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盆腔包块缩小、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蜚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大黄蜜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盆腔包块缩小、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蜚虫丸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大黄虫丸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大黄虫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 etriosis,EMT)大鼠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建立EMT动物模型,按照异位内膜体积将大鼠随机分为中高组、中低组、西药组、模型组,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指标。结果:中高组、中低组及西药组对异位子宫内膜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黄虫丸能明显降低EMT大鼠血清雌二醇(E2)、垂体泌乳素(PRL)水平(P<0.05或P<0.01),明显升高血清孕激素(P)水平(P<0.01),双向调节内分泌。结论:大黄虫丸对EMT大鼠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而改善内分泌状态,是治疗EMT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2组均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肾汤,连续服用12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盆腔疼痛下降幅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卵泡发育成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激素水平下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孕三烯酮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内异痛灵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予雷火灸联合内异痛灵汤口服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减轻盆腔疼痛及降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内异痛灵汤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配合激素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均给子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虫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配合激素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 0例,对照组6 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大黄虫丸。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 ,对照组有效率6 8.3% (P<0 .0 5 )。结论:大黄虫丸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大黄虫丸辅助治疗,对照组用扶正化瘀胶囊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胆胰脾B超、肝脏弹性成像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肝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大黄虫丸治疗组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IIINP)、Ⅳ型胶原蛋白(IV-C)、总胆红素(TBIL)较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组在改善血清PIIINP、IV-C、TBIL三项指标方面疗效优于扶正化瘀胶囊,肝脏弹性检测结果显示,大黄虫丸对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总体改善略优于扶正化瘀胶囊。  相似文献   

9.
赵芳  褚玉霞  封银曼 《河南中医》2008,28(10):27-29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EMT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异位内膜体积将大鼠随机分为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大黄(庶虫)虫丸中低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指标.结果:①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大黄(庶虫)虫丸中低剂量组、西药组对异位子宫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治疗前异位内膜体积(V1)相比,异位内膜体积(V2)明显缩小(P<0.01);②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EMT大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P<0.01),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0.01);③病理组织学分析显示: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胸腺皮质厚度、脾小节大小及淋巴细胞数,明显降低异位内膜腺体体密度、提高腺腔值、降低淋巴结生发中心体密度(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部分机制可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法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西医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中西医联合组采用补肾祛瘀法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效果;观察比较妊娠率、活产率、复发率;干预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中西医联合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联合组妊娠率、活产率高于西医组,复发率低于西医组(P0.05);干预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相近,出院时中西医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法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活产率,有效改善子宫内膜情况,预防疾病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吴洁  申弘道 《西部中医药》2011,24(10):54-55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用大黄虫丸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近期疗效、0.5~2年的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虫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疗效及患者生存率,同时可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大黄虫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大黄虫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24h UP)、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大黄虫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实验指标变化。方法:9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用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日口服1次,联合大黄虫丸每次1丸,每日口服3次;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TBIL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低(P<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虫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控制慢性乙肝纤维化,缓解、降低肝硬化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崔红梅  宋静 《河北中医》2012,34(5):709-7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较高,在育龄妇女中占10%~15%,可引起盆腔疼痛、盆腔包块及不育,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01—2011-03,我们应用二十五味鬼臼丸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并与单纯应用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黄、虫对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雌激素(E)及其受体(ER)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虫小剂量组、大黄虫中剂量组、大黄虫大剂量组、大黄虫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E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E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清E含量及子宫ER均下降(P<0.05),大黄虫可降低血清中E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ER的表达。结论:大黄虫对药通过调节E、ER抑制子宫肌瘤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的安全性、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面膜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每次保留30min;中成药组:口服大黄虫丸3g,2次/d;联合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同时加服大黄虫丸3g,2次/d;结果:联合组痊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88.6%,总有效率与单纯面膜组及中成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安全性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蠲痛饮,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用荷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大黄虫丸对肿瘤细胞的抑瘤和诱导凋亡作用,旨在探讨大黄虫丸抗肿瘤效应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创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克洛氏(S180)肉瘤动物模型,以大黄虫丸方82g/kg剂量连续灌胃10天,同时设模型对照组、正常组和西药(环磷酰胺)对照组,取治疗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实体瘤分别涂片观察肿瘤细胞中Survinv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及西药(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大黄虫丸治疗组肿瘤组织中Survinvin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黄虫丸能够调低肿瘤细胞中Survinvin的表达,诱导肿瘤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配合西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无外科手术指征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8例。2组均按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原则进行抗感染、止血、脱水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大黄虫丸治疗。结果:治疗组血肿吸收速度、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服大黄虫丸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2.5%72.9.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6%及15.1%(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