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儿童良性中央—颞部放电癫痫42例,发作时间在入睡初期者31例(73.8%),于晨间醒前发作者11例(26.2%)。脑电图的特点是在正常背景上多在一侧中央一中颞区出现阵发性高幅单发棘(尖)漫波,表明患儿大脑中央一颞部有一病灶,此型癫痫在青春期后不再复发,属于良性癫痫。  相似文献   

2.
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良性癫痫55例分析附属医院儿科吴惠兰,单培英,侯文敏关键词癫痫,良性,小儿,卡马西平伴中央一颞区棘波灶的小儿良性癫痫(简称BECT),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类癫痫,临床具有特征性表现,预后良好。现将我院儿科1988年以来诊治的55例病...  相似文献   

3.
小儿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30例分析周荣春,孙士同,周圣群小儿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BenignCetro-temporalspikeFociEpitepoyinchildhood)简称BCTSFE。在临床和脑电图改变方面,均具有一定特...  相似文献   

4.
袁彬  牛仁山 《中原医刊》2009,(13):33-35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CT)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2例BECCT的EEG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醒时,EEG正常54例,异常18例(含8例不典型局灶性放电),对清醒时EEG正常54例均进行睡眠EEG描记.则均于中央颞部出现棘、尖波。结论睡眠EEG大大提高了BECCT的诊断率,EEG为诊断BECCT的根本依据:认识BECCT的EEG及临床特点,有利于BECCT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报道23例良性儿童期部分性癫痫,其中包括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部分癫痫20例、具有枕区放电的良性儿童部分癫痫3例,所有患儿均有离电图改变及临床特征,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易得到控制。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痫易于识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癫痫患儿60例,其中继发性癫痫43例,良性癫痫4例,未明原因13例.与癫痫有关的可能病因有新生儿窒息,颅内感染,高热惊厥,脑囊虫病等.脑电图异常40例(67%),其中25例出现癫痫样放电(42%).脑CT异常18例(3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中央一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结果72.9%的BECT发病年龄为5—10岁;95.8%的发作与睡眠有关:75%为部分运动性发作,41.7%泛化为全身性发作,25%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频率低,发作时间短。脑电图背景正常,有中央、颞区高波幅的棘波、尖波或棘、尖慢复合波,睡眠期放电明显增加。神经系统体查和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抗癫痫药物疗效满意。结论BECT的发作与年龄和睡眠密切相关,发作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发作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20例原发性癫痫进行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其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异常者17例(85.0%)。异常表现为癫痫发作期rCBF增高而在间歇斯降低,rCBF异常区域以额部,颞部,额颞部多见。  相似文献   

9.
70例儿童良性局灶癫痫脑电图分析董力群,陈银妹儿童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BECT),近10年来渐被认识,且在国际上列为一种独立的癫痫类型。现将我院收集的70例BECT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70例系1983~1991年我院神经科门...  相似文献   

