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内镜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影响。方法将消化内镜室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前后的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管理效果及护理安全隐患上报率、护理满意度的结果。结果施行规范化流程管理后,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仪器器械管理及急救药品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护理安全隐患上报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能控制引发院内感染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有效落实新规范,预防和控制由消化内镜诊疗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参照《WS 507-2016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充分利用现有人员资源,落实培训制度,强化洗消人员个人职业防护,加强清洗消毒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结果自新规范实施以来,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认真从各个环节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感染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由消化内镜诊疗导致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医护人员、环境安全。方法对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507-2016发布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落实整改措施。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加大设备、清洗消毒设施的投入力度,使清洗消毒流程更加合理、科学。加强质量控制。结果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得到保障,每季度对消化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菌落总数≤20CFU/件。结论加强职业道德及业务知识学习与考核,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自律性、责任心。建立全面的内镜室感染控制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规范化的护理质量控制和院内感染控制制度。按规范要求进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使内镜感染控制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吕锡丽 《黑龙江医学》2019,43(6):653-654
目的探析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河南省职工医院消化内镜室实施常规管理期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后(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评估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00%)较对照组(35.00%)低,且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97.78%)高于对照组(66.67%),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室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有助于实现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目标,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洁 《中外健康文摘》2012,(30):270-271
目的评价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对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前后实施考核制度,统计分析其考核成绩.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后在护理人员的护理“三基”理论、实践操作、病房管理措施的实施、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均有提高及较大的改善.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可有效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 PDCA 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消化内镜检查当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采取 PDCA 循环模式 ,制定一个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与干预之前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 PDCA 模式以后 ,消化内镜科室的的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仪器器械、理论考试以及操作考试评分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检查当中采取PDCA 循环模式 ,可以降低其护理风险 ,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护理层级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桂英 《中外医疗》2012,31(4):146-147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进行层级全责制的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将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层级责任进行管理,使用"APN"连续排班方法,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通过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消毒隔离情况、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教学)分值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问卷调查,实施后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教学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工作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流程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426条清洗消毒内镜,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采用传统清洗消毒的213条消化内镜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质量管理流程清洗消毒的213条消化内镜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消毒相关指标、消毒合格率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活检管道维修、清洗刷更换频率及内镜表面黄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及细菌学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总感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管理流程可以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降低感染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应用这种模式前1年(2013年1月-12月)和实施后1年(2014年1月-12月)的风险管理质量实施对照分析。结果 PDCA模式实施之后,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等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都比实施之前的评分显著的升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能够使其的护理风险显著的下降,对提升护理质量与提高患者的医疗安全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徐海娣  张玉琼  张兴 《吉林医学》2014,(20):4563-4565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普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人员数量及资历与前年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并对实施管理前后1年普外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普外科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调配,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整体护理水平、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优化护理人员组合,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提高病区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中心感染控制流程优化管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320例,采用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控制流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感染控制流程进行优化管理,采用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对流程管理优化前后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感染控制流程进行管理优化后,有效控制了消化内镜中心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感染控制措施实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金跃玲 《当代医学》2013,(6):113-1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综合内科实施层级管理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内科护士按照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分成护理A、B、C组,确定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分层级使用护士,以责任小组形式开展护理工作。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6个月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整体护理质量的差异,患者与家属对护士、医师对护士、护士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结果实施层级管理护理危重患者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等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护理为危重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动态的整体护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消化内镜设备的迭代更新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消化内镜的质量控制也逐步得到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化内镜目前面临着技术发展不平衡、诊疗质量偏低、培训体系尚待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体系,需要从消化内镜学科管理、人员培训、内镜洗消等多方面入手。重视消化内镜的洗消规范,是切实保障内镜诊疗质量和诊疗安全的前提。促使消化内镜培训从学徒模式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体系转变,并将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是全面培养内镜人才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和量化考核体系,并将Plan-Do-Check-Act(PDCA)等新手段引入内镜诊疗的临床管理,是消化内镜诊疗规范有效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室控制医院感染流程优化管理的方法.方法 从消化内镜室的建筑布局入手,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标准,优化消化内镜室日常管理、清洗消毒管理、人员管理等综合措施.结果 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消毒后的内镜合格率为100%.结论 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及优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强调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干操与保存、监测与监督等诸多环节的重要性,使预防感染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可控制性,达到医院消化内镜室控制医院感染流程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内镜室感染控制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内视镜感染控制中的内镜生物监测合格率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并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我院内镜室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统计。结果相比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内镜生物监测合格率较高,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室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科室感染控制效果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层级管理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管理对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需要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管理干预,比较2组消化内镜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同时对2组病人进行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室健康知识的考核,比较2组病人在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前后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内镜室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室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提高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标准化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消化内镜室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室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可使病人密切地配合内镜室医护人员,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1月起开始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以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工作人员手表面合格率、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为0.96%,明显低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在职的护理人员15名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6月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2022年7—12月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职责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评估与决策能力、观察与处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及创新与理解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范、规范技术操作、告知义务履行方面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可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儿科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90-792
目的规范消化内镜及活检钳的清洗消毒,杜绝由消化内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测试或息肉切除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加大对消化内镜及有关消毒设施的投入,规范消化内镜室布局,强化人员培训,规范清洗消毒技术。结果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逐步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了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各种监测,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工作得到落实。结论规范消化内镜室管理,可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消化内镜消毒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