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4年8月,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26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和污染菌的分离情况及CRBSI的确诊与非确诊病例。结果261例患者中88例为CRBSI的确诊病例(33.72%),173例(66.28%)为非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主要来源于外科病房(63例,其中外科重症监护病房41例)、内科病房(12例)、老年病房(10例)和儿科病房(3例);病原菌分离率前4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1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铜绿假单胞菌(11.4%)和白色念珠菌(9.1%);主要的污染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微球菌属和革兰阳性杆菌。结论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是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对1年来发生的46例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菌群分布和药敏分析结果,为临床预防治疗中心静脉CRI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65名患者,将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CRI 58例患者为感染组,将未感染307名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应用CRI相关影响因素,并对CRI患者进行菌群分布和药敏检测。结果本实验中,CRI发生率15.89%,Logistic分析发现高龄、多次穿刺、长期留置导管、合并糖尿病为CRI独立危险因素(P<0.05);CRI患者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属感染(60.6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感染率最高菌种(22.47%)。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头孢类有高耐药性,而对利奈唑胺耐药性低,革兰阴性菌则主要对头孢菌素有高耐药性,对莫西沙星、阿卡米星耐药性低。结论高龄、多次穿刺、长期留置导管、合并糖尿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感染菌群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不同感染菌种在药敏结果上有明显差异,应重视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加强监控.[方法]前瞻性调查21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或怀疑感染时拔管进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导管尖端细菌培养215例,59例检有病原菌,检出率为27.44%.从59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6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23株(37.7%),革兰阴性杆菌23株(37.7%),真菌15株(24.6%).位于前5位的细菌是表皮葡萄球菌(13.1%)、克柔假丝酵母菌(11.2%)、金黄色葡萄球菌(9.8%)、铜绿假单胞菌(6.6%)、不动杆菌(6.6%).[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克柔假丝酵母菌,均为表皮常见菌,因此,加强置管部位皮肤消毒、保持置管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探讨降低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8月-2012年10月418例进行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调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送检的418例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标本中,导管培养阳性131例阳性率31.3%,血培养阳性50例阳性率12.0%,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5.3%;109例患者导管培养的细菌为定植菌,阳性率26.1%;2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各4株,各占18.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各占9.1%。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加强无菌操作及导管护理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6例老年患者导管培养结果,对确诊病例阳性结果的菌群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确诊为CRI,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病原菌中分离率分别为21.4%、15.5%、11,9%;表皮葡萄球菌中92.3%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鲍氏不动杆菌均为泛耐药株.结论 老年患者CRI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1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液/分泌物培养,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0例MHD患者中,1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15.00%;患者年龄及BMI(体质量指数)与感染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67.39%,革兰阴性菌15株占32.61%;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均>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30.00%,肠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均>60.0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等耐药率均为0,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而对哌拉西林及头孢呋辛酯的耐药率较高。检出菌株中鲍氏不动杆菌对10类抗菌药物耐药,而铜绿假单胞菌对12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M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存在多药耐药现象,提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治疗需要以药敏检查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危重病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调查,旨在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6月ICU送检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59份标本的培养结果,数据行线性趋势χ>'2<检验.结果 59例中培养阳性结果27例,分离出真菌14株占51.85%,细菌13株占48.15%,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占25.93%;革兰阴性菌6株占22.22%.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趋势与留置时间具有相关性,真菌感染成为主要的病原菌;加强护理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对疑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须及时拔除导管行相关培养,并加强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的酵母菌属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有效控制酵母菌属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2年219例酵母菌属感染的CRBSI患者,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CRBSI患者酵母菌属感染率逐年增加,其分布为2009年21株、2010年40株、2011年58株、2012年100株;气管插管、皮肤创面引流管、尿管和静脉留置导管导致的CRBSI是主要感染因素,分别占29.7%、25.1%、21.5%、14.6%;抗真菌药物对深部真菌的敏感性分布有明显的种间差异。结论酵母菌属感染导致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逐年增加,加强CRBSI的酵母菌属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减缓或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率,为更好地预防和早期治疗CRB-SI提供帮助。方法对医院确诊的68例CRBSI采取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196例患者中68例为CRBSI的确诊病例,占34.7%,主要来源于ICU、内科病房和老年病房;病原菌分离率前3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占20.6%、17.7%和11.9%;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均<50.0%;表皮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0%;假丝酵母菌属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达100.0%。结论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率有助于临床对CRBSI的预防和早期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1.
