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液体排空和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液体排空和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了解二者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法测定15例健康自愿者和30例FD患者饮水500 ml后的胃体-底前后内径变化,以了解胃液体排空情况,用电子恒压器恒压梯度扩张法测定近端胃的最大舒张容积,以了解其适应性舒张功能.结果 FD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延迟(31.1±8.9 min vs 23.7±4.6 min,P<0.01), FD患者近端胃最大舒张容积较正常人显著小(954.3±140.8 ml vs 1062.6±122.9 ml,P<0.05),46.7%(14/30例)的FD患者存在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障碍.近端胃最大舒张容积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容积越小,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延迟越明显(r=-0.351,P<0.05).结论 FD患者不仅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而且还存在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障碍,二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与不消化固体胃排空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与不消化固体胃排空的关系.采用了不透X线标志物检查了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另外确定7种消化不良症状并对每种症状的记分相加获得每个患者消化不良指数。结果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59.52%存在不消化固体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延迟与单一症状出现与否无关;消化不良指数间比较发现,消化不良症状轻重与胃不消化固体排空无明显关系。结论:消化不良症状与不消化固体胃排空延迟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机械感觉阈值和胃液体排空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近端胃机械感觉阈值和胃液体排空功能,了解二者之间可能的联系.方法 用电子恒压器恒压梯度扩张法测定15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FD患者胃机械感觉(感知、不适、疼痛)阈值;用超声法测定受试者饮水500ml后胃体-底前后壁切面的内径变化,以了解胃液体排空功能(半排空时间T1/2).结果 FD患者胃对扩张刺激的感知阈值、不适阈值和疼痛阈值均较正常人显著性下降(分别为:4.9±1.3mmHg vs7.6±1.4mmHg,P<0.05;7.6±1.3mmHg vs 10.8±1.6mmHg,P<0.01和9.7±1.4mmHg vs 13.7±1.5mmHg,P<0.05).40.0%(12/30)病人胃感知和不适感觉过敏,46.7%(14/30)的病人对疼痛感觉过敏;FD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长(31.1±8.9min vs 23.7±4.6min,P<0.01);胃感觉阈值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胃感知阈值越低,胃液体排空延迟越明显(r1=-0.368,P<0.05),胃不适阈值或疼痛阈值越低,胃液体排空延迟也越明显(分别为r2=-0.446,P<0.05和r3=-0.559,P<0.05).结论 部分FD病人不但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还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五苓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常规服用五苓散,两周疗程结束,观察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变化,用实时超声法检测病人治疗前后胃液体排空时间.结果五苓散治疗后胃肠动力障碍所致的症状明显改善,胃液体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五苓散有确切的促胃动力作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五苓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五苓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常规服用五苓散,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变化,用实时超声法检测病人治疗前后胃液体排空时间。结果 五苓散治疗后胃肠动力障碍所致的症状明显改善,胃液体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五苓散有确切的促胃动力作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显像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 32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排空时间和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组胃液体排空T1 2 为 (39.2 6± 10 .85 )min ,较对照组明显延迟 (P <0 .0 1)。胃液体排空延迟的 19例 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浓度为 (14 0 .32± 30 .75 )pg·ml- 1 ,胃动素浓度为 (6 6 7.94± 14 9.32 )pg ml- 1 、生长抑素浓度为(2 8.5 4± 8.4 6 )pg·ml- 1 ,较胃液体排空正常的 1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增高、增高及下降 (P均 <0 .0 1)。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排空T1 2 与胃泌素浓度呈正相关 (r =0 .94 1) ,与胃动素浓度呈正相关 (r=0 .92 5 ) ,与生长抑素浓度呈负相关 (r=- 0 .938) ,P均 <0 .0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 ,且胃液体排空延迟与其胃泌素分泌增高、胃动素分泌增高及生长抑素分泌下降有关 ,说明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在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平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平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平溃散;对照组50例口服吗丁啉,2组均服用4周后观察疗效,并检测胃液体排空指标。2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平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且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的胃液体排空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肝硬化与胃液体排空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胃窦面积法测定了 2 6例肝硬化患者和 14例健康人的胃液体排空 ,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空腹血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GET1/ 2 )为 (34.5 3± 8.2 3) m in,较正常对照组 (2 8.0 6± 4.11) min明显延迟 (P<0 .0 1) ,表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胃液体排空障碍。肝硬化患者 GET1/ 2与上消化道症状积分呈正相关 (r=0 .42 6 ,P<0 .0 5 ) ,表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是引起上消化道症状的重要原因 ;肝硬化患者 GET1/ 2与肝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r=0 .491,P<0 .0 5 ) ;肝硬化组血浆胃动素浓度为 (4 18.5 4± 5 4.6 3) ng/ L,血清胃泌素浓度为 (87.73± 2 4.37) ng/ L,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均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胃液体排空障碍可能与肝功能受损、胃肠激素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对17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流体胃动力学多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NUD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延长,胃窦收缩萎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运动指数低下,同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排空时间延长与胃窦运动指数低下有关,女性病人胃排空延迟,男性病人胃排空正常,提示胃动力学功能障碍在NUD的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对胃肠功能性疾病胃液体排空的影响.方法:采用胃窦面积实时超声显像法观察20例胃肠功能性疾病和10例健康时照组,比较胃液体排空的功能.结果:治疗前胃肠功能性疾病患者胃液体排空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中药组、西沙必利组与健康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液体排空能够反映出胃动力学的改变.