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肝脏是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硬化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引起营养代谢障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80%~100%的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且80%为蛋白质和(或)能量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危重症患儿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内科危重症患儿127例,其中营养正常组72例,营养不良组55例(43.3%)。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能量摄入情况以及临床结局。结果:营养不良组<1岁患儿75.6%、先心病合并肺炎发病率49.1%,分别高于营养正常组的55.6%和23.6%,血液病/肿瘤/脓毒症发病率10.1%,低于营养正常组的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血清白蛋白30.1(25.2~36.6)g/L,C反应蛋白0(0~17)mg/L,分别低于营养正常组的32.6(28.2~38.5)g/L和8(0~3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患儿中有100例(78.7%)医嘱能量供给不当。营养不良组中23例(41.8%)平均能量摄入量超过110%目标量,营养正常组中40例(55.6%)平均能量摄入量未能达到90%目标量。营养不良组PICU滞留时间12.0(7.0~18.0)d,60天死亡率40.0%,分别高于营养正常组的7.5(5.3~13.0)d和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在危重症儿童中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营养不良对危重患儿的蛋白合成、免疫应答以及临床结局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危重患儿的营养不良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透析前营养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接受治疗的134例透析前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整体评估量表(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分组,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史、营养宣教和治疗等情况,使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CK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CKD患者134例,SGA营养状况评估结果:134例CKD患者中,营养良好者107例(79.9%),轻中度营养不良者20例(14.9%),重度营养不良者7例(5.2%),CKD 1~5期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例(6.9%)、2例(5.4%)、7例(30.4%)、9例(39.1%)、7例(31.8%),3组间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及尿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C-反应蛋白≥3 mg/L、CKD 3~5期及合并糖尿病为CK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透析前CKD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尤其CKD 3~5期患者,其中年龄≥65岁、C-反应蛋白≥3 mg/L、CKD 3~5期及合并糖尿病是透析前CKD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透析前CKD患者营养不良的认识,注重上述危险因素的筛查,采取积极的营养治疗措施,降低透析前CK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及其诊治方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其发生营养不良及进行营养治疗的几率。结果:本研究中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为25.0%,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为45.9%,在入院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几率为29.1%。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也不相同。在本研究中,60-70岁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为10.0%,7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为1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采用NRS2002法进行筛查可准确判断其营养状况及是否发生营养不良。为此类患者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营养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治愈率,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促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单选题 )1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是 :  A 2 0 %~ 3 0 %  B 40 %~ 80 %  C 5 0 %~ 60 %  D 70 %~ 80 %2 食管癌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  A 进食梗阻  B 肿瘤消耗增加  C 放化疗   D 以上都是3 食管癌病人营养问题突出是因为 :  A 术前进食梗阻 ,术后禁食  B 肿瘤消耗  C 术后创伤分解代谢增加   D A +B +C4 营养不良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血浆蛋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底物不足  B 体重下降、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  C 手术耐受性减少、麻醉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风险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我院5个科室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和实际应用营养支持率。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和胸外科新住院病人1000例。病人入院后首先评估是否符合营养不良风险调查(NRS)评定条件,符合者第2天早晨进行评定;对不符合条件病人检测血清清蛋白(sALB),按中国人正常值sALB<35g/L判定为营养不良。体质指数(BMI)采用中国标准<18.5kg/m2判定为营养不良。采用NRS2002方法判定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结果1000例新住院病人NRS的完全适用率为82.6%(826例),部分适用率为17.4%(174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7%(55例);需要营养支持率为23.2%;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率:1~3d者7.6%(76例),4~5d者8.5%(85例),5d以上者13.5%(135例)。以上指标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5个科室明显不同。结论结合中国人正常值,应用NRS来评定营养不良以及判断是否需要营养支持是可行的,本文资料对于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莞市市区1240名中学生膳食调查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群芳  苏惠崧 《四川医学》2005,26(6):691-692
目的了解东莞市市区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东莞市4所中学学生1240名进行膳食调查,按《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正常率为66.2%,营养不良率为13.9%,超重率为8.5%,肥胖率为11.3%。男女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有显著差异(P<0.05)。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低于男生。结论东莞市中学生膳食结构不甚合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发生疾病时可出现复杂的营养素代谢改变和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或不足,而营养状态又反过来影响肝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形成恶性循环。营养支持在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一、许多慢性肝病患者给人一种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感觉,是不是得了慢性肝病就意味着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呢?的确,营养不良是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综合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65%~90%。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81%存在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Child-Pugh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营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COPD并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0%~60%.营养不良对疾病的预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伴有营养不良的COPD病死率明显上升.2004年10月~2007年12月,我们对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即经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包括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al nutrition,TPN)和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al nutrition,PPN). 1 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据WHO统计,发展中国家0~4岁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死亡率达29%.营养不良可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影响病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春娥  黄雁虹  贺佩兰  江萍  杨静 《中外医疗》2010,29(27):135-137
