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泽斌  哈小琴  高鹏 《医学争鸣》2007,28(23):2200-2202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其发病可能由感染、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传统观念认为通过基因转移替代缺陷基因的基因治疗只适用于致病基因明确的疾病,目前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被纳入了基因治疗的范围,可通过基因转移使机体表达免疫相关蛋白质,从而下调致病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上调保护性反应.相对于囊性纤维化、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和肿瘤,IBD的基因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IBD的基因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靶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未明、侵及胃肠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机制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IBD的全身性、难治性及西药治疗的局限性,为了另辟蹊径,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BD的研究越发被重视,并且已经深入到中药治疗IBD的药理作用机制领域,文章就近5年来中药治疗IBD的作用靶点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目前认为其病因与免疫因素、遗传、环境及饮食因素有关。IBD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及种族差异,欧洲、北美洲、亚洲的UC最高发病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nfl 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 肠炎和克罗恩病。与IBD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遗传和免疫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吸烟、药物、饮 食、感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内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信号通路的激活、免疫失调、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会导致IBD进展,其中RIP激酶家族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以及参与信号通路、维持免疫应答等途径在IBD的发病机制中...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人们逐渐接受"免疫耐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治疗上缺乏特异有效药物.由于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IBD的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都是西药,疗效较差且不良反应多,使得IBD的治疗成为一个困扰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成为IBD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有较高的CD感染发病率,其易患因素包括:患者高龄、合并基础疾病、IBD本身、社区感染,以及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IBD患者合并CDI的临床表现与IBD病情加重难以区分.检测谷氨酸脱氢酶,进而通过酶免疫分析法对CD毒素进行检验有利于确诊CD感染.甲硝唑、万古霉素、非达霉素等都可用于CD感染治疗,粪菌移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CD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介素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利娟  陈春晓 《浙江医学》2004,26(7):557-55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学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来认为肠黏膜免疫紊乱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具有中心性地位,因而,针对介入免疫启动的生物学效应过程治疗IBD已成为研究热点.白介素(interleukin,IL)构成细胞因子网络在IBD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IL在IBD中的生物学行为及特定靶向黏膜T细胞生物治疗IBD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立君  房林 《上海医学》2007,30(11):870-87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这种慢性肠道炎症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紊乱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是近来研究的热点。在遗传方面,寻找遗传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与免疫应答失调有关的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尽管IBD确切的病因学研究有待完善,但在其免疫学病因方面不断积累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诸多进展.作者仅就2009~2010年最新文献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目前IB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用于治疗IBD的药物有传统的水杨酸类制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新兴的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晶  王迪 《医学综述》2004,10(5):276-27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这两种肠道炎症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发病率在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呈增高趋势。现就.IBD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其发病与免疫、遗传、环境、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均有密切的联系.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手术切除等.根据IBD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因素,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试用于IBD的治疗.文中对IBD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邱亚娟 《疑难病杂志》2012,11(3):235-237
<正>炎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目前认为其与遗传、环境、精神等因素有关,肠道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可能起重要作用,在免疫系统的调节过程中,细胞因子起着关键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许多炎性疾病中,作为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因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炎性肠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目前病因未明,起病慢,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治愈困难,且被公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对IBD患者的直结肠镜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癌性病变并及时救治.本文就IBD相关性大肠癌(IBD-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IBD-CRC)的危险因素、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内镜监测及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以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除肠道病变外,还可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其中肝胆并发症是常见的肠外表现,对IBD的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肝胆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小胆管性PSC、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性胆管炎(IAC)、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等。IBD相关肝胆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及免疫因素综合作用于遗传易患人群,引起异常免疫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8.
徐艳华  陈晓云 《重庆医学》2011,40(3):293-29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此病欧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而亚洲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1].由于致病因素不尽相同,发病的具体环节不同,最终导致UC和CD组织损害的表现不同.CD病变可达上消化道,病因与特殊微生物关系密切,且家族倾向更明显,使用抗生素有潜在预防和治疗CD的作用,但对UC患者尚无乐观的报道[2].  相似文献   

19.
炎性肠病是(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1]。此病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长久的疾病过程对患者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反复发作的肠道炎性疾病,肠黏膜屏障破坏及免疫紊乱可能是IBD发病的关键机制。抑瘤素M(oncostatin M, OSM)是一种具有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炎症、造血、骨代谢、纤维化及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OSM通过影响肠道屏障功能、炎性因子分泌及肠道纤维化参与IBD的发生、发展,并可以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预测IBD患者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耐药。本文就OSM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