中药组与西沙比例组具有相同的胃促动,使延缓的胃液体排空恢复正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患者胆囊排空功能 ,探讨胆囊运动与FD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检测 2 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FD组 )空腹及试餐后胆囊排空 ,并与 2 1例正常成人 (NC组 )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作比较。结果 :FD组十二指肠显像时间为 43 2± 2 6min ,对照组为 2 5 7± 3 8min ;空腹及试餐后 40、5 0、6 0min胆囊排空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相的胆囊排空分数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FD患者存在胆囊排空障碍 ,考虑系胆囊收缩无力和Oddis括约肌运动不协调所致 ,提示胆囊排空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和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以及促胃动力药对NUD患者症状和排空的影响,探讨NUD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采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30例NUD患者治疗前后进食液体试餐后胃排空的指标,经计算机拟合出不同时点胃容积的变化,计算出胃半排空时间(T1/2)、胃排空时间(T)及液体胃排空曲线,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NUD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P〈0.001),30名NUD患者中有13名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约占43.33%。口服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4周后部分患者腹胀、返酸、嗳气等症状明显改善,此前无胃排空延迟者症状改变不明显,全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缩短。结论:应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液体胃排空功能,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接受、可多次重复,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种可靠、无创性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dyhpepsin,FD)的发病机理、诊断分型和治疗作一概述。1发病机理1.1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是FD的主要发病机理。早在1980年国外有学者报告FD患者存在着胃电活动异常(胃动过速),胃窦部运动异常伴固体食物胃排空延迟。如王振华等采用核素胃排空试验,连续动态观察70例FD患者排空情况,结果证实42.9%有胃排空延迟,并且发现各时间段有快慢不均的异常情况[1]。朱瑞平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FD患者17例,发现较正常对照组15例胃液体排空时间延长,胃窦收缩频率、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 按RomeII标准诊断,收集 我院2003年11月至2003年12月消化科门诊主要以上腹胀和/或早饱为主要症状的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 良患者共47例,对每例患者所有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胀、早饱、恶心、呕吐、上腹痛、嗳气、厌食)进行评分,计 算得到运动障碍症状积分(上腹胀及早饱症状评分和)和总积分(各症状评分和)。同时进行钡条胃排空X线检查, 观察试餐后4h钡条排空数。分析运动障碍症状积分、总积分与钡条排空数的关系。结果 运动障碍症状积分为 2~6分,其积分与钡条排空数无相关性(r=-0.821,P=0.089)。47例患者临床症状的平均总积分为9.3±3.6, 试餐4h钡条排空数为10.8±8.6根,两者经统计分析显示也无相关性(r=0.011,P=0.948)。结论 运动障碍样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与胃排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为消化不良症候群中的一类 ,约占消化不良的 40 %~ 6 0 % ,由于发病率高 ,疗效差 ,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约 5 0 %的NU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1] 。我们选用B超测定 2 5例NUD患者胃液体排空功能 ,并观察西沙必利治疗前后胃排空的变化。1 临床资料1.1 正常对照组  2年内无任何胃肠道、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的本院职工 2 0例。其中男 10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为2 7.9± 3 .2岁。NUD组均符合NUD诊断标准[1] :①上腹痛或不适、早饱、腹胀、嗳气、呕吐、烧心、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 ,至少持续 4周 ;②内…  相似文献   

16.
背景:据报道便秘患者常有消化不良症状,而目前并不明确便秘是否与特异性消化不良及胃肠道(G I)运动功能改变有关系。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便秘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与G I运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42例症状和严重程度不等的便秘合并消化不良患者纳入本研究。通过闪烁扫描对所有患者的胃排空过程、结肠传送时间和胆囊收缩情况进行了记录。结果:患者个体的便秘症状与消化不良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便秘严重性患者并未表现出严重性消化不良。结肠传送时间、胃半排空和胆囊收缩与消化不良症状也无显著相关性。尽管伴有严重恶心症状患者较无或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MTB)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以MTB为界,将胃分为近端与远端胃,应用SPECT技术检测了60例FD患者,50例正常健康者(HS)及15例正常大剂量摄入志愿者的胃排空、面积、食物在胃内的分布。结果FD组排空延迟,残留率增加;正常大剂量组半排时间延长,MTB面积增大;FD组远端胃及MTB面积自始至终大于HS组,其胃内分布以远端明显。结论胃排空延迟与MTB面积增大有关;食物在远端胃的分布与潴留可引起消化道症状;MTB直接控制食物在胃内的转运、分布及排空,其作用类似心脏的房室瓣。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探讨胆囊运动与F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检测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组)空腹及试餐后胆囊排空,并与21例正常成人(NC组)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作比较。结果:FD组患者十二指肠显像时间为(43.2±2.6)min,对照组(NC组)为(25.7±3.8)min;空腹及试餐后40,50,60min胆囊排空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相的胆囊排空分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D患者存在胆囊排空障碍,考虑系胆囊收缩无力和Oddis括约肌运动不协调所致,胆囊排空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和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B超下观察金察金龙汤对胃排空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桑 《广东医学》2001,22(4):354-355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观察金龙汤对促进胃排空功能的作用。方法 B超下观察 17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 (观察组 )服用金龙汤 4周前后对胃排空时间的影响 ,并测定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胃动素水平。同时设 12例正常对照组。结果 正常对照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为 ( 19.16± 5 .3 0 )min ,观察组治疗前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分别为 ( 4 3 .13± 8.46)min ,( 2 0 .83± 7.0 4)min ,治疗后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B超下可明显观察到金龙汤具有显著的促进胃排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闫培先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18-819
目的观察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腮腺造影表现。方法以60%的碘化油为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双侧腮腺造影,观察其图像表现和排空情况。结果末梢导管扩张62例,主导管扩张37例,分支导管改变26例,正常9例;60min后观察,48例排空延迟,20例不完全排空,19例排空正常。结论末梢导管扩张为主的X线表现是干燥综合征腮腺造影的“典型所见”;排空延迟与导管程度和有无口干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