10.
视频脑电图诊断儿童癫痫12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新  王宝西  王峰 《医学争鸣》2002,23(7):664-666
目的 分析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小儿癫痫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及癫痫发作期的EEG特点。临床诊断的癫痫患儿128(男94,女34)例,1mo-14岁,平均年龄5.4岁,应用伟思VEEG1161B型视频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至少4-6h包括清醒与睡眠期的临床和EEG监测。监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EEG信号与临床录象资料同步回放并逐秒分析。结果 128例癫痫患儿中有54例(42.2%)进一步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25例,儿童失神癫痫3例,少年肌阵挛癫痫1例,额叶癫痫5例,West综合征13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7例,有49例(38.3%)可明确其发作类型,其中强直或(和)阵挛发作10例,部分性发作33例,肌阵挛发作5例,失张力发作1例,另外有25例(19.5)尚无法分类。结论 视频脑电图 是诊断癫痫及明确癫分类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BECT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13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和(或)中央颞区尖波或棘波,口服传统抗癫痫药疗效满意。结论:BECT临床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是一种特殊癫痫综合征,预后良好,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良性外侧裂性癫痫的脑电图特点。方法 对276例儿童良性外侧裂性癫痫的脑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良性外侧裂性癫痫的脑电图特点是在背景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基础上,在中央中颞区反复出现高波幅的双相尖波或棘波,随后多跟随一个较大的慢波,这种改变可单一出现,也可成串发生。结论 儿童良性外侧裂性癫痫的脑电图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是目前广泛传统抗癫痫药.两药均可用于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本研究比较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BEC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收集本院新诊断的BECT 71例儿童,男39例,女32例,年龄3.5~14岁,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起始10 mg/(kg.d),每3~5d加量一次,直至加量20~30 mg/(kg.d),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维持在50~100 mg/ml.卡马西平组从8~ 10 mg/(kg·d)开始,每3~5 d加量1次,最大量加至20~30 mg/(kg·d).使卡马西平血浓度维持在4~8 mg/ml.共随访12个月,评价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在单药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患儿,除各有1例因副作用明显而退出外,其余患儿惊厥控制率及脑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别.结论 在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要根据患儿耐受程度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4.
良性癫痫儿童及其家长的个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良性癫痫儿童及其家长的个性特征。方法:对56例良性癫痫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研究。结果:良性癫痫儿童内向性及掩饰性较正常儿童明显(P<0.01),其家长神经持程度及掩饰性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良性癫痫儿童存在人格障碍,对患儿治疗躯体疾病同时应积极防治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BECCT)的临床发作形式,脑电图(EEG)特点,追踪临床脑电图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42例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进行0.5-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34例EEG恢复正常,其中26例控制发作后已停药。结论 本病4-12岁为多发年龄。EEG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以中央-颞区为主的阵发单个间断或连续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为发作特点,及早诊断及治疗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良性癫痫儿童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良性癫痫儿童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问题。方法 对60例良性癫痫儿童进行研究。结果 患儿组与对照组之间智力无差异(P>0.05),患儿组社会适应能力较对照组差(P<0.01),两组行为问题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个别因子存在差异。结论 对良性癫痫儿童在治疗躯体疾病同时,应创造条件,使其提高社会适应性,避免异常行为发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癫痫患者视频脑电监测结果。结果 147例癫痫患者中V-EEG出现痫性放电者121例,占82.3%(121/147),未监测到痫性放电者26例(17.7%,26/147),有临床发作者62例(51.2%,62/121)。59例诊断为癫痫综合征,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12例,儿童失神性癫痫10例,west综合征7例,额叶癫痫4例,颞叶癫痫19例,枕叶癫痫7例。62例患者确定癫痫发作类型,其中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1例,失神发作10例,肌阵挛发作4例,强直发作9例,失张力发作5例,简单部分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4例。发作期脑电形式多样,在各种发作表现形式中,有较明确起始部位的30例,其中额区起源6例、颞区起源11例、额颞区起源8例、枕颞后起源3例、额中央起源2例。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确定癫痫发作类型与癫痫综合征及评价脑电-临床关系方面可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与脑干诱发电位(BAEP)在癫痫患儿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38例癫痫患儿AEEG、BAEP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结。结果:AEEG正常6例(15.8%),异常32例(84.2%)。其中,非特性异常12例,痫样波20例。BAEP正常15例(39.5%),异常23例(60.5%)。其中,21例BAEP改变形式多样,异常指标相混出现。AEEG与BAEP异常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329,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脑功能损害及脑干功能异常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颞下回-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治疗内侧颞叶癫痫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确诊为药物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62例患者,经颞部锁孔开颅,切除中前段颞下回,进入颞角前外侧区,选择性切除杏仁核海马及海马旁回等内侧颞叶结构。结果:62例患者术后随访至少2年时间(24—80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45例(72.6%)发作完全消失(EngelⅠ级)。结论:经颞下回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是治疗内侧颞叶癫痫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可妥善保护语言区和视放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具有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46例BECCT的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家族史、热性惊厥史、临床表现、脑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起病年龄3.2~12.8岁,35例患儿在5~10岁(35/46,76.09%).有家族史8例(17.4%),热性惊厥史6例(13.04%),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者37例(37/46,80.43%).部分性发作36例(36/46,78.26%),强直-阵挛发作6例(6/4613.04%).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有尖波或棘波发放.清醒脑电图阳性率25例(54.35%),睡眠脑电图阳性率42例(91.3%).绝大多数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疗效满意,占43例(93.45%).结论 BECCT早期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从而减轻患儿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