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止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操作简单、快速,便于局部穿刺部位的观察,且患者舒适度高,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R-Band桡动脉止血绷带在管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经桡动脉为路径的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患者共188例。术后使用TR-Band止血气囊止血。观察桡动脉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栓塞等情况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及栓塞,桡动脉搏动良好,手部无肿胀发生。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用TR-Band桡动脉止血绷带止血方便、可靠、操作简单、视觉确认、疗效确切、舒适度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动脉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200例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采用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对照组患者术后均使用传统止血方法。结果两组伤口渗血、皮下血肿、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动脉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止血器不同的首次减压时间对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广西省河池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使用TR Band止血器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在止血器压迫30 min首次开始减压,B组于压迫60 min开始减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内出血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出现出血7例,B组患者出现出血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A组减压后即刻出血4例,高于B组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7%)低于B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TR Band止血器止血30 min首次开始减压较术后60 min减压,对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无影响,还可降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窦庆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49-1350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从而探讨桡动脉闭塞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500例,分别分为冠状动脉造影组(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其中包括初次及二次治疗组,比较各组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结果:500例患者中,16例出现桡动脉闭塞(3.2%),其中CAG 3.4%,PCI 2.7%,初次手术3.2%,二次手术3.3%。结论:术前评估,桡动脉超声检查,合适的术后压迫,肢体制动,以及术后对桡动脉血流观察等方面均有助于预防桡动脉闭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止血气囊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恢复快、创伤小、减少卧床时间等优点被广泛接受。但术后止血压迫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麻木、青紫、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如何进一步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务之急[1]。止血气囊是我  相似文献   

10.
路世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03-103,10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使用自制桡动脉辅助压迫止血垫后的效果。方法将35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80例患者术后使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组176例患者术后使用自制桡动脉辅助止血垫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口压痛、瘀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处的各种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自制桡动脉辅助压迫止血垫在冠脉介入术后对桡动脉止血效果满意,穿刺周围皮肤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不适感时间缩短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2例患者术后利用桡动脉止血绑带进行压迫止血的护理经验.结果 102例患者均止血成功,2例发生局部血肿,2例出现手部肿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桡动脉止血绑带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术后无需绝对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大减少,避免了肺栓塞等危险发生,使患者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周琳  任继刚  李嘉俊 《西部医学》2013,(12):1828-1830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性冠脉诊疗术后局部止血相关处理方法.方法 将324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诊疗术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A组患者术后采用弹力纱布止血,B组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4小时后换弹力纱布止血.观察3组患者穿刺出血、手部瘀肿及疼痛情况.选择出现手部中度瘀斑的32例病例,再次随机分为安慰组10例和实验A、B组各11例,实验A组使用硫酸镁加高糖维生素B12外敷,实验B组在A组基础上加利多卡因外敷,观察3组患者瘀肿的消失度.结果 观察B组穿刺出血、手部瘀肿及疼痛改善情况均低于观察A组,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手部瘀斑缓解高于A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后换用弹力纱布继续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局部瘀斑处理时硫酸镁加高糖维生素B12联合利多卡因外敷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止血方法在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干预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加压弹力绷带组)42例和B组(桡动脉充气止血器组)42例,对两组均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将两组的肿胀、疼痛及麻木程度、止血时间及干预前后的局部微循环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B组的肿胀、疼痛及麻木程度均轻于A组,止血时间短于A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局部微循环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对护理满意率为100.00%.结论:桡动脉充气止血器在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止血中的效果相对较好,辅以针对性护理更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手段之一。因桡动脉表浅容易压迫止血,且为双重动脉血液供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进行诊断性和介入性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上肢血肿为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明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行选择性CAG和/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患者174例。选择桡动脉博动良好,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进入桡动脉组(n=110),余下归入股动脉组(n=64)。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选择性CAG和/或PCI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桡动脉介入组的假性动脉瘤、排尿困难和腰痛的发生率为10.9%、43.75%和60.94%,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但介入医师需要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带(TR-Band)进行压迫、放气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8月,经桡动脉途径行P C I介入病例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使用压板止血带(T R-B a n d).减压方法为:观察组(120例),6小时放气法,对照组(120例)4小时放气法.观察两组病例止血成功率,皮下血肿,紫绀,麻木,肢体远端肿胀,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压迫止血带(TRBand),止血气囊压迫时间宜定于6h.  相似文献   

18.
120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PCI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B组PCI后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结果 :止血时间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B组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无显著性差异,但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便于护理人员观察及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19.
20.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魏盟 《海南医学》2002,13(12):46-49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的传统路径为股动脉 ,在不适合经股动脉路径手术或经股动脉路径失败时才考虑经上肢动脉行PCI,后者包括经肱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方法 ,经肱动脉PCI,由于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 ,近来已很少有人采用 ,而经桡动脉法PCI具有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病人活动不受限、恢复快、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等优点 ,近来逐渐成为经上肢PCI的主流。国外于 1989年由Campeau首次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1992年Kiemenij首次使用桡动脉PTCA。 1995进行的照经桡动脉、经肱动脉 ,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