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42  
目的研究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4例导管培养阳性病例,针对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插管部位、插管次数、临床表现、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确诊为CRI,其中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确诊病例中分别为22.7%、20.0%、16.7%;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酿脓链球菌在临床未确诊病例中分别为60.7%、14.3%、7.1%;与未确诊病例相比,CRI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插管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CRI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及经颈内静脉置管可增加CRI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13.
老年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特点、主要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的246例老年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6例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AAD者59例,发生率23.9%,其中≥80岁者41例,占69.5%。AAD发生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22.3%)、碳青酶烯类(20.4%)、克林霉素(13.6%)、第二代头孢菌素(10.7%)。AAD发生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疗程、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高龄等因素相关。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老年危重患者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349例危重病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非发酵菌的耐药性。结果44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43株,占77.1%,革兰阳性菌40株,占9.0%,真菌62株,占13.9%;最常见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129株,占28.9%,铜绿假单胞菌56株,占12.6%,白色假丝酵母菌54株,占12.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2株,占9.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9株,占8.8%;在几种主要非发酵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及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性较高;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仅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为敏感。结论非发酵菌为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抗菌治疗应以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BACKGROUND: Nosocomial infections are an important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SICU). Clinical benefits of glutamine-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may occur in hospitalized surgical patients, but efficacy data in different surgical subgroups are lacking. The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glutamine-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s in selected subgroups of SICU patients. METHODS: This wa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alanyl-glutamine dipeptide-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SICU patients requir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SICU care after surgery for pancreatic necrosis, cardiac, vascular, or colonic surgery. Subjects (n = 59) received isocaloric/isonitrogenous parenteral nutrition, providing 1.5 g/kg/d standard glutamine-free amino acids (STD-PN) or 1.0 g/kg/d standard amino acids + 0.5 g/kg/d glutamine dipeptide (GLN-PN). Enteral feedings were advanced as tolerated. Nosocomial infections were determined until hospital discharge. RESULTS: Baseline clinical/metabolic data were similar between groups. Plasma glutamine concentrations were low in all groups and were increased by GLN-PN. GLN-PN did not alter infection rates after pancreatic necrosis surgery (17 STD-PN and 15 GLN-PN patients). In nonpancreatic surgery patients (12 STD-PN and 15 GLN-PN), GLN-PN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t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TD-PN 36 vs GLN-PN 13, P < .030), bloodstream infections (7 vs 0, P < .01), pneumonias (16 vs 6, P < .05), and infections attributed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P < .01), fungi, and enteric Gram-negative bacteria (each P < .05). CONCLUSIONS: Glutamine dipeptide-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did not alter infection rates following pancreatic necrosis surgery 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fections in SICU patients after cardiac, vascular, and colonic surge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人工肝支持系统有关的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00年6月~2009年2月为69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1115例次人工肝治疗及其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与人工肝治疗有关的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次感染率为3.0%;持续留置法(股静脉置管法)感染较高,而重复穿刺法(外周动静脉穿刺法和股静脉-外周静脉穿刺法)感染较低:三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分别为8.7%、1.5%和1.6%;股静脉置管组与另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人工肝治疗时建立静脉导管的方法,尽量避免留置导管、减少留置时间是有效降低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营养途径对危重症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ICU危重症病人45例,分为A组(PN支持) 、B组(EN支持)和C组(PN+EN支持),每组各15例.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和连续营养支持治疗8 d后测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蛋白(TP)、ALB、Hb、淋巴细胞总数(TLC)、IgA、IgG和 IgM、 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并进行临床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分析对比.结果:给予营养支持8 d后,42例(93.3%)病人康复,3例(6.7%)死于原发病.三组病人的Hb均明显升高,EN组和PN+EN组的TP、ALB较PN组有显著升高,EN组TCL和IgM、PN+EN组IgG和IgM均较PN组升高.结论:三种途径营养支持均可改善危重症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EN或联合EN的效果更加明显.在危重症病人的治疗中,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