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49-51
目的探究密闭式吸痰管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早产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密闭式吸痰管)50例和对照组(开放式吸痰管)50例,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相对稳定;吸痰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5.8±2.4)显著高于对照组(4.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291)。结论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可维持患儿生理指标的相对稳定,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用呼吸机患者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观察优势。结果封闭式吸痰节时、节力、省财,并可有效预防低氧血症及交叉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优于使用传统式吸痰管吸痰。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吸痰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 ~2019-01本院接受的机械通气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进行不同吸痰深度控制,并完成对吸痰效果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影响分析.甲组为浅部吸痰法,入管1 cm,乙组为深部吸痰法,在甲的基础上深度增加1cm,丙... 相似文献
8.
9.
新生儿洗胃在新生儿科是一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我院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一次性小儿吸痰管进行洗胃,方便且实用。 相似文献
10.
11.
我科是老年病房,卧床患者多,留取痰标本是我们临床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在为卧床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过程中,总结出用输液器连接吸痰管吸痰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对刚娩出的新生儿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清除咽部的羊水 ,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与注意事项新生儿娩出后不要急于拍打新生儿 ,先将新生儿平卧 ,头稍后仰 ,及时用一次性吸痰管清除咽部、口腔、鼻腔的粘液及羊水。当已吸净咽部粘液而无啼哭时 ,可用手拍打新生儿足底或臀背部使其啼哭 ,并在离脐轮 1 0cm处断脐结扎脐带。插管时不宜过深 ,一般进入 8cm ,到达咽部即可 ,动作要轻柔。2 体会据作者观察 ,吸球仅仅吸除了口腔及鼻腔中的羊水 ,新生儿回病房后侧卧于床上 ,仍有许多分泌物从口中流出 ,需反…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封闭式吸痰对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神经外科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需依靠人工气道及机械辅助通气才能维持呼吸,因患者病情危重,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加强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方法选取神经外科69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封闭式吸痰与传统的开放式吸痰的临床应用观察比较。结果封闭式吸痰可预防传统式吸痰所造成的低氧血症、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感染、不良心理反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越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依从性,是一种科学、合理、安全的新型吸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吸痰管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灌肠是消化内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通过将药物灌入结肠内 ,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但据临床观察 ,常用的肛管保留灌肠 ,效果欠佳 ,较多患者有强烈便意感 ,且插入的深度不够 ,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较短 ,不能够很好的达到治疗效果。为此 ,我科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和应用体会简要介绍如下。1 方法患者左侧卧位。插入一次性吸痰管足够深 ,一般为 2 0~2 5 cm。应小幅度旋转插入。灌肠药液不宜太多 ,一般 2 0 0 ml足够。缓慢注入药液 ,(15~ 2 0 ml/ min) ,休息 2 m in后平卧位。2 应用体会2.1 … 相似文献
17.
使用负压可控式吸痰管可提高痰检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痰检的准确性。方法对无自主排痰能力患者进行普通吸痰管法(A组)和BS-E型负压可控式吸痰管法(B组)采集痰标本,比较两组的操作方法、对黏膜损伤、标本污染可能、初检及复检回报相符情况、临床指导作用。结果 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用BS-E型负压可控式吸痰管采集痰标本可提高痰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侯瑞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33(3):189-189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特别是顽固性细菌性痢疾的患者 ,我们常常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给药办法 ,而使药物药效更好发挥。即通过静脉输液和经肛门直接灌入直肠抗生素 ,来加强药物疗效。现具体将我们直肠给药的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准备取 1根无菌吸痰管备用 ,2 0 m L 注射器 1只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次性吸痰管在双管喉罩置入时的应用,探讨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取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吸痰管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40例。抽净两组喉罩气囊内气体,A组把吸痰管插入双管喉罩的食道引流管内并与前端平齐,将喉罩插入到位后迅速把吸痰管置入食管。B组在判断喉罩位置正确后再插入吸痰管。观察两组喉罩的置入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吸痰管插入食管的阻力及置入时间等。术毕拔除喉罩,观察喉罩上有无染血,记录术后有无咽痛等并发症。结果 A组吸痰管置入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A组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95%)高于B组(80%)(P〈0.05)。两组在喉罩染血、术后咽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一次性吸痰管能增加双管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能缩短喉罩及吸痰管的置入时间,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鼻窦炎是小儿的常见病,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于1994~1999年采用普通吸痰管抽吸引流治疗小儿鼻窦炎146例,并与鼻腔交替负压吸引法治疗的8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146例,男89例,女57例;年龄3个月~1岁12例,1~3岁21例,4~6岁57例,7~14岁56例。病程2周~10余年。合并鼻前庭炎6例,合并鼻前庭疖肿和鼻周脓疱疹各3例。对照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个月~1岁7例,1~3岁21例,4~6岁25例,7~14岁27例;病程2周~10余年。其中2例合并鼻中隔糜烂,3例合并鼻前庭炎。1.2 方法: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