目的探讨改善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和有效性。方法将社区儿保门诊确诊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93例0~36个月社区散居婴幼儿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并对2组婴幼儿家长进行喂养现状调查,对照组接受儿保门诊体弱儿常规保健和其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群体性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家长喂养现状中的存在问题及误区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3、4~6、7~9个月后,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总有效率为:实验组分别是66.13%、87.10%、90.32%,对照组分别是38.71%、58.06%和74.19%,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社区营养不良婴幼儿家长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家长的KAP现状和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和智力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与营养相关性疾病,结核病患者的营养不足与疾病的愈后、并发症的增多有关。有关资料显示,营养支持的效果是相对的,患者如果没有营养不足而采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是不明显的,有营养不良采取支持治疗比没有营养支持的效果更为明显。合理的营养评价正是判断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它通过营养筛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通过营养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不良的程度。护士可以根据营养评价的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合理的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有  相似文献   

13.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程长、病死率高,55%~90%肠瘘患者合并营养不良[1].营养状态的急剧恶化成为近半数肠瘘患者的直接死因,因此营养支持是肠瘘治疗及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而且治疗率低,导致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生存时间缩短。对营养不良的认知误区和不规范治疗,严重制约着我国肿瘤营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肿瘤营养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并取得瞩目成绩:①探讨了基于肿瘤代谢特点的营养代谢分子机制及个体差异,为个体化营养治疗提供了研究依据;②摸清了我国肿瘤营养现状,发现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医务人员及患者肿瘤营养知识匮乏、认识不足、行为失范,为国家决策的制定、学科发展、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③创立我国肿瘤营养学科、建立肿瘤营养诊疗体系。创新性提出营养不良三级诊断、营养不良四维度分析、营养五阶梯治疗;④宣传肿瘤营养,提高了认知、规范了诊疗行为,促进了肿瘤营养应用和推广。但是,我国肿瘤营养的发展仍需提高认知水平,改进管理模式,最终还营养治疗为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儿情况进行个体化高能量营养干预并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入院的694例0~5岁先心病患儿,根据Z评分法,即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身高别体重(WHZ)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通过提高奶液浓度、增加能量摄入量,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营养干预及随访。结果:694例患儿中,各年龄段患儿营养状况均不佳,营养不良共计165例,占比为23.8%,0~1岁患儿营养不良比例最高,其中身高正常,仅体重不达标(HAZ正常,WAZ或WHZ<-2)的患儿占营养不良总数的比例为64.2%。通过3个月的营养干预,患儿营养状况明显改善,0~1岁患儿体重增加最明显,男性患儿平均每日体重增长量为(23.2 ± 8.2)g,女性患儿平均每日体重增长量为(25.6 ± 10.2)g,营养不良好转率均在90%以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段的平均体重增长量均下降(男性:F=7.348,P=0.002;女性:F=8.093,P=0.001),各年龄段营养好转率均逐渐下降。结论:先心病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越早评估患儿营养状况并进行个体化高能量营养干预,改善效果越明显,有助于尽早实现生长追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膳食问卷调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价. 结果SGA评价:营养状况正常43例(占63.23%);中度营养不良19例(占27.94%);重度营养不良6例(占8.82%).营养正常组与中度营养不良组相比较,体质量、每日能量摄入、上臂围、上臂肌围、白蛋白(ALB)、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正常组与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除上述差异外,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摄入、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对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营养不良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口服营养补充的效果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存在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口服营养补充是实施加速康复外科营养治疗的首选手段。术前给予营养治疗,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后未增加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联合营养筛查、营养评估,诊断营养不良的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进行营养干预,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云南山区傈僳族学龄儿童营养现况 ,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营养改善措施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 ,对 2 2 5名 7~ 15岁的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 .结果 :2 2 5名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 14 2 %、 11 6 %、 2 7% ;轻度营养不良率男女生分别为 8 0 %、 18 6 % ;中度营养不良率为1 8% (女生 ) ;超重率男女生分别为 10 7%、 12 4 % ;肥胖率为 5 3% (女生 ) .结论 :傈僳族小学生中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 .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 ,调整膳食结构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尤为重要 .  相似文献   

19.
正肿瘤放化疗患者易并发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67.7%,营养不足发生率45.0%~([1])。营养素摄入不足是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机体活力、增加放化疗耐受力,降低治疗中断的风险,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申请营养会诊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方案设计、实施、监测是对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第一步~([2])。本研究主要观察营养科参与会诊的营养支持治疗和随访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建 《中外医疗》2012,31(27):9-11
目的调查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消化内科218例老年住院病人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治疗率。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3.9%,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为46.3%,入院后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结论 NRS2002能有效筛查消化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目前的营养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应重视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